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顛覆歷史 甲午海戰慘敗是因為中國輕敵日本

kikiki13579 wrote:
日本一直很怕中國侵略 日本急於建立強大海軍的原因居然是被中國羞辱!!


錯!

日本本來是鎖國的,記得是「黑船事件」才逼他們開國的!要說羞辱,這個不是羞辱得更厲害!哪一國啊!哪一種人啊!
天衣神水 wrote:
甲午海戰中,日本有一項很重要的不對稱武器,就是下瀨火藥,也就是黃色炸藥,相對於北洋艦隊使用的黑藥+煤渣的彈藥,黃色炸藥的威力不是做鞭炮煙火用的黑色火藥能比擬的。
日本艦隊雖然防護力遠遠不足北洋艦隊,因為黃色炸藥的關係,火力這項卻大佔優勢,北洋海軍的船艦一被打中就強烈爆炸起火,開戰短短幾小時內沈沒多艘,相反的,日本船艦被打中卻只有小小的轟一下,旗艦「松島」被打到體無完膚也不沈。在雙方總噸位、火砲數量差異不大的情況下,火砲的代差決定了這場戰事的勝負。
細節請參考以下連結
軍事迷的盲區 黃色炸藥本非梯恩梯(TNT) ?

日本帝國海軍三等技手下瀨雅允(1860-1911)在1888年三月研製成功的下瀨火藥為高純度苦味酸(picric acid),並未添加鈍化劑,故與1887年法國制式採用混合苦味酸與火棉(guncotton)的Mélinite相比爆炸效能較高,但也伴隨高度不安定及易腐蝕彈體的重大缺點。

雖然下瀨火藥在1893年一月就經日本帝國海軍指定為魚雷及12 cm口徑以下砲彈的制式炸藥,但實用化過程才剛開始進行。包括苦味酸量產、戰術制定及高敏引信研發、彈體防酸蝕技術、砲彈貯放使用教範等皆經歷長時間研擬開發落實,直到1900年初才實際部署。

因此下瀨火藥在1894-1895年間第一次中日戰爭還未及上陣,直到1904-1905年間日俄戰爭才大放異彩,咸認為日本帝國海軍在1904年8月10日黃海海戰以及1905年5月27日日本海海戰擊敗帝俄海軍的一大功臣。
YC_Jiang wrote:
其實跟大清帝國問題一樣 內部貪腐 人事傾軋 又欠缺帶頭的戰術指導
能打嗎?


他們有堆屍的本錢但我們沒有⋯

是說他們連中印邊境死了幾個,
一開始都不敢講。
反正就是韭菜,
說沒死人也是一堆人信了。

我們這邊少了一個人全國都會知道。
宣傳的時候很不利。
LIKE-SEIKO wrote:
那以後 老共打輸美(恕刪)


中國啥時變美國了??
redshoulder wrote:
日本帝國海軍三等技手(恕刪)


這種查日本資料就知道的東西 中國卻還一直有人拿來當戰敗理由 實在很奇怪
中國一直隱匿長崎事件 大概就是怕人民知道原來中國被打不是因為日本侵略 是因為中國自己太鴨霸
欺日本太甚 日本是迫不得已還手而已 其實所謂的西方侵略中國也大多是如此 本質都是自己夜郎自大
自己找打而已
kikiki13579 wrote:
其實所謂的西方侵略中國也大多是如此 本質都是自己夜郎自大
自己找打而已

有人幫殖民主義漂白?
19世紀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都哪來的?
Panchrotal wrote:
有人幫殖民主義漂白?
19世紀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都哪來的?


你怎麼不說虐殺使節團是哪個皇帝的傑作?
Shawn732 wrote:
你怎麼不說虐殺使節團是哪個皇帝的傑作?

毒品戰爭在這之前唷

英國到現在都覺得是汙點
國家曾經為了販毒開戰
天衣神水 wrote:
甲午海戰中,日本有一(恕刪)

1、噸位

黃海海戰參戰主力艦艇北洋水師12艘,日本聯合艦隊12艘,雙方數量相同。

北洋水師參戰艦艇噸位合計32,396

日本聯合艦隊參戰艦艇噸位合計40,849

很明顯,從噸位看,黃海海戰中日本艦船總噸位占優。

其具體噸位和艦名如下:

