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雄鷙專案】雄三空射型反艦飛彈研製5年拼戰備成IDF戰機制海利器

莊孝爺 wrote:
空射雄三, 先將外形匿蹤化.
脫離戰機後, 啟動初級動力, 以 次音速 朝目標前進, 於接近目標一定距離後再加速至 3馬赫


老俄的3M54 Kalibr「北約:俱樂部飛彈」是類似的產品,先以次音速0.8M巡航,終端啟動大推力火箭引擎達2.9M,只差沒有匿蹤外形而已,射程依次型號同從220~4500公里,重量從1,300 kg~1,780 kg~2,300 kg,對岸的鷹擊18是仿製其設計的產品,可以參考這個設計然後將外形匿蹤化。
天衣神水 wrote:
老俄的3M54 Kalibr「北約:俱樂部飛彈」是類似的產品,先以次音速0.8M巡航,終端啟動大推力火箭引擎達2.9M,只差沒有匿蹤外形而已,射程依次型號同從220~4500公里,重量從1,300 kg~1,780 kg~2,300 kg,對岸的鷹擊18是仿製其設計的產品,可以參考這個設計然後將外形匿蹤化。

台海距離短, 現有的 陸基 海基 及 美製 反艦飛彈都能 以量覆蓋.
目前 F-16 掛載的美製反艦武裝 AGM-84, 無超音速 較易攔截 是個不足之處.

雄三空射超音速反艦彈, 看起來應是台灣 右半邊 ( 北-東-南 ) 海域用.

IDF載台 + 2具275油箱 + 一枚 3000磅級雄三 + 低空 , 離起飛機場粗估只有 350km左右的攻擊範圍.
如果採用末端超音速加速技術, 搭配 高-高-低 彈道 , 則可將 350km 延伸至至少 500km.

再遠, 還要超音速性能, 彈體將會 又長又重, 除非有 重型戰鬥機 掛載 ( 台灣沒有 ), 否則就得發展較龐大的 500~800公里級的 陸基 海基 反艦飛彈. ( 還需先有中遠程海面偵測及鎖定能力 )

F-16 是屬於 輕型 戰鬥機, 更小的 IDF 算 羽量級 ( 比 F-5E 還短 21公分 ).
不要期望過高啊.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所以台灣可以考慮發展類似老美PrSM,500公里級可以打船的戰術彈道飛彈,或者之後爭取買美國貨

2022-01-26 10:56
美軍利用新技術讓運輸機秒變轟炸機,如此大費周章,為對付中國?

圖為正在空投JASSM-ER導彈發射箱的C130

作為全世界軍事實力最為強大的一個國家,美國一直在軍事上做出種種改進,試圖讓自己的軍事實力更進一步,進而繼續維持自己的全球霸權,例如近期美軍就又進行了一次實驗,如果能夠成功,那麼就意味著美國能在一夜之間讓數百架運輸機變身轟炸機?面對美軍這種瘋狂行動,中國必須警惕。
美軍利用新技術讓運輸機秒變轟炸機,如此大費周章,為對付中國?

圖為C130運輸機

目前美軍又在針對運輸機進行一系列的實驗,試圖利用新技術讓運輸機秒變轟炸機,在運輸機上如此大費周章,是為了對付中國嗎?事實上美軍這種行為一方面是為了增強打擊能力對付中國,另一個方面則是為了省錢。

近期美國空軍進行了一次有關運輸機的武器實驗,在實驗中一架美軍C130運輸機在飛行中打開了尾艙門並釋放了一個減速傘,而減速傘又從機艙內拖出了一個方方正正的箱子,但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空投實驗,關鍵就在被投放的這個銀白色大箱子上,這是美軍正在研發中的JASSM-ER導彈發射箱,這種武器裝備對提升美軍空軍作戰實力而言是相當有利的,這種導彈的最大射程能夠超過1000千米,由運輸機空投之後,這個武器發射箱會自動檢測所在高度,達到指定高度後發射內部全部導彈,在搭載這種導彈之後,運輸機能夠從敵軍的防禦範圍之外發動打擊,對於保證機動能力較弱,隱身能力也較弱的運輸機的安全來說非常重要。
美軍利用新技術讓運輸機秒變轟炸機,如此大費周章,為對付中國?

