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美海軍退役7艘飛彈巡洋艦 台灣收不收 ?

其實聽過一種說法 ~

就是當初會購入紀德艦就是為了培蓄以後接收提康德羅加艦的操作能量(包含港務設施)
應該問美國給不給,先確定
ura0414 wrote:
應該問美國給不給,先確定


美國給不給台灣
都是評估對面的岸的戰力決定
台灣也一樣會跟美國要也是內部評估對岸的戰力差多少

台灣當年跟美國要基隆級也是因為對岸的海軍戰力增長
台灣需要可以對抗的能力,所以提出需求
美方評估給基隆級就夠了.....所以才買回來

現在這幾艘
就看是台灣要不要或美國推不推
美國推就表示美國評估對岸的海軍戰力又更好了
如果連美國都不主動 要台灣買....那就是....等水退
美國除役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CG-52以後,1986開始服役,每艘造價10億美元
美國除役伯克級驅逐艦flight 1/1A,1991開始服役,每艘造價18.4億美元
美國星座級巡防艦,每艘造價預估12億美元

三案預算差異極大,提康德羅加除役艦預計2億美元,伯克級除役艦預計3億美元,但如果跟團星座級全新艦,12億美元跑不掉,就會對震海艦產生強烈的預算排擠,以四艘計算,分別是8億美元(224億台幣)、12億美元(336億台幣)、48億美元(1344億)。堤康最快2025可以服役,伯克級2027以後,星座級更要延後到2030,等美軍完成測試與服役調整,才有可能進行外銷。

如果台灣要自製新一代主力艦,則要等震海艦完成後,才有可能,看來也是2030以後的事了。如果基隆級繼續服役到2030以後,主要擔憂是戰力降低,消失性商源會越來越多。堤康的缺點也是如此,加上艦體太老太大、裝備太舊、SPY-1B即將替換,會成為孤兒裝備。相比之下,伯克級flight 1/1A算是價格跟性能的最平衡選項,服役時間也剛好,SPY-1D仍有多國使用,美軍數量也多。如果採購星座級,價格最貴,雷達裝備必須另外選擇並且修改設計,但服役期可達30年以上,相應來說短期內必然要減少一級艦數量,以更便宜的二級艦填補巡邏任務。

以海軍預算來看,2030年以前有IDS自製潛艦原型艦493.6億,2023的5艘塔江級預估269億,後續還有5艘,康定級6艘升級400億,震海原型艦的245億,算一算也要2025之後才會有新的規劃空間。2025以後如果優先接手4艘美國除役的提康或伯克級,預算約是200~350億,等於康定級升級的價格。塔江級後5艘如果立即執行,海軍也就只剩震海原型艦250億左右的額度。

因為震海艦主要目的是取代一級艦,康定級有升級暫不列入,濟陽級太老舊,可能會提早除役,所以剩下的優先目標就是取代10艘成功級。如果2030年前震海艦無法量產,目前海軍手上最可能的替補方案,就是以5~11艘錦江級,在塔江級成軍後,調整裝備來應付戰備需求。如果不購入二手堤康或伯克級,而選擇跟團星座級(1344億台幣)的話,更多震海艦預算會被挪動(約等於5艘的預算),就必須以造價150億的二級艦+升級成功級,來撐過2040前的海軍艦隊數量,等星座級成軍後,再進行震海艦的生產,同時替換成功級與康定級。

所以選擇除役的堤康或伯克,大概可以省下4艘震海艦的預算(1000億台幣),如果更省一些,選擇以二級艦取代,可以造6艘輕型巡防艦(900億台幣),2030後再以6艘震海艦(1473億台幣)取代成功級,到2040建造第二批6艘取代康定級。
老美自己應該也有評估那幾艘給台灣最划算,版上的兩毛們要樂觀面對,真的是垃圾就不要擋呀!?
這些的內容比較豐富,不是美國給一定要收,預算有限,又不是吃到飽無上限,現在比較先要確定美國確要賣嗎?沒要賣這邊是談心酸的嗎blockquote>Bobchen7 wrote:
美國除役提康德羅加級...(恕刪)</,blockquote>
66JOE

沒錯!美國也沒說要賣啊

2021-07-17 10:56
旋風 wrote:
你以為拔掉台灣會買嗎...(恕刪)
等著我們買?應該是等美國賣吧?
人民幣 wrote:
我同梯接拉法葉時 跟...(恕刪)
拉法葉是跟法國買空殼艦,上面的武備就是老陽上面的武器拆過去拉法葉級,拜託一下!
軍盲不要搞笑的如此!
你的同梯?
你也是海軍?
丟海軍的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