==============北洋水師==============

艦名-----------------------------噸位

定遠(鐵甲艦)------------------7335

鎮遠(鐵甲艦)------------------7335

經遠(裝甲巡洋艦)--------------2900

來遠(裝甲巡洋艦)--------------2900

致遠(巡洋艦)------------------2300

靖遠(巡洋艦)------------------2300

濟遠(巡洋艦)------------------2300

平遠(巡洋艦)------------------2100

超勇(巡洋艦)------------------1350

揚威(巡洋艦)------------------1350

廣甲(巡洋艦)------------------1296

廣丙(巡洋艦)------------------1030

北洋水師噸位合計:32,396

=============日本聯合艦隊==============

艦名---------------------------------噸位

吉野(巡洋艦)------------------4225

高千穗(巡洋艦)----------------3709

秋津洲(巡洋艦)----------------3150

浪速(巡洋艦)------------------3709

松島(海防艦)------------------4278

千代田(巡洋艦)----------------2439

嚴島(海防艦)------------------4278

橋立(海防艦)------------------4278

比睿(巡洋艦)------------------2284

扶桑(裝甲巡洋艦)--------------3777

西京丸(巡洋艦)----------------4100

赤城(炮艦)---------------------622

日本聯合艦隊噸位合計:40,849

從以上的2張表格中對比可以發現,北洋水師除了“定遠”和“鎮遠”2艘七千多噸的巨艦外,其余10艘艦船排水量全在3000噸以下。

反觀日本聯合艦隊,除了“赤城”、“千代田”、“比睿”三艘戰艦外,期余9艘戰艦排水量全部大於3000噸。

北洋水師艦船速度慢,機動力不如日本聯合艦隊,已是公認的。

機動性差對於海戰中排列陣型、搶占有利攻擊位至關重要。同時,在戰鬥中欲追則可追之,欲退則可速退。
==========================北洋水師========================

艦名--------------------------航速(節)---------------馬力

定遠(鐵甲艦)------------------14。5------------------6000

鎮遠(鐵甲艦)------------------14。5------------------6000

經遠(裝甲巡洋艦)--------------15。5------------------5000

來遠(裝甲巡洋艦)--------------15。5------------------5000

致遠(巡洋艦)------------------18。0------------------5500

靖遠(巡洋艦)------------------18。0------------------5500

濟遠(巡洋艦)------------------15。0------------------5500

平遠(巡洋艦)------------------11。0------------------2300

超勇(巡洋艦)------------------15。0------------------2400

揚威(巡洋艦)------------------15。0------------------2400

廣甲(巡洋艦)------------------14--------------------1600

廣丙(巡洋艦)------------------15。0------------------1200
===================日本聯合艦隊=================

艦名----------------航速(節)--------------------馬力

吉野(巡洋艦)-----------------22。5----------------15968

高千穗(巡洋艦)---------------18。2----------------7604

秋津洲(巡洋艦)---------------19。0----------------8516

浪速(巡洋艦)-----------------18。0----------------7604

松島(海防艦)-----------------16。0----------------5400

千代田(巡洋艦)---------------19。0----------------5678

嚴島(海防艦)-----------------16。0----------------5400

橋立(海防艦)-----------------16。0----------------5400

比睿(巡洋艦)-----------------13。5----------------2515

扶桑(裝甲巡洋艦)-------------13。0----------------3650

西京丸(巡洋艦)---------------15。0-----------------?

赤城(炮艦)-------------------10。3----------------1963

通過對比,毫無疑問日本聯合艦隊在航速和動力上占優。

航速在18節以上艦船對比,中日之比2:5。

3、主要武器與參戰兵力

當時的海戰,艦船裝備的主要武器為火炮和魚雷發射管,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口徑火炮。而這也是北洋水師最致命的差距。

==========================北洋水師==========================

艦名-------------------火炮--------魚雷發射管-----------乘員人數

定遠(鐵甲艦)-------305mm*4,150mm*2-------3------------331

鎮遠(鐵甲艦)-------305mm*4,150mm*2-------3------------331

經遠(裝甲巡洋艦)---210mm*2,150mm*2-------4------------202

來遠(裝甲巡洋艦)---210mm*2,150mm*2-------2------------202

致遠(巡洋艦)-------210mm*3,150mm*2-------4------------202

靖遠(巡洋艦)-------210mm*3,150mm*2-------4------------202

濟遠(巡洋艦)-------210mm*2,150mm*1-------4------------204

平遠(巡洋艦)-------260mm*1,150mm*2-------1------------145

超勇(巡洋艦)-------250mm*2-----------------------------135

揚威(巡洋艦)-------250mm*2-----------------------------135

廣甲(巡洋艦)-------150mm*2-----------------------------145

廣丙(巡洋艦)-------120mm*3-----------------------------110

=======================日本聯合艦==========================

艦名----------------火炮----------------魚雷發射管-----乘員人數

吉野(巡洋艦)-----150mm速射*4,120mm速射*8-----5--------385

高千穗(巡洋艦)---260mm*2,150mm速射*6---------4--------352

秋津洲(巡洋艦)--150mm速射*4,120mm速射*6------4--------314

浪速(巡洋艦)------260mm*2,150mm速射*6--------4--------352

松島(海防艦)-----320mm*1,120mm速射*12--------4--------355

千代田(巡洋艦)---------120mm速射*10-----------3--------306

嚴島(海防艦)-----320mm*1,120mm速射*11--------4--------355

橋立(海防艦)-----320mm*1,120mm速射*12--------4--------355

比睿(巡洋艦)-----170mm*2,150mm速射*6---------2--------321

扶桑(裝甲巡洋艦)---280mm*4,150mm速射*4-------2--------345

西京丸(巡洋艦)----------120mm速射*4--------------------?