圖為C17運輸機

美軍如此大費周章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通過這種套娃式的方法,運輸機能夠客串轟炸機的作戰任務,實際上在全世界範圍內運輸機客串轟炸機都是很常見的,例如冷戰時期的蘇聯就曾經將伊爾76運輸機作為轟炸機使用,甚至這款飛機的領航員還需要接受轟炸機領航員的相關培訓,在轟炸任務過程中負責對敵轟炸,外美軍在此之前甚至還實驗過用C5運輸機發射空射型民兵彈道導彈,此外在打擊基地組織過程中美軍也曾使用過C130運載重量超過4.5噸的“炸彈之母”炸彈,這些都說明在適當的情況下,利用運輸機更大的貨倉充當彈倉,對敵人進行空襲的方案是完全可行的,而美軍近期實驗的JASSM-ER也是為了提升新時代下運輸機發起空襲時的生存率和打擊效率。

雖然從設計上,運輸機並不能完全替代轟炸機,但通過對一些運輸機進行改進,使其武庫華來對敵人進行打擊事實上是相當經濟實用的,畢竟根據美國的訊息,一架C17運輸機將能最大攜帶32枚導彈對敵人進行打擊,這種導彈掛載能力是遠超美軍目前全部戰略轟炸機的,因此美軍對這項計劃抱有相當大的希望,而這種運輸機的使用模式或許值得中國學習。
美軍利用新技術讓運輸機秒變轟炸機,如此大費周章,為對付中國?

圖為進行空投的C17運輸機

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並不意味著轟炸機可以完全被運輸機所替代,不論炸彈掛載量多大,“兼職”始終是比不過“全職”的,因此美軍仍將繼續保留其戰略轟炸機序列。


台灣 c 130運輸機 + 400KM雄3
會不會比較簡單比較快啦!
小客5509

一點都不簡單更快不起來, 光c130結構延壽都要花錢請洛馬處理, 怎會有讓c130當空射雄三載台想法? 是不用再花一筆NRE費用請洛馬將相關構造強化還有介面調整可掛與發射的調改嗎?

2022-01-26 8:06
F-16有空射型兩種魚叉,加上F-16V70回國,200架F-16V會擔負最遠程的反艦攻擊任務。而130架IDF除了萬劍彈,有了空射雄三就可以幫忙COVER較短距離的反艦任務,並且填補F-16留下的空檔,跟陸基、海基的雄二雄三魚叉,形成3D立體空間多方向的飽和攻擊。

不量產空射型雄二,是因為亞音速的突圍能力已經降低,但可以對付沒有神盾艦護航的船團,空射雄三就用來對付更麻煩的目標,也發揮戰機的高移動性特質。
xiangnansu

你的戰機能起飛就算中國輸一半啦,還在幻想擊沉登陸船團?[^++^]

2022-01-27 4:04
xiangnansu

現實接到的命令是第一時間起飛,然後往東飛去避難。[^++^]

2022-01-27 4:06
天衣神水 wrote:
一樣構型的鷹擊12也是世界第一的倒數


看看這個,第一倒數的位置還是雄三莫屬,雄三也不差只是你太小看鷹擊12了。

鷹擊12不論速度、射程和破壞力都比雄三強了一截。

雄三速度2馬赫左右,鷹擊12速度2.5馬赫末端加速甚至達到3.5馬赫。

關於整體式沖壓發動機技術的說明
xiangnansu wrote:
看看這個,第一倒數的位置還是雄三莫屬,雄三也不差只是你太小看鷹擊12了。
鷹擊12不論速度、射程和破壞力都比雄三強了一截。
雄三速度2馬赫左右,鷹擊12速度2.5馬赫末端加速甚至達到3.5馬赫。
關於整體式沖壓發動機技術的說明


