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神水 wrote:
小口徑武器不但適合IDF、勇鷹搭載,用在無人機上也很OK,重量輕載彈量提高,一個載台可對付較多的中、小型目標。
像GBU-39最大投擲距離超過60海浬(110 公里),285磅(130公斤),IDF可以掛上十顆沒問題。(恕刪)
台灣的戰機好像沒聽過可以掛美國系統的。不然的話經國號可以掛電戰莢艙了我看。
介面是雙邊的,戰隼不給掛雄風,其實也意謂著,經國號也不能掛美式武器。不是說不能破解,只是紅線在那。
我是覺得勇鷹不適合掛無動力小型炸彈,原因有幾個。
一,勇鷹要爬高、拉大空速,這種無動力炸彈射程滑翔才夠。炸對岸有一定風險。當然如果在自己國土就不用勇鷹了。
二是老美的軍用GPS沒有與台灣分享,比較合適的要用DSMAC,TERCOM,INS。如果要更低價的就是要機器人技術,機器人視覺。
所以我才說台灣自己要發展空炸武器。要自己的感測器,自己的尋標體系。
去全球定位系統,自主攻擊,會是機器人技術的一個重大革命。我國沒有全球定位系統,只能自己發展一套解決方式。
勇鷹可以掛自己的無人機飛彈,只是這種東西,台灣又不知道要牛年馬月才生得出來。
當然如果台灣能夠拿到GPS,很多事情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