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哇!新的獵豹D3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二戰的程度都沒有,落伍的方式當先進


你以為那些壕溝都是人工用鏟子挖的嗎??那些壕溝大部分都用專用挖掘機挖的..或是用OZ-1工程炸彈炸出來的...

按這裡檢視網頁

你可能對俄烏戰爭缺乏認識...而且由於美國資訊管制..管制所有的媒體都不能刊登俄羅斯軍方發布的視頻..

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戰場呈現出與傳統認知截然不同的樣態:沒有二戰式的裝甲洪流與大規模兵團對沖,取而代之的是綿延數百公里的塹壕網络、小規模分隊的滲透作戰,以及無人機與精確打擊武器主導的“低烈度高消耗”模式..


現在的戰爭像什麼? 一般人覺得,是跟科幻片似的高科技戰爭,衛星一拍,導彈一發,打得既遠又精準。

可是你真走近了看,才發現它更像一場耐力賽! “現代戰爭,尤其是俄烏戰爭,竟然有點像”昔日一戰的翻版“,堑壕戰的影子又回來了!

以前打仗可能會以兵力為主,攻方靠著人海戰術衝過去; 然而今天,資訊化戰爭使得防禦方在戰場上擁有了更多「防禦優勢」,因為火力在不斷增強的同時,進攻卻變得更困難了。

就像一戰中,機槍成為了戰場上的“致命”武器一樣,今天的現代戰爭中,無論是導彈、無人機、衛星偵察,還是精確制導武器,這些新技術讓戰爭的規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常見的“大規模集結兵力、發起衝鋒”方式,在現代高效的火力面前顯得那麼脆弱,反而容易成為敵人的靶子。

俄烏戰爭,雙方都有強大的火力資源,可是在進攻的時候,想一口氣突破敵人的防線並不是容易的事。

現代戰爭中,防禦方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傳統意義上的壕溝、鐵絲網等防禦設施,更體現在高科技裝備的支援下,防守方能夠通過高精度武器、無人機、衛星等工具,實時獲得敵方的動向。

戰場上的局勢不再是用兵力去交換,而是用精確的火力和高效的信息傳遞來“打擊敵人”。 這使得防守方的優勢日益凸顯,而進攻方的難度則顯著增加。

如果沒有資訊戰的加持,現代戰爭很可能會陷入古老的“戰壕對決”,進攻方只能依靠肉搏取勝。

但是,在今天的戰場上,信息已經成為關鍵因素之一。 現代戰爭的「透明度」極高,幾乎每一個兵力的移動,都會被敵方監視、偵察到。

壕溝戰的根源,正是因為戰爭雙方在資訊上對等的情況下,進攻成為了高成本、高風險的行為,雙方只能選擇相對封閉的戰鬥方式來進行消耗戰..

現代戰爭為何打成塹壕戰? 答案就在於資訊化的戰爭環境,進攻方面臨的挑戰和成本變得前所未有的高..

傳統的「大規模殲滅戰」逐漸成為不現實的目標,未來的戰爭將更加註重「小規模戰術」和靈活機動,而塹壕戰的局面,則是這一趨勢的自然產物..

按這裡檢視網頁
光死亡就超過百萬了,那還精確個屁

講到火力消耗的說法那就是越南戰爭

美軍以小部隊飽和巡邏方式(很多越戰影集可以看到這種派出數個排的巡邏方式)對抗北越小股部隊游擊戰打了20年,美越雙方損失都比烏俄雙方只打了3年少

戰法夠不夠垃圾落伍看雙方傷亡人數就知道了根本不必多言




















warrenwang111 wrote:
Escent...(恕刪)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漢光演習中陸軍用的是...(恕刪)


坦白説我一直不知道台灣搞這種東西的意思在哪裏。

要穿過052C的4層防禦,需要多少才能靠近052C?而且052C也不會單槍匹馬上陣啊,

按照老共的標準配備,052C旁邊還有054A,055出門就更可怕了。

相互掩護下,就算100艘也不一定能碰到。

而且還要看天吃飯,靠電子干擾,靠其他岸基/空基配合才能做到。

對老共來説,這種配備就跟索馬里的海盜差不多。

就是碰個運氣,如果三艘能擊傷(擊沉都不可能)一艘052C,就算賺到,畢竟一艘052C單價6億人民幣。

所以這些能打的,只能是登陸艦(071/075)、大型補給艦(901)、滾裝船。

可是這些重型又不抗打的艦船出動前,不可能中國沒有制海權,制空權以及電磁控制權,否則根本中國不會出動啊,結果只能是靠運氣/偷襲看看有沒有機會,況且地獄火的射程貌似只有8-10公里,而且速度慢到令人髮指。就算老共省錢,只用1130都能一顆顆點爆。數量多了才讓近程防空飛彈出動還來得及。

到底想幹嘛呢?
六月牛車

我覺得你的嘴砲比1130還厲害!

