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

勇鷹現況

這次投彈演習是"平轉戰"的評估,並不代表量產的勇鷹會配備派龍,部訓投彈應該是由電子模擬完成,詳請可以看以下連結: https://www.appledaily.com.tw/politics/20200622/DM4JULG7RTOWZ25GHEXBEMHN44/

"至於此次展示的機翼下並沒有任何的掛點,供掛載投彈一事,馬萬鈞僅說,如果可以掛載飛彈,勇鷹就不是教練機、而是戰機,因此勇鷹目前就是教練機,媒體追問,若要成為部訓機則必須掛載彈藥。馬萬鈞答覆,航空業的進步並不是以前可以想像,可以透過很多的方式達成訓練的目的,而勇鷹絕對不會比國外的教練機差。"
莊孝爺 wrote:
有誰知道這個 勇鷹 鯨魚噴霧 是怎麼回事 ??? ( 不是 APU 喔. )


==============
https://youtu.be/Rf4eWOKzoXs
https://youtu.be/Rf4eWOKzoXs


空軍新式的勇鷹高級教練機,有4架進駐台東志航基地半年多,空軍飛行員現在能不能熟悉操作這種新式教練機?國防部6日特別公開勇鷹教練機在基地訓練飛行的情況。空軍新式的勇鷹高級教練機,有4架進駐台東志航基地半年多,國防部特別公開勇鷹在基地訓練的情況。3架勇鷹和2架F5F教練在空軍志航基地跑道滑行,準備起飛進行空中訓練。

起飛前,勇鷹教練機像鯨魚噴水一樣,把飛機環境控制系統多餘的水氣噴出,進行飛機起飛性能調節,接著以短場起飛的優異性能升空。

對於外界曾經質疑勇鷹教練機落地速度快的問題,3架勇鷹機也展示了模擬落地緊急起飛的訓練科目,飛行員已經可以掌控勇鷹的飛行速度。目前在志航基地的訓練要逐漸取代汰換F5系列戰機,做為完成基礎訓練的飛官,轉換飛行高級戰鬥機的教練機種。勇鷹教練機教官張崇豪中校表示,「在操作過程中,其實可以比擬在飛IDF的一些性能需求,可以滿足一些空對空,跟空對面的一些訓練。」

空軍司令部表示,去年11月到現在漢翔已陸續交付志航基地4架勇鷹教練機,並且開始密集培訓飛行員,今年預計會再交付6架,113年會在志航基地布署33架勇鷹教練機完全取代F5系列的訓練機。

===============
經向當天試飛二號機教官路志元查證,他看完記者提供影片後證實,此裝置為機艙內的環控系統的排氣孔,「因為我們的環控系統性能非常好,脫水除濕效果優異,一啟動就將機艙內空氣的水份排出」,他搞笑回答:「就當成是勇鷹號滑出時的乾冰秀吧」。





【獨家‧有影】勇鷹號機背有神祕裝置?雙機試飛展示意外曝玄機
2021-03-03編輯部乾冰秀 勇鷹號 台中沙鹿
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台中報導

國造高級教練機「勇鷹號」昨(2)日首次雙機試飛,承造的漢翔公司董事長胡開宏邀媒體見證採訪,不過日昨二號機開動滑行前往跑道時,機背上某種裝置啟動,意外遭本報攝得,經反覆查看畫面,並向試飛教官求證,已證實此裝置真正用途,成為昨日展示試飛的另類插曲。這項裝置啟動的畫面在二號機滑出棚外停機坪時攝得,約在本刊影片第28秒處,二號機起步滑行後3秒鐘,即看到機背上在後座教官席頭部後方50公分處,有一處開孔如同鯨魚換氣般,正在噴出白色氣體,雖不明顯但確有噴氣,約持續5秒鐘後即消失。回頭查看一號機起步滑行,則未發現有此噴氣現象。

此裝置噴氣用意為何?昨日整場試飛過程未聽聞有故障情形,二號機返回後也一切正常,似非機件故障造成噴氣,但只有二號機有此噴氣現象,一號機則無,也無法理解為何雙機飛行只有二號機啟動此裝置,滿腦子問題卻無法透過觀看影片獲知可能的線索。

由於過往似未曾看到其他戰機有此噴氣裝置。記者因此出示影片,詢問曾多次出訪美軍的軍武專家施孝瑋,他表示有些飛機會在機背有向量噴嘴裝置,但也未曾看過美軍其他戰機有此小量的噴氣裝置,光看畫面無法推測此噴氣的用途為何,他一頭霧水回答:「我還真的不知道」。

