• 12

美欲售我M1戰車,高華柱:沒錢


L.A.1113 wrote:
橋樑的事根本是BS....(恕刪)


M1戰鬥重量超過65頓,

而且因為外型尺寸的關係接地壓力遠大於砂石車,

此外台灣橋樑真正的問題關鍵正好也跟砂石車有關.

全台橋墩問題多 橋樑將例行健檢

現在兩岸形勢也與以往大為不同,

軍方也早已開始慎重考慮如何在守勢作戰下盡可能多撐幾天,

"炸橋"也從以往的紙面計畫轉變成實際的戰術佈署,

更別提開戰後橋梁也對方的高優先目標,

這種情況下如果堅持採購大量的主力戰車,

卻放棄可以浮渡的輪甲車與直升機,

怎麼看都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sp0609 wrote:
M1戰鬥重量超過65...(恕刪)


是啊!阿帕契~眼鏡蛇除移防快速

多功能多用塗~~打裝甲~人員~近海防禦~低空防衛

多好用阿~
現今M60A3能上戰場又不會顧路的到底能有幾台?
我們自己花錢整修就真的修的好嗎?
根據印象,好像是不可能的.
兵整一台一台修,要花幾年才能全部修的完???


所以一樣要花錢,就買新的吧或人家修好的吧
主力戰車上不了路就跟廢鐵一樣
裝甲兵真可憐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portege3500 wrote:
不要再亂買了現下的台...(恕刪)
說得太好了 85年下湖口基地 為了北部m60a3要洗車 管制用水 連澡都沒得洗
95旅 wrote:
說得太好了 85年下...(恕刪)


湖口本來就缺水,跟洗不洗戰車無關吧~~~ 我81~83在湖口42裝騎連,要洗戰車還要自己找垃圾桶去接山溝水來洗,最後用柴油擦亮~~~

sp0609 wrote:
M1戰鬥重量超過65...(恕刪)


那50噸加一輛小車沒有70噸嗎?

接地面積只和柏油路面破壞相關...不要扯開

炸橋的選項不在討論內吧..除非你想比两棲車...

輪型甲車没有那麼強渡河能力...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那你可以拿知名戰役來...(恕刪)

以色列建國後幾場跟阿拉伯國家的戰爭,法製軍火幫了相當大的忙;
福克蘭群島戰役跟波灣衝突中,法製戰機跟法製反艦飛彈擊沈或重創英美國家軍艦;
更別提去年的利比亞內戰,在英法兩國主導之下,法製軍火在利比亞境內大殺四方,這幾項就夠了,
還有,我的發言裡有指名雷克勒戰車嗎?你的言論一開始就是指責全部的法製軍火不堪一擊,為什麼你要刻意指名雷克勒戰車?
陸軍炸橋的想定戰術應當是作為切割手術止血(區域切割)的手段

雲豹不具備浮渡能力跟這個方案有部份關聯

台灣大部分的支流為平時可以靠裝甲車輛自身的能力溯溪(或是水位極低甚至無水的旱溪狀態)

或是水流較急.深度較深,浮渡也不適合,需要靠架橋車(甚至架橋車無法幫忙)這兩種


前者無任何地形阻擋力,也不需要浮渡機能
(如果是大雨後水位大漲也不適合,水中夾帶泥砂石塊,浮渡上有危險)

後者則是有浮渡能力也難以通過

所以陸軍既然是守方,炸橋斷路就變成一個需要時可以考慮的選項...




所以買戰車不需要考慮戰時經由橋梁佈署轉進的問題?

也罷!你覺得沒關聯那就先跳過,

我們現在假設所有橋梁戰前戰時戰後永遠存在........

首先坦克行進間射擊的時候接地壓力瞬間至少暴增一倍,

我猜想應該沒人能跟你保證過橋的時候無須開火,

當然我也沒聽過砂石車過橋有需要開砲的.

其二砂石車也不是每個橋梁都敢走吧?

我以前認識一個朋友是開聯結車的,

據他的說法似乎因為重量問題所以有所限制,

就算想要違規也要避開一些潛在的危橋,

畢竟出來賺錢沒必要玩命,

砂石車我也沒見過以連隊的數量密集通過橋梁,

通常兩輛之間會還有其他的小型車,

但是戰時坦克佈署難道也要限定只能走某些橋梁?

交戰前後分秒必爭的時候也難免有一堆坦克擠在橋上通過,

橋梁品質不佳那大概就悲劇了.

其三就算砂石車能去的地方M-1就能去,

但是砂石車會跑到荒山野嶺泥濘田野作戰嗎?

台灣偏遠地區的道路橋梁恐怕都沒有設計給六十噸以上的大傢伙使用,

實事上據統計台灣兩萬五千多座橋梁內,

可供HS20-44重型車量行走的大約僅1000座.

以上三點都是承平時期砂石車運轉不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的鄰國日本也有類似的考量,

君不見90式只有佈署在適合主力戰車的北海道,

考量之一就是其他地方的橋樑與道路載重不佳.

eclair_lave wrote:
陸軍炸橋的想定戰術應...(恕刪)


因為看到BMP-3與M2都有浮渡能力,

所以想當然耳雲豹量產型也能浮渡,

看樣子是我搞錯了,

多謝提醒.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