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軍方與民間現有靶場合作,推行付費射擊的產業鏈,how?

還忘了一個 環境污染問題

加拿大的靶場在將近三十年前
就開始強制檢驗環境中的銅/鉛/鉍/硫/鉬/硫等等污染性物質的含量
所有的室內靶場必須裝設強制排氣
室外靶場必須定期檢驗空氣 地下水及土壤中的污染物質及重金屬蒸氣含量

現在大家只是不知道這些事情 所以沒有針對這一個議題反對
等到時間稍微長一些 自然會有人翻出這些議題
與其民間合作 還不如國防部主導 主辦

只不過又回到同一句話 與其做錯 不如不作
現在的國防部會做什麼?
eanck
eanck 樓主

你說的對,但國情不同,加拿大沒有明顯又強勁的外敵,而台灣卻有。你也知道台灣必須緊急提升國防實力,這是不得已之惡。 等中共國徹底被瓦解後,台灣自然不需要再推行這個產業。

2024-05-16 4:27
larry-han wrote:
長官的看法是認為精準射擊是沒有意義的
那是狙擊手的事,阿兵哥只要把槍打響就可以了!
因為有火炮有飛彈,步槍是最後一環!


以全民動員法的戰時編制確實是這樣沒錯,現役,志願役,義務役,後備軍人各有其守備區
民間若想練射擊其資格也應要符合戰時職務,不然只是淪為個人興趣喜好而已

民間除了後備軍人才有可能戰時接觸到步槍,其餘都是在救災或避難
真正需要再練射擊精準是戰時的步槍兵職務,
能成功提案的方向只能朝這方面進行

現行的後備軍人志願射擊已算是放寬資格了,戰時如不是步槍職務,
讓民間射擊產業進行這只能說是興趣喜好,對國家無實質幫助且在耗費人力物力而已,
其中也會延伸一些負面問題(人管理一定有疏失的事項),我是高層的話也不想多這一事搞自己
搞到最後還是把後備搞成國土防衛隊比較有效率
沒時間想保衛國家可以加入這個
而每個社會人專業都不同、可以根據專業去編組
不一定每個人、每個編隊都要上前線、也可以在後方稿後勤

typetin wrote:
賣慘來抗中保台者。只...(恕刪)

明明就中共一直未放棄武統,到你口中就變成兩岸相殘,台灣做好自我防衛就已經很吃力了,
哪來的本事殘,現在還有人提反攻大陸嗎?

如果做好防衛就是相殘,那妳可以鼓吹現在就投降啊,依你口中美國都在挑動兩岸和平,
那跟中國統一之後,我們不就是「中美對抗」的最前線嗎?
難道中共不會把台積電遷到內陸去,把台灣當成第一線軍事要塞抗擊美國,以確保艦隊出
太平洋的動線?
還在想牠們會好好經營台灣?

面對解放軍跟面對美軍,哪一個難度較高?
投降換來和平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還是省省吧。
嘴砲注意!! wrote:


後備軍人有分志願役退及訓練役退
戰時的任務,一部分是在補現役的志願役及義務役戰損
(依據退伍前的職務專長,去補充戰損或現役的缺),
一部分是在守備軍事設施,救災

戰時不僅要對抗外侵還要防內亂暴動搶物資(這是人性)
搶物資也包含靶場武器庫,2300萬人不是一致團結對外,有判亂者,黑道,擁槍自重者....

eanck wrote:
前言和初衷: 我個人...(恕刪)

這個概念我非常認同,民間不該開放持有槍械,但是為了維持後備及軍械知識等相關傳承,應該要導入合法正規的靶場,也可以聘請退役的特戰或是相關軍械專長的軍士官擔任靶場教官,可以為他們延續專業之路而不是退伍就等於社會新鮮人。
導入類似職業證照概念,讓民間參與的後備射手們依步槍或機槍的訓練製作技術等級認證,如甲乙丙等資格技術士證照;平時鍛鍊熟練度及準度和故障排除等行為操作,免得真的有危機發生時拿槍都是浪費,因為根本不會操作。
eanck
eanck 樓主

對,要有技術執照的制度。

2024-05-15 21:53
靠臉吃飯吃不飽 wrote:
明明就中共一直未放棄...(恕刪)


怪了,那香港澳門回歸中國,中國有把香港澳門武裝化變成對抗美軍的第一線嗎?

連美軍自己都不敢面對面跟解放軍硬碰硬了,再者,解放軍美軍之間一直保持對話機制避免事態升級,你提出的假設根本沒辦法成立。

歷史上,五常國家之間並沒有直接打過仗。
靠臉吃飯吃不飽

旁邊就是三亞了,有啥必要從港澳出海?

2024-05-15 13:16
神氣保 wrote:
怪了,那香港澳門回歸中國,中國有把香港澳門武裝化變成對抗美軍的第一線嗎?