PTT那篇很多錯誤的說法和資料,不懂的人才會用那篇當神主牌,你怎麼不看一下PO文者被慘電的糗狀?該文以X2坐收。

至於鷹擊12跟雄三,基本上就是屬於同一個世代的設計,鷹擊12塊頭大載得燃料多、燃燒室較大,末端油門放大速度加快,雄三塊頭小限制就多,自己去看看liquid fuel ramjet結構原理,就是這樣而已,至於3.5馬赫能多貼海面,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使用整體式沖壓發動機的鷹擊12屁股掛助推


真正採用整體式沖壓發動機的雄三發射畫面
xiangnansu

問題是科科院轉移了衝壓發動機技術20餘年後,還是修改原始設計要慎之又慎,然後繼續使用30年的落後構型啊。[^++^]

2022-01-26 16:19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對岸也是,有差嗎?沒料沒新意 [很混]

2022-01-26 16:22
這個議題的延伸是『當空射(或者潛射)雄三飛彈研發完成後,老美會批准哪一型式的飛彈給台灣』?
小客5509

不談潛射, 空射雄三完成後老美也無現役比空射雄三好些的飛彈可供批准, 至於空射型高超音速飛彈基本上老美不會賣因為自己都得用在自家一線上

2022-01-26 12:22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老美沒有超音速空射反艦飛彈可以賣台灣,只有LRASM、魚叉 (台灣已經有了)、JSM (挪威科技不要想太多),但是有很多科技可以支援中科院開發新玩具。

2022-01-26 12:33
說真的,匿蹤反艦或是對地飛彈才是王道。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莊孝爺 wrote:
台海距離短, 現有的 陸基 海基 及 美製 反艦飛彈都能 以量覆蓋.
目前 F-16 掛載的美製反艦武裝 AGM-84, 無超音速 較易攔截 是個不足之處.

雄三空射超音速反艦彈, 看起來應是台灣 右半邊 ( 北-東-南 ) 海域用.

IDF載台 + 2具275油箱 + 一枚 3000磅級雄三 + 低空 , 離起飛機場粗估只有 350km左右的攻擊範圍.
如果採用末端超音速加速技術, 搭配 高-高-低 彈道 , 則可將 350km 延伸至至少 500km.


再遠, 還要超音速性能, 彈體將會 又長又重, 除非有 重型戰鬥機 掛載 ( 台灣沒有 ), 否則就得發展較龐大的 500~800公里級的 陸基 海基 反艦飛彈. ( 還需先有中遠程海面偵測及鎖定能力 )

F-16 是屬於 輕型 戰鬥機, 更小的 IDF 算 羽量級 ( 比 F-5E 還短 21公分 ).
不要期望過高啊.






【空射雄三2】構得到東沙 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納加油機助F-16V掌空優
毅傳媒
更新於 2021年11月04日12:08 • 發布於 2021年11月04日11:38

文字撰稿:蕭介雲
美術設計:美術組
圖片來源:軍聞社

據傳「空射型雄三飛彈」似將自明年起進入建案量產階段,前空軍副司令、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張延廷分析稱,以經國號戰機(IDF)於空中發射更具壓制性,但須掌握絕對空優、預警機管制,與支援F-16V的空中加油機、目標獲得等配套措施。台灣提升超音速反艦飛彈能量急迫性大增,張延廷強調,空射型雄三飛彈可以搭載於IDF上,於25000英呎高空發射後,以「位能換動能」,延伸對共艦的打擊距離。

