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vesinging wrote:
請問A10用機砲攻擊時,還是像二戰一樣用人眼對著準星瞄準嗎?
英國人表示....對....恩...可能對,他們可能有看...大概...
Mike H wrote:
A-10 HUD 瞄(恕刪)
這問題讓我昨天也好奇查了一下資料,因為:
(1)A-10A據我所知並沒有雷達或雷射主動測距功能
(2)GAU-8基本上是被調整在30度俯衝1220m這距離上開火的,教範上不會推薦用這以外的條件射擊.
但是看了一下圖片A-10的機砲光環還是有常見的第二圈距離倒數
那問題來了,A-10既沒有測距功能是怎樣知道當下距離的?
我資料還沒詳細爬,但猜是利用雷達高度計.
因為AG模式下目標只會在地面,假設目標區是平地,只要知道自己的高度與俯角,就能三角函數算出射擊線的距離.
若是AA模式(A-10射控是有對空模式的)可能就真的只能顯示固定距離的準星位置.

Mike H wrote:
以現代科技 是可做到全自動射擊
這功能我記得只有兩條科技線:
一種是俄式在雷達射控下自動機砲模式
壓住扳機操縱飛機追蹤目標,只要準星有重合上目標就會自動點放射擊.
另一種瑞典獅鷲獨門的自動格鬥:
在雷達射控下啟用自動機砲模式時,只要壓住扳機飛控就會接手飛機控制進入射擊火線並自動開火,歐盟同行當初看到這功能都傻眼了.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那問題來了,A-10既沒有測距功能是怎樣知道當下距離的?
我資料還沒詳細爬,但猜是利用雷達高度計.
因為AG模式下目標只會在地面,假設目標區是平地,只要知道自己的高度與俯角,就能三角函數算出射擊線的距離.
看來您說的沒錯
但只要在數位地圖範圍內 不須假設目標區是平地
可用目前位置計算出更加精準的砲彈落點
以下引用自 A-10C 飛行手冊
GUNS MODE.
The GUNS Mode is primarily an air-to-ground gun mode that
uses the EGI, CADC, radar altimeter, SAS, and HUD systems to
compute and display the appropriate CCIP gun solution. An option
for PAC is also provided. When the gun trigger is depressed
to the second detent, the positions of the bullet impacts on the
ground (BATA) are generated by the simulated bullet function,
and are displayed at the computed time of ground impact on the
HUD. The CCIP Gun Reticle, TDC, TDC Numeric, Relative
Bearing Numeric (RBN), and BATA symbology are displayed in
addition to the navigation displays. The GUNS Mode provides
a depressible pipper for use in bore sighting Maverick missiles.
ASRAAM wrote:
A-10的機砲光環還是有常見的第二圈距離倒數 那問題來了,A-10既沒有測距功能是怎樣知道當下距離的? 我資料還沒詳細爬,但猜是利用雷達高度計. 因為AG模式下目標只會在地面,假設目標區是平地,只要知道自己的高度與俯角,就能三角函數算出射擊線的距離....(恕刪)
抬頭顯示器CCIP (Constantly Computed Impact Point)計算顯示的關鍵資訊之一為飛機與目標之間的斜距(slant range),即飛機與目標的直線距離,也就是環形標線內圈變化的數值。

斜距藉由目標與飛機的位置、相對高度、水平距離等參數反算,而這些參數可從飛機的各類感測器取得,故CCIP並不需要雷達或測距儀即可進行計算。
但使用雷達或測距儀即可取得精確的斜距、使用數位地形高程資料(digital terrain elevation data, DTED)即可取得精確的座標與高程。這些都是進階版。
基於簡易堅固的設計理念,A-10的航電系統乏善可陳,諸如慣性導航系統與雷達高度計等基本航電設備皆在服役過程中逐步增加擴充。1978年起於座艙右舷下方攜掛AN/AAS-35(V) Pave Penny雷射追蹤器(laser spot tracker)莢囊,用以被動追蹤友軍標定之雷射光束以投擲雷射導引武器;本身無雷射標定功能,亦無測距功能。此莢囊與掛架在一〇年代初葉已逐步淘汰拆卸。

廿一世紀初葉升級使用的翼掛式AN/AAQ-28(V) Litening ER及AN/AAQ-33 Sniper XR/ATP雷射標定莢艙除被動追蹤、主動標定外,亦有測距功能。
ASRAAM wrote:
若是AA模式(A-10射控是有對空模式的)可能就真的只能顯示固定距離的準星位置....(恕刪)
A-10A空對空模式僅有固定準星。
航電系統大幅提升的A-10C空對空模式會呈現機砲指向及預測落點,並有六段雙邊收斂線組成之漏斗狀標線(funnel cue),將目標機兩翼端套合於線段兩邊以判定距離。線段由頂至底代表與目標機距離由近至遠,線段交界處代表特定距離,通常設定為500呎、750呎、1000呎、1250呎、1500呎、2000呎、3000呎。線段兩邊寬度取決於設定的目標機翼展。

這些都是上世紀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科技,只需各類感測器取得的參數即能進行計算,不需要雷達。但使用雷達就可取得與目標機之間精確的距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