連美軍自己都不敢面對面跟解放軍硬碰硬了,再者,解放軍美軍之間一直保持對話機制避免事態升級,你提出的假設根本沒辦法成立。

歷史上,五常國家之間並沒有直接打過仗。


香港澳門地理位子不同...這看地圖都會懂吧?
五常會不會打、未來事情誰也不知道....畢竟避免事態升級、不代表不會發生
不過肯定的是...選擇中國隊、相對的台灣就會受到美國科技制裁
那台灣那些依賴歐美日的高科技機台產業也都不用搞了
henry999 wrote:
以全民動員法的戰時編制確實是這樣沒錯,現役,志願役,義務役,後備軍人各有其守備區
民間若想練射擊其資格也應要符合戰時職務,不然只是淪為個人興趣喜好而已

即使淪為個人興趣喜好也無所謂,
你要知道有些對戰爭有幫助的東西是無形的,
例如: 民心士氣,保防意識、國家認同感,經濟內需,矯正民風、增加向心力。

這些東西在平時就能發揮作用,不需要等到戰爭,
所以,如何確定帶不出來這些無形的正面助力?

henry999 wrote:
民間除了後備軍人才有可能戰時接觸到步槍,其餘都是在救災或避難
真正需要再練射擊精準是戰時的步槍兵職務,
能成功提案的方向只能朝這方面進行

國軍高層太蠢,以為退伍的台灣兵個個都是天才,
在軍隊中隨便打個幾發子彈,有開過槍就算懂射擊,然後在戰場上就能大放異彩。

不管國防部真正的思維是啥,反正他們至今為止展現的"做法、作風"就是這個味道。

henry999 wrote:
現行的後備軍人志願射擊已算是放寬資格了,戰時如不是步槍職務,
讓民間射擊產業進行這只能說是興趣喜好,對國家無實質幫助且在耗費人力物力而已,
其中也會延伸一些負面問題(人管理一定有疏失的事項),我是高層的話也不想多這一事搞自己


講個我在台灣親身看過不下10次的笑話,
總會在一些聚會上遇到很愛吹噓自己當兵時射擊功夫多好的退伍兵。

剛好我的車上經常會擺著忘記擺回家中的狙擊鏡,
多半我會請他們等一下,讓我分享個"玩具"給他們看,
當我把東西放到他們手上,請他們隨意把玩時,
最常聽到一句: 這個是不是壞掉了啊? 怎麼甚麼都看不到? (有時會參雜一些本土味語助詞。)
從他們不知道狙擊鏡有"適眼距 (eye relief)"的那一瞬間起,我就知道他們都是國軍訓練出來的炮灰。

有些人以為做過歸零射擊就很了不起,還在臭屁說"每個人歸零出來槍都不一樣",
我問他們原因,考考他們是否夠了解,
部分人會說『每個人臉型、眼睛位置不同,從機械瞄具看出去的位置都不同所致』,
遇到已經有這觀念的人,我會進一步告訴他們這就是"視差 (parallax)" 造成的現象,
想要削減這一個現象,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能適度調整焦距的光學瞄具』。

除了極少數受過狙擊訓的人知道調整焦距的重要性,其他人幾乎都不知道那是甚麼,
觀念還停留在只知調整倍率的程度。

=====================
另外,敵人是會移動的,即便是早早發現300m遠處漫步走來的共軍,
這些只靠服役時期極少量彈藥訓練出來的炮灰們,真的打的到嗎?

該用甚麼倍數去對付甚麼速度的目標、甚麼距離的目標,他們真的知道?
每一款狙擊鏡的FOV(視野、視角)都不同,
沒有一定訓練量、固定訓練頻率與相關知識的學習時數,
是怎麼能夠快速理解並掌握手上狙擊鏡的特性?

台灣95%以上的兵的射擊觀念還停留在80年前的二戰時期,
故國軍是急需追加『時速15km移動靶』訓練的。
eanck wrote:
原來在你眼中,答應中共國開出的無理條件、無限度對中共國讓步叫作交流唷


我針對這句話 做個說明

台灣一年至少賺大陸 1000億美金以上 (貿易順差)
你看 大陸的惠台政策 都是對台灣相對有利


1.無限度對中共國讓步 這句話從何而來?
2.為何民進黨政府 就是有辦法搞到 兩岸緊張
3.民眾可以付費打靶 這點是不錯
另一方面 我是否可以想成 黑道 或是 非法組織
可以利用付費打靶的低成本 且合法的方式
來訓練殺手
eanck
eanck 樓主

中共國的"養套殺"知道不? 惠台政策=養。你以為中共國惠台是沒有條件的嗎? 中共給台灣的選項只有2個,我前面15樓有提過了。 關於培養殺手,我前面有說明由警方篩選可進靶場的人。

2024-05-15 21:51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