「空射型具機動性高、射程遠等優勢,比陸基型、海基型還更理想。」張延廷稱,雄三飛彈至目標區後可以主動尋標,相當精準。

依據公開資料,IDF戰機作戰半徑約500公里,張延廷稱,雄三飛彈重量較重,掛載後應無法再加掛副油箱,可能會減至約250公里,加上飛彈射程,可以構得到東沙和東部外海約450公里,但因載重會降低靈活性,協助掌握空優的F-16V,就須要引進空中加油機增加滯空與作戰時間。「空射型雄三飛彈如量產,未來戰力運用要拉大從戰場場景設計角度來看。」張延廷稱,從空中加油機助力F-16V,E-2K空中預警機鏈結IDF,IDF鏈結空射雄三,一直到目標獲得,相關配套都要完整思考和強化

此外,解放軍艦艇數量從2000年的110艘,迄今已有370艘,除075型兩棲攻擊艦已經成軍,上海造船廠正建造第三艘航空母艦,未來可對台灣形成東西合圍態勢。

在共軍艦艇數量龐大下,張延廷進一步建議,如果空射型雄三只是5到20枚的小批量量產,可說作戰價值不大,因此有必要先克服生產能量、關鍵零組件供應、強化後備補給等問題。國軍在因應方面,在今年「漢光37號」演習兵棋推演,已經首度納入遼寧號、山東號雙航母,設定多項反制作戰想定;據側面了解,中共航母如在台灣東部外海距離過遠,亦不排除與友軍共同圍擊。
莊孝爺

加油機要先租或購, 平時就需常練習. IDF 拋投 空雄三 後, 需立即返航. 以取得最大航程.

2022-01-27 22:37
F-5E 空中加油



2010 年 6 月 9 日:加油探頭可伸縮地從特製的右側前保形油箱伸縮。 右後部分和完整的左側保形油箱無需更改。 機械驅動的探頭迅速將噴嘴延伸到前飛行員眼睛位置前方的完全延伸位置。





https://www.codeonemagazine.com/article.html?item_id=56

保形空氣加油罐系統
由Eric Hehs 於 2010 年 10 月 19 日發布

F-16 的持續發展在 2009 年秋季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當時一架戰隼首次通過探頭和錐套加油系統進行空中加油。雖然所有生產的 F-16 都配備了專為配備飛臂的加油機加油而設計的容器,但 CARTS 是 Conformal Aerial Refueling Tank System 的縮寫,它允許 F-16 從更流行的探頭和錐套系統進行空中加油.

F-16 上的探頭和錐套加油已經研究了很多年。之前在 F-16 上安裝該能力的一些努力是 1991 年沙漠風暴行動的結果,當時許多美國空軍配備 KC-135 吊桿的加油機改裝了探頭和錐套加油系統,以支持飛機加油探頭。然後問題就變成了改裝後的加油機只能支持配備加油探頭的飛機,而不能支持配備容器的飛機。KC-10 加油機一直有能力在一次任務中同時支持探頭和錐套和吊桿加油系統。

在這些早期研究中,F-16 計劃調查了十四種不同類型的加油探測器。設計選擇基於探頭類型(固定式、旋轉式、伸縮式)、安裝位置(機翼上、機翼下、邊條、機身、外部油箱)和探頭形狀(直式、小型狗腿式、大型狗腿式)。兩種設計在 F-16 上進行了飛行測試:一個安裝在機翼頂部的直探頭和一個安裝在外部、翼下、油箱上的大型狗腿式探頭。2000 年代初期的飛行測試僅限於飛行質量和與各種加油機的干式連接。沒有一個連接涉及將燃料從加油機實際轉移到 F-16。

最有可能將 CARTS 納入其 F-16 機隊的空軍是那些操作探頭和錐體加油機並且配備 F-16 以攜帶保形油箱的空軍。然而,隨著印度空軍中型多用途戰鬥機 (MMRCA) 競爭的出現,該能力最近獲得了額外的推動力。

