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這艘震海艦該如何收尾?

天衣神水 wrote:
國軍整體防衛構想(O...(恕刪)

高層在想名目 創造財富啊
大船或許造個四艘就好,滿足各方要求。
有人升官,有人發財,有大船有面子。
假設妥善率50%,開戰後南北各有一艘執行區域防空。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台灣至少需要三艘直通甲板類似西班牙Juan Carlos 
有跳板給短場起降戰鬥機 可以當直母 也有後船塢
3-4艘8k-萬噸左右的防空主力艦
三艘奶媽
6-8艘6k噸反潛多功能艦
你們的掃雷艦造好了嗎?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
kyamato wrote:
又來貼這種超過20年(恕刪)











哥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中船的建立 其本身是一種錯誤的決策 因前提是假定蘇伊世運河暫不開放

故政策有很大的投機成分 因為台灣人只想賺快錢 台灣中船雖然規模龐大,但生不逢時,

因錯誤判斷世界形勢,造成連年巨額虧損。1975年6月5日,

蘇伊士運河在停航八年後恢復通航,並擴建航道,可使25萬噸級貨輪通過。

這一出人意料的事件,瞬間摧毀了全球超大噸位油輪市場。

只要蘇伊士運河通航,就沒有哪個船東願意購買巨無霸級油輪,去繞道好望角航線。

而此時高雄造船廠才剛剛建造了兩艘巨型油輪,遠遠未收回成本。

那個耗資巨大的世界第二大船塢,直至上世紀末,才把拖欠的巨額建設債務填平。

撲朔迷離的中東局勢,就這樣讓台灣人栽了進去,

幾十年也沒能爬起來。此後中船隻能靠接些中小型船舶和軍船訂單維持生計,直至近幾年才逐漸恢復元氣。

=====================================================================

台船只是日韓零件的海外組裝廠,因為造船業不景氣 流失了近七成的設計與建造能力

更慘的是造船人才的斷層

連造船人才都培養不了 能搞啥國艦國造?
變成2000千噸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