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塔江軍艦交艦典禮今舉行

西門町成哥 wrote:
殲-16還掛載了2枚反艦導彈。分析認為,從外形來看,它們應該是鷹擊-83反艦導彈的空射型。一般推測,它們的射程超過200公里。相對於艦用和岸基................(恕刪)


你這篇幻想文漏洞不少,漏洞在哪裡本人也不想多說,自己去找。

只是在告訴閣下,多一點數量的話還有點看頭,只有1~2枚鷹擊-83以現在的科技來說,要攔下來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除非指揮官犯下大錯。

看吧,只有8公里射程的紅旗10就可以把鷹擊-83打到趴下,這是解放軍證實的事,30公里的海劍二當然更有競爭力。


萊七逃

海軍首艘沱江級艦「塔江艦」今天交艦,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塔江艦兼具強大打擊火力及高機動性,配備海劍二防空飛彈,是首艘具區域防空火力小型艦,更是遂行「防衛固守,重層嚇阻」關鍵戰力。

2021-08-07 6:16
eclair_lave

誰告訴你塔江何時提過要上海弓三了?一直講不出來哪艘幾百t 的船是裝長程防空彈得(因為根本沒有這種船)還敢在那鬼打牆扯東扯西

2021-08-07 6:57
參考參考
影片說的不代表本人立場
eclair_lave

不代表本人立場還引用個鬼?前面不是才說匪報怎麼寫 不關你的事,這時候又能當參考?自打嘴不疼??

2021-08-07 7:03
你說的對

圖16耶

2021-08-07 9:42
西門町成哥 wrote:
參考參考
影片說的不...(恕刪)



海劍二就是要來打導彈的, 近迫武器, 平均只有10秒鐘時間可以打擊目標只要超過兩枚反艦導彈海劍二防禦能力就大損, 如果是三枚反艦導彈飽和攻擊, 海劍二絕對攔不住,必死無疑, 這種飛彈實在太廢了(恕刪)



連基本概念都沒有還敢落落長扯一堆

誰告訴你只要超過兩枚就攔不住?

靠照明雷達全程照明得半主動彈才有一顆照明雷達可能只能帶2發飛彈就通道滿載的問題

全主動彈得防空彈只要有分時照明導引即可,對照明雷達得依賴低,同時間能導控的上限數量高得多

更別說除了海蜂眼可以追瞄,艦橋上的STIR雷達也具備導引防空飛彈的能力,兩者得導控通道上限不會是只有2發
西門町成哥 wrote:
奇怪沒有人知道解放軍...(恕刪)

你是說那1950年就有的轟六要帶鷹擊來攻擊塔江級?他們有那麽笨嗎?
偉士比級護衛艦

和沱江艦噸位速度相近
但是艦身設計更為匿蹤
還有配備聲納及反潛魚雷, 深水炸彈

雷達更強大, 中科院的蜂眼在國際上應該沒有市場
★Sea Giraffe ABM(AN/SPS-77)3D對空/平面搜索多波束被動相位陣列雷達
單面旋轉天線,C波段,對空距離180km,最大監視高度20000m,可跟蹤200個空中目標和400個地面目標。
製造商:瑞典易利信Ericsson,後併入SAAB

瑞典YS-2000偉士比級巡邏艦
澳洲坎陪拉級兩棲突擊艦
泰國DW-3000H型護衛艦
美國LCS獨立級濱海戰鬥艦

中科院製
MPQ-78雷達系統包括,搜索雷達,有效距離30km可同時追蹤20個目標,距離精度±30m,方位精度±5mil。
MPQ-78雷達
萊七逃

中文維基資訊多久沒更新你撿到寶? 塔江CS/MPQ-90蜂眼X波段旋轉相位陣列雷達 ,陸基版搜索距離就超過60公里,海基只有30公里怎麼看到敵方 用點腦好嗎?毛毛軍盲。[拇指向下]

2021-08-07 10:25
Ace Aceman

偉士比級? 先到艦上找出一枚防空彈再來說吧

2021-08-07 11:21
gprs19 wrote:
偉士比級護衛艦

和沱江艦噸位速度相近
但是艦身設計更為匿蹤
還有配備聲納及反潛魚雷, 深水炸彈

雷達更強大, 中科院的蜂眼在國際上應該沒有市場
★Sea Giraffe ABM(AN/SPS-77)3D對空/平面搜索多波束被動相位陣列雷達
單面旋轉天線,C波段,對空距離180km,最大監視高度20000m,可跟蹤200個空中目標和400個地面目標。
製造商:瑞典易利信Ericsson,後併入SAAB

瑞典YS-2000偉士比級巡邏艦
澳洲坎陪拉級兩棲突擊艦
泰國DW-3000H型護衛艦
美國LCS獨立級濱海戰鬥艦

中科院製
MPQ-78雷達系統包括,搜索雷達,有效距離30km,可同時追蹤20個目標,距離精度±30m,方位精度±5mil。
MPQ-78雷達


蜂眼跟海蜂眼尺寸就不一樣了還把蜂眼規格照搬?

