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inx wrote:潛艦國造不會像澳洲這麼慘....漏水肯定是最基礎的船殼沒處理好,光這一點對於國內的中鋼,中船與外籍顧問還算有信心,內部的各系統組合才是擔心的重點,以及往後系統的更新系統零件如何搭配升級更是麻煩,對於最大潛水深度是否能辦到,首艘實驗艦就不用太期待,後面的量產艦能夠打個9折其實也算達成目標,但是只要靜音與攻擊系統能夠達標就能夠產生功用,製造潛艦有這樣的基礎就能夠發展無人潛艦,大部分電子系統都在台灣產業鏈之內,聲納,武器,動力再依外購模式處理(有人潛艦對台灣還有存在的必要?)
這也是澳洲潛艦國造實(恕刪)
budinx wrote:
那你覺得2025國造潛艦 (雖然紅區都來自國外) 能下水嗎?
硬是要下水,難度不高,中國那一堆下水餃的,有都完整形成戰力嗎?
自製就是要吸收技術與經驗,就算慢一兩年,個人是不認為有何不可
能如期或是略遲形成戰力才是重點
又不是小粉紅整天2023還是2024,電彈的003要形成戰力

台灣的潛艦「雜牌味道很濃」林郁方提醒記取澳洲教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