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一切平順
大概就是5分鐘一架下降(飛行員口述)
而影片是6分鐘
最影響這個循環的時間是
1.發出去的戰機他的所剩燃油能支撐多少
2.再補給時間是多少
3.美軍有時會考慮周遭陸基機場,先請他們轉降
要計算需要程式模擬
才能找出各種策略的安排
(抱歉小弟沒時間,還有要事,不過影片中也歸納出美軍的大概統計數據)
但基本就是要在一個小時的間隔內發出下一波次的反艦戰機
只要到第三四波,就能很大減少敵人攔截起飛飛機的數量
但指揮官能否硬着儘可能彈射,讓戰機來不及降落,就靠彈跳在航母邊拯救
有的,歷史真的有,在最關鍵時刻美軍損失高達60飛機(記得大概)沒足夠油,沒回來,但戰略有達成
不過就呆灣市來說
防守航母攻擊機隊(耗掉他的艦載機)
遠比攻擊航母更省力
除非他真的完全扼殺我們的對外聯繫(只用於封鎖用)
所以一場戰爭
是要計算一大堆個軍種的操作(看看前參謀總長..........哎!小市無人啊)
不是單一無人機蜂羣........XXXX
阿康哥跟雄哥在節目那邊美軍是邪二的,靠我們自己搞不對稱就行
一羣野人



老闆是神XX wrote:
你知道二戰航母對戰
一日平均共出擊幾波
大概是在幾點左右再出擊
放出後,航母是前進迎接,凱旋歸來的英雄們??.還是??.......
呆灣市土包,愚民多,正好讓你們上下其手
二次世界大戰離現在過了80年了..還在2次世界大戰??
二戰的老古董幾乎都已經淘汰了好嗎??
時在在進步科技再進步..很多以前坐不到的事...現在很容易就能達成...
二戰是1939年到1945年..航母對戰一日平均出擊幾波??那要看是哪一場戰役..哈哈哈 別問這種毫無常識的問題..
戰役不同出動次數不同..多艘航母出擊時有時會有留守飛機預防敵機空襲航母..
航母再不濟也至少能每天發動1到2次攻擊..B2光飛過來就要十幾個小時..不可能天天來攻擊..
尼米茲級航母在高效序列下可實現每20-30秒起飛一架飛機,極限狀態下每日總架次可達120-140次,但暫態起降數量受操作流程限制..
就算航母每日120架也遠比你18架B2帶來的傷害高多了..
海灣戰爭中
大規模部署航母戰鬥群 :美國集結了多個航母戰鬥群,包括部署在紅海的“肯尼迪號”“美國號”“薩拉托加號”和在波斯灣的“羅斯福號”“突擊者號”“中途島號”等,總計超過6艘航母(最高達9艘),形成海空封鎖體系..
航母艦載機參與了長達38天的空襲行動,包括使用F-16、F-117等飛機對伊拉克目標進行轟炸和電子對抗,累計出動數千架次,有效削弱了敵方防禦 ...
航母編隊作為運輸平臺,承擔了1/3的物資運輸任務,包括運送彈藥、燃料和人員,支撐了40萬美軍的60天作戰需求 .
還活在在二次世界大戰??
warrenwang111 wrote:
二次世界大戰離現在過...(恕刪)
人家都貼尼米茲的影片了

我查閱的飛行員則曾在尼米茲服役過
波灣戰爭好像在小鷹級服役(對小鷹級這種szie的平穩度很有怨言
不良氣候橫面擺幅達5度,對下降不易)

抱歉我融會貫通過去今日,只道那些是重點
比你這個漫天瞎扯沒有知識的好多了

再者中國要挑戰美國
需要面對防受者的一個戰術
美國對日本航母攻島老是把航母藏在陸基小島的側翼
也就是
1擁有情報優勢
2.由陸基先行打擊(受惠於航程大幅增加,現在美國可以由多個島嶼飛出圍攻,更厲害了
沒辦法人家就是有島


哎!.....小島無人,大國騙人
warrenwang111 wrote:
多艘航母出擊時有時會有留守飛機預防敵機空襲航母..
你還是活在自己世界裏,波灣是航母支援陸地
並不是航母對戰
策略大大不同

