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2k wrote:
"台灣的反艦火力少了對付一次大量中、小型船隻的小型反艦飛彈" --> 這個是用沿岸火力射擊來摧毀!! 就是漢光演習的敵船團火力射擊, 也會同時對海施作集束彈與高爆彈, 火箭彈進行攻擊
漢光演習的情境設定是諾曼地登陸的場景,敵方大量登陸艇、兩棲車輛出現在海面上強攻上岸,像突擊隊這種小艇在海面上高速滑來滑去,陸軍那些砲是要怎麼打?
現在講的是另一套,特種部隊搭快艇突擊港管站,再用類以去小琉球玩坐的雙船體快艇,一艘可以搭載幾十人,幾艘衝過來靠港缷下兵力,同時間武直飛過來火力壓制港口守軍,接下來這些兵力向港口外圍戒護,利用海空優勢製造海上安全通道,大船(像下圖那種船)靠港,再利用港口行政下缷重兵器,這種情境漢光演習那套有用嗎?

台灣現在兵源少、錢不夠,可是陸海空各搞各的,然後又喜歡大系統,像陸基雄二,一套要7輛車,只有四枚飛彈,陸劍二,一套3輛車,也是只有4枚。陸基雄二自己還沒有眼睛,要靠指揮中心系統提供目標資料,也沒配備無人機反制設備,7輛車裡少個一兩輛可能整組戰力就廢了,如果指揮中心被打爛了,全軍變瞎子戰力立馬歸零,難怪老美看不下去,叫台灣一定要買魚叉,因為陸射魚叉只需要兩輛車,發射車跟雷達車,3~4個人操作,自己可以就打。
題外話
台灣軍方、政府一直喊沒錢、沒人,可是一門需要十幾個人操作,一分鐘才能射兩發的砲一直用,養一門砲一年需要花多少錢去維護和養人?陸基反艦系統一套要7輛車,一個單位編制需要多少人、一年需要多少錢去維護和養人?這次花大錢增產雄二、雄三,不知道系統有無精進,猜想應該是沒有。
像「硫磺石」這種大小的飛彈,一輛陸劍二發射車可以載十幾枚沒問題,可以用來打船、車、直升機,系統操作所需要的資源少 (載台、人),但是火力強 (彈多),一個港口放個2~3輛,幾十枚「硫磺石」,馬上解決一堆問題,不用反艦、防空、反甲一堆人和武器擠一起,危險又浪費資源。
軍方整天喊沒錢、沒人,卻不從軍事投資上去減少員額和精進強化火力,這是很奇怪的事,嘴巴講的和實際做的完全是兩回事,是怕員額減少官缺變少,影響到升官之路?還是心裡放不開,一定要一堆人在眼前才有fu?「震海艦」堅持小噸位低火力,是怕噸位增加預算有限,船隻減少官缺變少?還是真的小噸位低火力有其不可告人的優點?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