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的潛艦「雜牌味道很濃」林郁方提醒記取澳洲教訓

八十年代,會製造潛艦不包括戰系的國家屈指可數,現在又加入了韓國、澳洲、西班牙、印度、巴西等國家,載台設術已非等同昔日遙不可及

戰系目前有洛馬在指導,洛馬也開出處方,指導軍方什麼能買什麼不行,載台有外籍兵團在幫傭,機會難得,此時不做,莫要他日感嘆「千金難買早知道」,如同千禧年代那次一樣

這些出來喊「風險」、「教訓」的人是希望IDS計畫成功?還是失敗?大家心知肚明,何必拐彎抹角、假仁假義?
希望大家能夠學習明治天皇當年節衣縮食日食一餐,只為讓聯合艦隊有足夠的經費造艦,一心一意以打敗北洋艦隊為目標,民間也不遺餘力的捐款,舉國上下一心,終於實現目標。

所以別在一直潑冷水,應當嚴加監督經費使用,並且願意承擔風險,有這樣的認知,才有可能造出自己的潛艦。
菜包817 wrote:
我潛艦國造獲美紅區裝(恕刪)


美國現代潛艦就是沒有柴潛,也沒有三千噸級的中小型潛艦,有設計都是白魚這種老舊的構型。所以有很多東西就是沒有。林郁芳是第一天接觸潛艦議題?腦殘沒藥醫啊

2001營養午餐慘案的時候,美國要幫台灣設計製造潛艦,不也擺明了就是混雜了其他國家設計與部件系統?

當年日本的親潮級、荷蘭劍龍、連德國209的圖面,都傳過老美尋商意向,德國的AIP也有傳出評估。啊現在不當立委就沒腦子全忘記了?

韓國當年直接拿到214的授權,也改了自家的部分系統,結果出問題的時候反而是德國的動力系統。

台灣什麼時候有拿到整組潛艦技術轉移的可能性?遇到事情用嘴巴質疑都很簡單啦,可是事情還是擺在這,40年沒辦法解決。

軍事裝備整合其他國家系統本來就很正常,難道現在歐洲日本神盾系統和防空雷達是他們自己的?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當年日本的親潮級、荷蘭劍龍、連德國209的圖面,都傳過老美尋商意向,德國的AIP也有傳出評估。啊現在不當立委就沒腦子全忘記了?


台灣政壇定律, 落選一次還可以再上訴, 落選兩次就是過氣政客, 沒用了.

過氣政客刷刷存在感, 就別太苛責了.
辛苦了 大家來護航 坦白講 護得再努力也無法掩飾這個潛艦計畫的風險與難度

我不是這個計畫的人 更棒的是我根本不認識直接參與這個計劃的人

所以可以來亂放屁也不會被請去喝咖啡 我講的都有憑據 要請去喝咖啡外國人先請

這個計畫風險很大 請不要拿"人家都會"來互相取暖 因為人家搞了三十年才算會一些

問題是這個潛艦長得跟誰家潛艦很像 那個國家就會倒楣 裡面是誰的不重要 外觀很重要

所以除非像老美與印度這款已經翻過臉的 只是這兩個國家都缺乏原創的柴潛可以給

澳洲人建柯林斯級找瑞典人當主要技術來源承包 戰系是美商洛克威爾 聲納是法國人的

雜牌意味很濃 果然一艘潛艦造到可以真正作戰花了20年 奇怪了瑞典人很會造潛艦的

這艘潛艦如果按瑞典自己的大小來造 都給瑞典人包了所有系統 當初就不會那樣難堪了

要我來猜 在台船廠房的那一艘"開工"的潛艦 要讓這些幫忙的廠商不惹到對岸大發雷霆

大概就是復刻手上的這兩艘潛艦 這兩艘潛艦資料都在我們手中 被山寨一下也擋不住

這兩艘潛艦的大修早就讓台船跟海軍模透船上的各項裝備 把舊的東西換成新的 就好了

荷蘭人可以裝無辜 當初蓋這兩艘船的場址已經一片荒蕪 智慧財產權也無法追索了

這不是我講的 世界有名潛艦與特戰專家Sutton先生把我們的IDS視為荷蘭旗魚級家族

潛艦自製這條路還很漫長 踩到窟窿的那一天也是會發生 吹噓何時下水服役真的不好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澳洲人建柯林斯級找瑞典人當主要技術來源承包 戰系是美商洛克威爾 聲納是法國人的
雜牌意味很濃 果然一艘潛艦造到可以真正作戰花了20年 奇怪了瑞典人很會造潛艦的
這艘潛艦如果按瑞典自己的大小來造 都給瑞典人包了所有系統 當初就不會那樣難堪了