波灣人家航母補給航道通暢,還有周邊陸基機場可支援轉降
有以陸基爲基地的加油機隊支援(人家飛行員也有排班到沒油轉降陸地,或照陸基安排加油機....之類的報告噢

你航母隻身一人來到異地大夥虎視眈眈,要相享有同等待遇

一個星期就回家了

對了你的對臺打擊機隊
能飛的過愛國者,和戰機聯手嗎,看看俄羅斯空軍


航母式微最大兩原因
1.陸基防空飛彈
2.陸基戰機攜帶的反艦導彈
但太平洋海戰還需要航母(因爲沒啥陸地)
,
老闆是神XX wrote:
你還是活在自己世界裏,波灣是航母支援陸地
並不是航母對戰
二次世界大戰後就無航母對戰了...
最後兩次航母對戰在1944年..
馬里亞納海戰(1944年6月)
史上最大規模航母對決 :美軍15艘航母對抗日軍9艘航母。 日軍損失3艘航母、480架飛機(被戲稱“獵火雞大賽”),徹底喪失制空權。 此役奠定美軍西太平洋控制權。
萊特灣海戰(1944年10月)
日軍「神風特攻」起點 :美軍護航航母遭日軍自殺式攻擊,「普林斯頓」號被擊沉。 日軍損失4艘航母,聯合艦隊主力覆滅..
現在來討論80年前的航母戰役根本毫無意義...航母科技早已進步了..
美國海軍 “ 林肯 “號航母(即” 尼米茲級 “航母)在1997年演習中創造了艦載機起降最高紀錄,連續四天完成975架次起降,平均每天243架次..
美國福特級航母艦載機起降的最多一次紀錄為167架次,發生在一天之內
。 這一數位是通過電磁彈射器和先進攔阻索裝置實現的,打破了此前的紀錄
。 正常情況下,福特級航母在12小時的飛行日內平均起降可達160架次,特殊需求時可成倍提升
科技再進步時代在進步..現代航母科技跟80年前航母天差地遠..討論二戰航母根本毫無意義...
現在都電磁彈射..電磁攔阻了..
福特號一小時最多起降45架次(彈射間隔70秒)。
對於單次降落:在航母上,飛機降落需要一個接一個,間隔通常在45-120秒之間,取決於航母和條件。降落耗時(如從鉤索到停機)通常,單次降落過程包括進場、鉤纜和甲板清理,耗時約30-60秒,間隔則受甲板調度影響,理想狀態下可壓縮至45-70秒...
福特級航母設計上可抵禦 12級超強颱風 (風速≥32m/s),但其艦載機起降系統在 6級以下海況 能正常運行..
至於你說航母式微最大兩原因
1.陸基防空飛彈
2.陸基戰機攜帶的反艦導彈
1.看對手..像台灣就陸基魚叉射程160公里..航母又不是傻子..他不用駛近到陸基魚叉飛彈射程內..
2.那如果有絕對制空權時..根本沒有陸基戰機可起飛..都被摧毀..何來威脅??
3.航母一定是一個打擊群..不會是單台航母..驱逐舰/巡洋舰防空 :配備宙斯盾系統(如美制“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伯克級”驅逐艦),構建中遠端防空網,攔截飛機與導彈.
護衛艦 作為「貼身護衛」,距離航母較近(約50公里),專注短程防空與反潛,必要時為航母抵擋魚雷或導彈..
你的資訊早就落伍了...
warrenwang111 wrote:
福特號一小時最多起降45架次(彈射間隔70秒)。
對於單次降落:在航母上,飛機降落需要一個接一個,間隔通常在45-120秒之間,取決於航母和條件。降落耗時(如從鉤索到停機)通常,單次降落過程包括進場、鉤纜和甲板清理,耗時約30-60秒,間隔則受甲板調度影響,理想狀態下可壓縮至45-70秒...
這個自我妄想更厲害


請問大師有10架在排隊降落
他們要如何排隊,軌道的半徑是多少,請大師開示

只要一句科技在進步,就自己在編篡了

warrenwang111 wrote:
.那如果有絕對制空權時..根本沒有陸基戰機可起飛..都被摧毀..何來威脅??
你說有制空權就有

怎樣愛國者飛彈都憑空消失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