“MMRCA 的所有競爭者都必須展示飛行中的探頭和錐套加油能力,”ADP 的項目經理兼 CARTS 工程師 Don Thompson 解釋說,他正在領導當前的設計工作。“因此,我們採用了之前研究過的所有各種概念,並選擇了最可行的一個。然後,我們在不到 18 個月的時間內設計、建造、測試和演示了該系統。”

怎麼運行的
最可行的候選者是基於對最新版本 F-16 上的保形油箱系統的修改。CARTS 使用直探頭,可從右側保形油箱的前部伸縮式延伸和縮回。選擇右側是為了避免與安裝在飛機左側的內炮相關的工程問題。機械驅動的探頭迅速將探頭的噴嘴移動到其完全伸展的位置,正好在飛行員眼睛的前面。探頭尖端位置提供錐套籃和機身之間的適當間隙。

進入的燃料不會直接進入保形油箱內的油箱。相反,燃油直接流向 F-16 加油歧管。這種方法優化了流速和壓力。從本質上講,飛機不知道它是通過探頭和錐套系統加油還是通過飛行吊桿加油。在加油過程中,F-16 數字飛行控制律自動調整,為飛行員提供最佳的空中加油飛行控制響應。

用於 2009 年飛行演示的系統需要新的保形油箱結構設計,並對用於測試的 Block 60 F-16 進行少量修改。“我們用一個包含伸縮探頭的新油箱替換了保形油箱右段的前部,”湯普森說。“新坦克的外模線與現有坦克的外模線相匹配,避免影響飛機的氣動性能。”

這架飛機需要一個額外的加油口和一個用於燃料歧管的控制閥,以及一些電氣改裝和駕駛艙內的控制面板。


該項目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資助了該項目,該項目涵蓋了兩個 CARTS 坦克和三個飛機改裝套件的設計、採購、建造、組裝、測試和演示。用於演示的 F-16 管道系統、外部照明和駕駛艙控制的修改是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進行的。

“我們需要 Block 60 飛機的測試飛機版本,”湯普森說。“美國的 Block 60 測試飛機與航空電子設備改裝和集成相關,以支持 MMRCA 現場試驗,我們需要一架專用飛機用於現場試驗演示的 CARTS 部分。我們在阿聯酋對這架飛機進行了改裝,因為它比將另一架 Block 60 F-16 帶入美國進行改裝然後在前往印度的途中將其送回阿聯酋進行現場試驗更容易、更快捷。”

在飛行測試和 MMRCA 演示期間,配備 CARTS 的 F-16 成功地從改進的 DC-10 和印度空軍 Ilyushin Il-78 加油機獲得燃料,並進行了大約 40 次空中加油接觸。經測試,速度包線在 250 至 300 節的範圍內。飛行員以不超過 10 節的關閉速度將探頭從正下方飛入錐套的加油籃。

生產版
CARTS 的演示版本正在進一步完善以進行生產。“我們正在通過移動油箱艙壁和設計一些新的艙壁來修改保形油箱的結構,”湯普森解釋說。“探頭/儲罐接口需要額外的強度。我們還在生產設計中增加了一些雷擊防護措施。” 量產版將採用電動而非液壓驅動,以簡化設計並消除對液壓系統的額外需求。量產版還將與夜視鏡兼容。

生產設計預計將於 2011 年底完成,並於 2015 年投入使用。

整體設計和開發工作是來自四個國家的四家公司之間的合作: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整體系統工程、集成、飛機改裝和項目領導;印度 Hindustan Aeronautics Limited 負責 CARTS 油箱設計和探頭集成;英國 Cobham Mission Systems 負責伸縮式燃料探頭的設計和集成;以色列的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有限公司負責與坦克設計相關的技術諮詢。
莊孝爺

IDF 適形油箱, 空軍不要.....或許由 275外掛油箱改良, 加裝受油管. 不動到 IDF本體.

2022-01-27 22:57
xiangnansu

120公里的空射對艦導彈?你他喵的是不是在逗大家笑啊?[^++^]

2022-01-28 8:15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