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9月下旬。看來應該是完工了。這時就做全艦檢查看中國人死全艦。莫名爽爽爽,這下真的餵土魠魚蔡英文總統昨天在聽取行政院「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簡報後,正式宣佈:「第一艘潛艦原型艦,可望在下個月如期下水」,也讓關心潛艦國造進度的各方人士,吃了顆定心丸。圖為舷號793的海龍潛艦進行緊急上浮演練。(資料照)〔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由台船建造中的潛艦原型艦,即將進入全艦封殼丶塗裝作業,但各界對於原型艦是否能在9月舉行全艦封殼丶命名下水典禮的的傳聞不斷,蔡英文總統昨天在聽取行政院「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簡報後,正式宣佈:「第一艘潛艦原型艦,可望在下個月如期下水」,也讓關心潛艦國造進度的各方人士,吃了顆定心丸。據軍方高層人士透露,潛艦原型艦全艦封殼丶命名下水典禮,確定會在9月下旬舉行,並由蔡總統親自主持,目前原型艦的命名丶舷號等作業,均已進入最後階段,會在典禮時對外公佈,但基於保密等安全考量,原型艦下水典禮時,將不會是全艦的外觀都對外公開展示,某些部位會以特殊方式「包起來」,不會讓原型艦的一些設計細節外露。他指出,例如關心潛艦國造的人士,都已清楚原型艦的尾舵採取X型設計,與現役劍龍級潛艦採用傳統的十字型尾舵不同,原型艦尾舵後方的七葉式螺旋槳,在下水典禮時會採取包覆方式呈現,不會讓螺旋槳葉片的彎曲及旋彎的角度過早曝光,他表示,這是因為螺旋槳葉片設計攸關產生尾流及噪音的大小,而這部分就是各國都想建立的潛艦音響資料庫。我國潛艦原型艦構型歷經多次修改,光是設計藍圖就有7百多份,依據台船先前說明,原型艦長度約在70公尺內,寬約8公尺左右,高約18公尺,採用X型尾舵設計,平衡翼配置在帆罩段的兩側,排水噸位約2500到3000噸。原型艦在9月下旬舉行全艦封殼丶命名下水典禮後,隨即要進行一連串的泊港測試及海上測試,海上測試部分,包括發射「操雷」進行戰鬥系統測評,預計明年二月至四月進行。軍方人士說,若一切進行順利,明年五月二十日前交艦給海軍,仍會是工作進程的目標之一。
民間消息郭璽說928,不到一個月賴清德總統民調要上看50%。明年所有軍備加量加快在野叛國黨744看來全艦組裝完成,現在應該是檢查階段,組裝檢查,和在非下水的一些裝備檢測2023-08-30 07:30聯合報 / 記者高凌雲潛艦國造原型艦下水典禮將在9月28日舉行,這是中華民國海軍建軍史上,第一艘由國人自行設計生產施工的潛艦。不過,這項造艦工程並非一帆風順,國造潛艦工程顧問郭璽說,2周前,造艦工程剛遭遇很大困難,還是透過歐洲的外籍技術人員協助,才解決了這個困難。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31日電)潛艦國造為國防自主關鍵,更是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指標,可藉隱蔽性嚇阻中共船團。知情人士今天表示,潛艦原型艦近期將迎來重大成果,預計9月28日在高雄小港,舉行「原型艦下水暨命名典禮」。中共對台威脅持續升高,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推動國機、國艦、國車等國造計畫,潛艦國造更是重中之重,除可厚植台灣軍工產業能量,亦能藉潛艦在海中的隱蔽性,嚇阻中共航艦作戰群在台灣東部外海封鎖台灣,達成不對稱戰力目標。知情人士告訴中央社記者,潛艦國造「原型艦下水暨命名典禮」,預計9月28日在高雄台船廠區舉行,屆時政府高層、各方代表將出席。知情人士也表示,為完備各項測試任務,海軍256戰隊7月初已正式編成接艦小組,此為256戰隊繼民國75年組成編組赴荷蘭接收2艘劍龍級潛艦的37年後,再次編成接艦小組,並將取得潛艦合格簽證,象徵意義重大。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9月下水後開始在海昌工廠內進行較耗時的泊港測試(HAT),完成後才會出海測試(SAT),進行下潛、轉彎等各項戰術動作;隨後交艦給海軍,由海軍進行作戰測評,測評方式包括發射魚雷,最後才成軍投入戰備。至於「下水」典禮方式,鄭文隆曾說明,潛艦下水與水面艦不同,因潛艦的艦殼尚有不少機密裝備,不宜對外顯示,且要經過相當多的測試後,才能真正泡到水裡;在封殼完成並進行命名儀式時,聲納、俥葉等機密裝備必須掩蓋,也不會直接放到水裡,只會沿襲自古以來的造船傳統,簡單的接觸水。鄭文隆提到,自古以來,船隻下水並辦理「命名儀式」時,均由女性擔任「教母」(Godmother),代表生命的誕生;同樣在潛艦封殼完成時,相當程度代表這艘船生命已誕生,因此會在封殼後辦理「命名儀式」,並邀請女性命名
owlowlowl0212 wrote:聽他說的是尾部大軸所以應該是與螺旋槳的接合 潛艇大軸封殼本身就是一個高難度的動作,密合不良會導致漏水,澳洲柯林斯級就發生過類似的情形,如果是設計不良問題就大了,可以在顧問的協助下解決應該是施工技術的問題,好險沒事。
我國國造潛艦原型艦已進入最後施工階段,預計於本(9)月最後一周對外亮相。圖為台船海昌廠房。(資料照)〔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我國國造潛艦原型艦已進入最後施工階段,據了解,潛艦造艦團隊於上月底完成關鍵設備組裝,現正進行最後階段的塗裝工作,原型艦預計於本(9)月最後一周對外亮相,並邀請總統蔡英文主持「原型艦下水暨命名典禮」,屆時各界可望一睹國造潛艦的風采。我國籌獲新型柴電潛艦多年未果,因此於2014年啟動潛艦國造程序,台船於2016年得標潛艦國造合約設計案,翌年3月則與海軍、中科院簽署合作備忘錄,2018年起執行造艦案迄今,全案於台船高雄廠區內的「海昌廠房」內進行。在克服「紅區裝備」取得等諸多挑戰後,原型艦依規劃於本月下水。據了解,國造潛艦原型艦的所有關鍵硬體設備,已於上月底完成組裝作業,造艦團隊現正進行外層塗裝工作,目前進度皆正常,將可因應我國政、軍單位安排,如期舉行「原型艦下水暨命名典禮」。雖然潛艦的「下水」僅為象徵儀式,但也代表各項性能已趨於完備,而包括聲納在內的重要設備,將會適度以包材遮蔽。至於潛艦原型艦下水暨命名典禮舉行時間點,據了解,該儀式將於本月最後一週舉行,目前選擇9月28日舉辦的機會最大。潛艦原型艦完成命名後,還需通過數個關卡,首先,將進行泊港測試(HAT),隨後實施出海測試(SAT),驗證下潛、轉彎等各項戰術動作,再交付海軍進行發射魚雷等作戰測評,最後才成軍,正式加入海軍作戰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