經向當天試飛二號機教官路志元查證,他看完記者提供影片後證實,此裝置為機艙內的環控系統的排氣孔,「因為我們的環控系統性能非常好,脫水除濕效果優異,一啟動就將機艙內空氣的水份排出」,他搞笑回答:「就當成是勇鷹號滑出時的乾冰秀吧」。
看過近期的報導指出勇鷹的起降距離比IDF短,進場速度降低造成降落距離縮短可以理解,但起飛怎麼縮短?是不是因為機身重量減少?
Bobchen7

T-5不用外掛副油箱,也不帶武裝,機身重量比IDF輕,不開後燃器可以較短起飛

2022-07-12 15:03
ayoyo wrote:
看過近期的報導指出勇(恕刪)


我猜...沒有雷達...沒有後燃器...重量減輕,加上機翼加厚可以導致升阻比
增加,相對起飛速度不需要太高即可得到離地的浮力....
天衣神水 wrote:
「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我想是戰機的旁通瓣起了作用,讓壓力調節做出平衡,對它的壓縮器做出妥善的保護措施,讓進入壓縮器不管是定子葉片,或者是轉子葉片,不要承受到過多的壓力。」」

dailoan wrote:
經向當天試飛二號機教官路志元查證,他看完記者提供影片後證實,此裝置為機艙內的環控系統的排氣孔,「因為我們的環控系統性能非常好,脫水除濕效果優異,一啟動就將機艙內空氣的水份排出」

不知那一個是正確的 ???
ayoyo

應該是路志元講得對,看起來是排水氣沒錯

2022-07-10 23:51
Mike H

旁通瓣不論是安裝位置或啟動時機,都不合理。應該不是。

2022-07-11 2:37
莊孝爺 wrote:
不知那一個是正確的 (恕刪)


壓力調節環設計應該是戰機轉彎進氣不順,防止發動機咳嗽用的洩壓裝置吧?在地面上..??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ayoyo wrote:
這次投彈演習是"平轉戰"的評估,並不代表量產的勇鷹會配備派龍,部訓投彈應該是由電子模擬完成

看出廠當時的圖, 各 吊掛點的結構 還保留著.



勇鷹 T-BE5A
這次的命名跟以前的 AT-TC-3.... 不一樣....
A(攻擊) 改在後面.....

平時的 飛行操作訓練, 不外掛任何掛載, 遇到一些課目, 則掛上派龍架, 再掛各式武器.

官校 AT-3, 及 部訓 F-5E/F , 有地面射擊及投彈課目..... 外掛 SUU-20 訓練莢艙.
ayoyo

再看看吧,我也希望部訓能夠掛實彈訓練,但馬萬鈞的說法傾向電子模擬,結構保留是一定的,不然怎麼平轉戰

2022-07-11 14:14
ayoyo wrote:
馬萬鈞僅說,如果可以掛載飛彈勇鷹就不是教練機、而是戰機,因此勇鷹目前就是教練機,媒體追問,若要成為部訓機則必須掛載彈藥。馬萬鈞答覆,航空業的進步並不是以前可以想像,可以透過很多的方式達成訓練的目的,而勇鷹絕對不會比國外的教練機差。"

馬總 話說的有點矛盾..... 或 語所保留 .... ?

下圖中 :
翼尖的 天劍一 及 AIM-9 不算飛彈 ???
啞彈 不是 炸彈 ???
掛假的 ???
莊孝爺
莊孝爺 樓主

天劍一 相當於 傳統響尾蛇, 追熱型.

2022-08-28 14:45
hcf727

雖然劍一自己會追熱,但是發射前還是需要雷達測距,確定在擊殺區內,才會發射。

2022-09-01 16:13
莊孝爺 wrote:
馬總 話說的有點矛盾(恕刪)


其實我也希望部訓能夠直接掛彈訓練,不過你圖上顯示的是漢翔在原型機做平轉戰的評估,才加上去炸彈與飛彈,這並不代表所有量產機平時都會加派龍去做投彈的訓練,未來部訓的投彈的訓練可能透過電子去做模擬,當然未來有戰爭就可以把勇鷹平轉戰加上派龍,這就是這次平轉戰評估的目的
  • 8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