偉士比級也是只講最大對空搜索距離,忽視不敢講它轉對海跟進入追瞄時大幅降低有效距得問題,你敢不敢po看看它進入目標標示時剩多少有效km而已??

更不用說偉士比級是反潛為主,要用反艦彈模組時還得把船腹的反潛載具先踢出艦外才能裝,可上防空彈的第二批加長型後來也沒實現建造,即使是第一批得MLU也才剛展開評估,就算未來會上防空彈也是過去評估過的短程防空模組而已,莫名其妙拿來鬼扯參一腳
eclair_lave wrote:
蜂眼跟海蜂眼尺寸就不(恕刪)


海蜂眼看起來還是蜂眼雷達延伸放大的技術...

不知道未來塔江艦有沒有改裝AESA 海鷹眼的可能...

話說, 當年沱江艦最初的規格方向反而更像 Visby, 沒有防空能力, 但有反艦跟反潛.

還好後面改良成塔江的時候功能設定更合理, 除了加大艦體以外,

也把不知道在高速艦艇上有何作用, 又重的反潛系統整個拿掉...
eclair_lave

主要Model 980能輕易裝備在中小型艦艇上(它已是商規輕量化後的產物,較早期同等偵測能力的拖曳聲納無法裝備於小型艦上),海軍可能原本有想擴大水下探測能力的艦艇數量

2021-08-07 12:28
eclair_lave

但陀江高速航行使用時會艦體顫震,加上測試後浮力餘裕等問題就把量產艦上砍了這裝備,專心對艦功能也算是可以接受啦..

2021-08-07 12:32
西門町成哥 wrote:
海劍二就是要來打導彈的, 近迫武器, 平均只有10秒鐘時間可以打擊目標只要超過兩枚反艦導彈海劍二防禦能力就大損, 如果是三枚反艦導彈飽和攻擊, 海劍二絕對攔不住,必死無疑, 這種飛彈實在太廢了


「海劍二」是終端主動照明,是由戰鬥系統決定接戰數量,陸基的「蜂眼雷達」同時可以控制至少9個火力單元,如果是飛彈的話,那就是同時至少控制9枚飛彈,「塔江艦」上經過中科院升級後的「海蜂眼」和「迅聯系統」勢必同時間可控制更多的飛彈和火力單元,三枚就想要飽和攻擊,數量上可能不太夠哦。

從你的回文記錄看來,你應該新聞版的政治咖,對軍武沒什麼概念,來軍版前多先充實一下再來,老是被打臉也不太好。
西門町成哥

靠腰累~我要怎麼回文 還要你來管制喔, 你以為你是三小你是共產黨嗎?

2021-08-08 4:20
stever2018

提醒腦子要多用不能只裝水,發文前至少查下wiki,幾百噸的小船能夠裝反艦飛彈+魚雷+水雷+聲納+防空飛彈+中程雷達這也太神奇

2021-08-08 7:06
Ace Aceman wrote:
不知道未來塔江艦有沒有改裝AESA 海鷹眼的可能


「海鷹眼」應該是用來換掉成功級上面那個蒼蠅拍比較合適,像土耳其就升級了。

天衣神水 wrote:
「海鷹眼」應該是用來(恕刪)


海鷹眼用高增益天線 雷達上方高角度能見不足

雖然固定式主動式相列雷達還未定案,但依照中科院在2020年11月「新新季刊」內容,中
科院研製的「海鷹眼」主動相列雷達(AESA),利用內部天線耦合的方式進行自我測試與
校正,採用水冷式散熱,散熱冷板有進/出水管路,T/R模組與散熱冷板間也加入散熱貼片
。使用功率1.2KW、由氮化鎵(GaN)半導體制作的低雜訊放大器(LNA)固態功率模組,
射頻總輸出61dBm,具有數位補償、帶通濾波器等後端處理,此時已生產20套模組進行驗
證。與2019年8月世貿國防展中,中科院展出了「海用旋轉式相列雷達」(即是「海鷹眼
」雷達),是同為六角體的單面旋轉主動相列雷達。

但知情人士指出,「海鷹眼」主動相列雷達內部設計還是沿用過去被動式PESA雷達常見的
設計,但「新新季刊」內容並沒有提到最重要的效能損耗,這些損耗來自於數位相移器/
衰減器部分,以及相移器/衰減器前的信號分配網,以及旋轉波導(rotary waveguide)。
此處是系統能量運用最大的地方,主要的海鷹眼雷達效能都在這個地方損失掉。

另外,為了解決功率不足問題,而使用高增益天線(八木天線),雖然可以彌補效能損失
,增加遠方測距,但有一個風險是落在來襲的飛彈或彈道導彈末端攔截,雷達上方高角度
的能見度不足。這可能會是潛在的缺失,也就是為了彌補效能損失,使用高增益天線縮小
了視角,而延伸出的新問題。這些技術上的問題,則有待海軍審核小組在初期測評上,必
須注意是否有符合作戰的需求。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