2025-08-29 8:08
美國海陸連戰車都裁撤不要了,為的就是節省成本好籌組濱海戰鬥團,美國陸軍則是發展多領域戰爭從美國本土機動到太平洋演習搭載制空制海的提豐系統來搶海軍陸戰隊新成立的濱海戰鬥團的工作,

這就是各個軍種都得想辦法弄出新項目新東西好在未來的太平洋戰場上能出得上力,如果想法是制空制海那是空軍海軍的事,那麽未來的太平洋戰場上既然出不了力那就別想框到更多的預算了,預算萎縮也代表軍種的萎縮

台灣陸軍也是一樣的道理,當然啦預算規模限制了眼界和想法,目前是沒辦法和美軍比擬的




bulldog2005 wrote:
呈現出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光死亡就超過百萬了,那還精確個屁

講到火力消耗的說法那就是越南戰爭

美軍以小部隊飽和巡邏方式(很多越戰影集可以看到這種派出數個排的巡邏方式)對抗北越小股部隊游擊戰打了20年,美越雙方損失都比烏俄雙方只打了3年少

戰法夠不夠垃圾落伍看雙方傷亡人數就知道了根本不必多言


呵呵 你的數據是錯的...

2024年6月30號的報導..美國前國防部長顧問麥葛瑞格(Douglas MacGregor)近日接受荷蘭網路媒體專訪時披露,烏克蘭軍隊陣亡人數已達60萬,總傷亡人數破百萬;這個還是保守估計...

這個是有具名的引述可以查證...

2025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川普剛剛上任便拋出了一顆「資訊炸彈」,他在公開場合表示,烏克蘭戰爭中烏軍的戰損高達70萬...
川普宣稱,在俄烏衝突中,俄軍已損失了近100萬人,而烏軍損失達到70萬人。

但是從雙方交換遺體的數量來說就差很大..

截至2025年8月,俄方累計移交烏軍遺體6060具,後續交換中又追加移交2000具(2025年7月、8月各1000具)
,總量達8060具...

截至2025年8月,烏方累計移交俄軍遺體約300具

具體批次中,2025年7月、8月兩次交換分別接收19具,總計38具; 2025年6月單次接收51具
; 其他交換中俄方移交量多為個位數或零記錄..

如果俄羅斯傷亡人數真這麼高那為何交換遺體數字差距這麼大??300對8000??


你根本沒有研究過俄烏戰爭..你還活在80年前二戰..你早就跟現代戰爭脫節了...

建議你多研究一下再來寫..不然只是出來丟人現眼而已...
俄烏戰場死得多還打不完叫先進喔?

你說的垃圾話你自己相信嗎?




warrenwang111 wrote:
Escent...(恕刪)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俄烏戰場死得多還打不完叫先進喔?

你說的垃圾話你自己相信嗎?


現代戰爭中只有閃電戰能避免陣亡人數...

一場陸戰打了3年半..雙方死傷無數...這是必然的..

這是基本常識..消耗戰就是拚資源拚誰能承受損失...誰的人力資源及國家生產能力...

如果雙方很快就能結束..當然死傷人數就會少..

經過三年多的高強度消耗戰,烏克蘭已幾乎耗盡了所有戰爭儲備,包括武器彈藥、兵力儲備等關鍵領域。 烏軍82%的軍費靠外援支撐,70%的裝備來自美國。

為填補兵員缺口,徵兵官甚至衝進醫院拖走拄拐的傷兵,農村寡婦數量激增觸發聯合國“代際斷層”警告。 頓涅茨克前線成了「四小時墳場」,新兵平均存活時間僅夠喝一杯咖啡的工夫。

去年烏克蘭高等教育機構的學生才19.7萬,是9年來最低,17歲的男孩扎堆在18歲前跑路逃離烏克蘭!!!

在這場持續三年多的衝突中,烏克蘭人口已從戰前的4600萬驟降至2000萬,370多萬人成為流民,630萬人淪為難民..

有人逃離俄羅斯嗎??

垃圾話??有沒有可能你自己是垃圾人..所以覺得別人說的是垃圾話??
什麼閃電戰才可以?所以陸戰打3年是必然?

這就是垃圾話啊






warrenwang111 wrote:
Escent...(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