赤城(炮艦)----------------120mm速射*4------------------126

在以上對比中可看出,雙方參戰兵力來看,日本多於北洋水師。

裝備的大口徑火炮數量比較(150mm口徑以上),中日之比42:43,日本占優。

裝備的速射炮數量比較(120mm口徑以上),中日之比0:97,日本戰壓倒性優勢。

對於速射炮究竟有多麽強大的火力,我查了一下,在此供大家參考,作出自己的判斷。

北洋水師普遍裝備的是克虜伯150mm後膛炮和210mm後膛炮,射速為1發/分鐘,“定遠”和“鎮遠”的305mm主炮射速更慢,每3分鐘才1發。

日本聯合艦隊裝備的150mm和120mm速射炮射速為8~10發/分鐘。火力之猛,可想而知。

北洋艦隊的水兵就是在冒著這樣猛的火力下堅持裝彈射擊的。

(對於北洋水師是否裝備過速射炮有不同看法,據日本《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戰史》上記載當時的“廣丙”號上有3門120mm國產速射炮,如果事實的確如此,則大口徑速射炮之比為3:97)

在這裏也提一下彈藥問題。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所攜帶的彈藥只有半個基數,(丁汝昌曾經百般催迫,無奈就是沒有)其余用減三裝藥的教練彈代替。

如果擊中的炮彈全部爆炸(不但是海軍,陸軍炮彈中了不炸,在清軍幾乎成了正常,參見龜井茲明的《日清戰爭親歷記》),結果就完全不同。

對日本人最有威懾力的“定遠”305mm主炮,當時居然只有3發榴彈,前後主炮各1發,剩下的1發靠猜拳決定歸誰。這是北洋官兵的過錯嗎?

炮彈正中日艦,但就是沒爆炸,這是北洋官兵的過錯嗎?

魚雷正中日艦,但居然從艦底而過,這是北洋官兵的過錯嗎?

在那場海戰中除了速射炮,北洋海軍的命中率是20%,日本的是12%(註:這個數據我只是在別處看過,為經詳細證實,供參考)。

結束語

北洋水師自從1887年“致遠”、“靖遠”、“來遠”、“經遠”到華後,直至甲午戰爭爆發,再未購置一艦一炮。而日本直到戰爭爆發前仍然則在一直購艦,“吉野”就是原本屬於中國訂購的戰艦,但是由於沒有經費被日本買去。

是北洋官兵不想夠置新艦嗎?是北洋官兵不知道日本艦隊比自己實力強嗎?

1891年中日艦隊互訪,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管帶劉步蟾已發現日本戰艦性能優越,建議從速購置新型戰艦和速射炮,但結果怎樣大家也都知道了。

如果你仔細看了上文,你就會發現,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說日本占據絕對優勢也不是誇大事實。

成軍近10年未更新裝備,購置新艦,要知道軍事技術是飛速發展的,怎能耽誤這近十年時間。而北洋官兵們就是用性能上與日本相差了一、二十年的軍艦去戰,而且又有如此多戰鬥外的因素捆擾著他們。

艦船噸位、馬力、參戰兵力、火炮數量、速射炮數量、魚雷發射管數量日本都是明顯優勢。

海戰中的機動力、火力北洋水師都處於劣勢,而且就連彈藥也是嚴重不足,這種戰鬥,換了是誰去都是難以取勝的。甲午海戰失利,敗在整個國家的弊病,不能簡單的責怪北洋水師的官兵,不能簡單的以一、兩個將領承擔全部責任。

“軍人可以打贏戰爭,但是有的戰爭,無論如何軍人都是無法打贏的。”

本文僅從雙方戰艦的武器裝備和艦船性能做比較,至於黃海海戰中的指揮問題、陣型問題在這裏就不多說了,那絕對可以長篇大論的討論。

僅以此文紀念在大東溝那場海戰中浴血奮戰的北洋將士們。他們是在裝備明顯劣於對手的情況下作戰,實際情況並不是某些人想當然認為的那樣。

論實力,日本聯合艦隊才是那時的亞洲第一。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