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海天劍II到底是點防空還是區域防空?

Charlie2020 wrote:
要學飛機與飛彈浮力計算,自己花錢去學,沒空教你!

不學無術的軍盲!

平板翼型的昇力

知道對空飛彈主彈翼是固定不動的嗎
還想用迎角製造昇力?
我想在這篇文解釋以後,大家就知道,即使海劍二這種防空飛彈要打高空敵機也根本不是問題,海軍開始將海劍二飛彈陸續裝備到台灣的各型軍艦上,這些軍艦就可以具備相當程度的防空能力,當然海劍二也並非是無敵神劍,依舊有它的防衛範圍限制,原則上半徑25公里內,老共的戰機很難靠近的,50-60公里半徑,低於14000公尺以下的戰機依舊面臨相當大的危險。對於任何無人機或是低速飛機,60-70公里外,我們的飛彈應該都有足夠的動能與速度將其獵殺,受限於雷達的導引距離。
Panchrotal wrote:
知道對空飛彈主彈翼是(恕刪)


重點在2分25秒以後,但是建議你看完本片,飛彈轉彎還有向量推力這種東西,並非只能靠穩定翼
stever2018 wrote:
重點在2分25秒以後,但是建議你看完本片,飛彈轉彎還有向量推力這種東西,並非只能靠穩定翼

和轉向有屁關係?
是談查理說彈翼可以靠迎角製造昇力
stever2018

"知道對空飛彈主彈翼是固定不動的嗎"你說的......或者請解釋一下你所謂不動的定義,類似f14才能稱之為會動?

2021-12-21 20:09
Panchrotal

主彈翼和轉向舵會分吧?不要看到彈翼就嗨了!

2021-12-21 20:44
Panchrotal wrote:
知道對空飛彈主彈翼是固定不動的嗎
還想用迎角製造昇力?


! 外行嘛! 自己再繼續猜嗎? 問題都問錯,要挑戰別人也必須要問對問題! 白啊!

我們繼續看你鬧笑話!
天衣神水

有人不懂 compression lift,就不要為難人家了 [偷笑]

2021-12-21 21:36
Panchrotal

捏造證據的也來摻一腳[茶]

2021-12-22 13:57
AAM在設計時受到的限制很多,體積、重量、氣動的限制都比SAM來得多,通常直接拿AAM改為SAM時的性價比都偏低,多半一段時間後會從改良發動機著手,

例如:
AIM-7 -> RIM-7 -> ESSM blk1 -> ESSM blk2



又例如:
AIM-120 -> SLAMRAAM -> SLAMRAAM-ER (用了ESSM的發動機)



海劍二、陸劍二未來的路就在那裏,現在的「海劍二」還只是在過渡期,期待未來能朝更精進的方向發展,而不只是到此為止,本人又要再說一次,這一層級的SAM美國沒有貨可以賣給台灣,其他國家就別想了,台灣一定要自己來搞才行。
天衣神水 wrote:
海劍二、陸劍二未來的路就在那裏,現在的「海劍二」還只是在過渡期,期待未來能朝更精進的方向發展,而不只是到此為止,本人又要再說一次,這一層級的SAM美國沒有貨可以賣給台灣,其他國家就別想了,台灣一定要自己來搞才行。


這樣反而更好! 現在這枚天劍二已經變成三軍通用飛彈,下一個海劍羚也算是一個海陸通用的飛彈,除非IDF下一代會是自己設計的飛機,否則也很難有錢弄下一枚飛彈。

海弓三服役後就直接跳到200公里6-7倍音速的飛彈,如果只看它的對戰機的能力,6倍音速即使沒有火箭持續加速,敵機就算能轉兩個彎,照樣難逃被高速命中。以陸軍與海軍而言,這樣的海劍二性能已經夠用來防禦反艦飛彈與無人機了。至於飛的老遠的戰鬥機還是要靠天弓三!

海軍如果嫌海劍二距離不足,小船又沒有天弓三的保護,要更長距離的防空飛彈,大概才需要另外設計一枚接近ESSM block2,具備兩段式燃燒的火箭引擎,應該就可以滿足這個長距離需求了。彈徑順便加到250mm。
天衣神水 wrote:
有人不懂 compression lift,就不要為難人家了

坐等講解對空飛彈如何產生compression lift
Panchrotal wrote:
坐等講解對空飛彈如何產生compression lift


這裡是討論區,不是小學堂,別人沒有義務教你!
Charlie2020 wrote:
應該就可以滿足這個長距離需求了。彈徑順便加到250mm。


彈徑加到250mm除了發動機強化以外,還可以增加尋標器的孔徑,提高鎖定目標和ECCM的能力,一舉三得。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