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0crv wrote: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台...(恕刪)</blockquote 柯總召兒子在大陸工作
1951年3月27日,空軍第10大隊專機組少校飛行員戴自謹於臺北上空駕駛B-25轟炸機遭機械師史殿文劫持,降落上海江灣機場。
1953年6月26日,空軍第1大隊少校領航員葉剛、第4大隊少尉飛行員孫志強,一起駕駛AT-6教練機從金門起飛,飛往大陸浙江。
1954年2月19日,空軍第1大隊上尉參謀黃鐵駿、軍械士劉銘三,駕駛B-25轟炸機自臺灣新竹機場起飛,隨後於浙江三門迫降。
1955年1月12日,空軍少校聯絡官郝隆年、第20大隊少校參謀王鍾達、機械師唐鏡聯合駕駛一架C-46運輸機,臺灣臺中機場起飛,於福建福州機場安全降落。
1955年2月23日,空軍軍官學校飛行學員劉若龍、朱寶榮駕駛1架PT-17教練機,自臺灣虎尾機場起飛,於福建平漳海灘上迫降,兩人獲得獎金人民幣1,000元。
1956年1月7日凌晨,空軍飛行員韋大衛藉臺北松山機場值班人員換哨時,與臺北市警局雇員翟笑梧、陸軍總部士官梁楓劫持蔣緯國的旅遊專機脫逃,最後成功迫降福建南安境內,獲得獎金人民幣8,000元,福建軍中首長葉飛設宴款待,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彭德懷、葉劍英、榮毅仁等也相繼接見。[4][5]
1969年5月26日,空軍軍官學校上尉教官黃天明和飛行學員朱京蓉駕駛一架美制T-33教練機自臺灣岡山機場起飛,飛抵廣東惠陽。
1981年8月8日,空軍第5聯隊少校考核官黃植誠駕駛一架美制F-5F戰鬥教練機,借考核新飛行員之便前往福建。途中因後座飛行學員許秋麟堅決要求回返臺灣,令其彈射跳傘,隨後於福建福州機場安全降落。黃植誠在此事件中獲獎金65萬元,並於1988年晉升上校。及後,擔任大陸廣東花都空軍軍校校長。復晉升空軍少將,任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此外,中華民國國防部長高魁元因此事件而引咎辭職。
這個冬天有點熱 wrote:
中午看到的新聞,後來又追了後續其他新聞才知道這是真的,雖然叛逃失敗,但挺令人難過的,國軍士氣已這麼低落了。
你確定?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1212001478-260407?chdtv
現役飛官指出,這項計畫說起來容易,但執行起來幾乎不可能,只能說謝姓中校純粹是「異想天開」。
如果按照謝姓中校的計畫,要在6月底趁山東艦行經台海中線演訓期間起飛前往會合。就必須事前刻意安排營部的訓練或演訓飛行時程,必須要能夠在叛逃當天有飛行任務。
飛官分析,當直升機起飛後,就必須按照固定的航線前往訓練空域,而且強制30分鐘內要固定回報座標,而且由於陸航本身並無雷達管制,因此按照規定,陸航直升機一起飛後,就必須由民航航管單位及空軍戰管進行管制,雷達都盯得相當緊。
困難的是,CH-47SD向來不會像A機一樣,會進行海岸戰鬥偵巡任務,因此從來不會飛向海岸線或是出海,多年來僅有兩次,是多年前進行澎湖跨海演訓以及春節馬祖疏運任務。
飛官表示,陸航所有的各型直升機,不管是訓練或是演訓,事前都會有進行詳細的飛行計畫與時間、飛行路線與演訓空域,且時程都早已排好,不是說想飛就飛。而且C機的飛行任務最少都是4人一組,包含正副駕駛及兩位機工長,除非其餘三人也同時配合叛逃,否則萬一正駕駛有不當意圖刻意亂飛,其餘三人很輕易的可以進行攻擊或阻止,最壞的狀況,機工長甚至可以關閉引擎。
====================================================
這大概就像是王立強的翻版吧,老共的共諜腦袋進水才會提出這種計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