澳洲柯林斯級出的包多半是潛艇載台的問題,跟戰系沒什麼關係,即使統包給瑞典人也會一樣出事,而且會更慘,原因是瑞典並不善長建造澳洲所需要的遠洋潛艦。

柯林斯級的問題如下:
1、燃料箱的相關設計有問題,這幾個燃料箱具有海水補償配重功能,導致混入的海水比例過高,發動機容易產生故障

2、焊接品質問題,瑞典近海防衛潛艇用在澳洲的大洋海域,瑞典人指導的焊接方式強度不足

3、螺旋槳推進器製造品質不良,發生卯釘接合錯誤的問題

4、大軸軸封密合不良,原始設計雖然容許每小時10公升海水的滲漏,然而試航階段發現實際的進水量高達每小時好幾百公升

5、主電動機在特定航速之下的振動過大;渦輪增壓柴油機是由功率較小的機種直接放大而來,但由於設計不周全而出現若干共振問題

6、噪音問題,主要是在高速航行的情況下。高速潛航噪音來自於艦體與帆罩產生的渦流,這是因為先前為瑞典設計的潛艦都著眼於水淺狹窄的波羅的海,只需著重低速潛伏時的靜音能力,對於要在大洋上快速航行的需求則十分陌生

....................... (以下略xx行)

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出在有問題的典瑞原始設計上,但是,瑞典人認為根本不關他們的事,還好當是美國洛克威爾承包戰系,介由這個管道,在美國的幫忙下一一解決問題,還因為修改螺旋槳跟瑞典人扯上專利官司。

問題修正後的柯林斯級潛艦在歷年來皇家澳洲海軍,乃至於與盟國的反艦及反潛演習中均有不錯的表現,屢屢突破美國航艦戰鬥群的外圍屏衛。

在2002年,柯林斯級的西恩號(HMA Sheean SSG-77)與美國海軍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奧林匹亞號(USS Olympia SSN-717)在夏威夷附近海域模擬潛艦攻防演練,雙方多次互換攻守角色;在一次模擬接戰中,西恩號號對奧林匹亞號與兩艘美國神盾驅逐艦發射了28枚魚雷,並被判定多次命中,擊敗了這支精銳的美軍水面/水下編隊。

事實就是這樣~
柯林斯如果按照瑞典人熟悉的大小來建造,那會被國會幹死。澳洲人一開始就找錯合作對象了....簡單講就是澳洲人眼高手低,只想著全部國產照顧本國的造船業。現在的sea-1000一樣有同樣的問題,被法國人吃得死死的。


台灣呢,除了掛羊頭賣狗肉的國艦國造外,還有其他辦法嗎?要跟誰買整艘的?做出來的,只要安全的下潛上浮,綜合能力比劍龍級強一些,我覺得就很棒了....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辛苦了 大家來護航 (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大概就是復刻手上的這兩艘潛艦 這兩艘潛艦資料都在我們手中 被山寨一下也擋不住

這兩艘潛艦的大修早就讓台船跟海軍模透船上的各項裝備 把舊的東西換成新的 就好了

荷蘭人可以裝無辜 當初蓋這兩艘船的場址已經一片荒蕪 智慧財產權也無法追索了

這不是我講的 世界有名潛艦與特戰專家Sutton先生把我們的IDS視為荷蘭旗魚級家族

潛艦自製這條路還很漫長 踩到窟窿的那一天也是會發生 吹噓何時下水服役真的不好


【潛艦國造】海外掮客曾開價1千萬美元 向我兜售「水貨版」劍龍級潛艦設計圖

朱明 2021年01月04日 21:41:00

潛艦國造IDS原型艦隨著81主裝備取得美方輸出許可到位,潛艦儎台建造工程引用韓國技術正式開工,建造專案管理也分別由專業協會進行認證,IDS原型艦逐步按設計細部藍圖與施工圖開始進行,據指出,在2016年蔡英文總統決心啟動潛艦國造IDS後,全案還在規劃潛艦設計標案時,有國外掮客透過國內代理商向軍方兜售劍龍級潛艦完整設計圖,出價一千萬美元(3億多台幣),經海軍派員前往馬來西亞檢視其設計圖,雖證明是劍龍級潛艦的原始設計圖,但未能證明其最終使用權合法性,未來使用可能會衍生出問題而作罷。

荷蘭船廠第3代 曾藉掮客向我兜售潛艦設計圖
潛艦國造IDS的主要裝備與系統整合都是要靠美方來協助,2001年美國小布希總統同意出售8艘柴電潛艦給台灣,但美國已有40年未曾建造柴電潛艦,當時美海軍進行邀商,有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與西班牙IZAR(2005年後改組為納凡提亞公司)合作,提案是P-650型潛艦(S80的外銷版)、諾斯洛普.格拉曼(Northrop Grumman)與德國HDW廠合作,提案為HDW的214型潛艦,以及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以及雷神(Raytheon)與荷蘭RDM合作,都是採潛艦儎台歐洲設計建造,美商負責戰鬥管理丶火控丶武器系統等,以及潛艦的系統整合,雖最後因多層因素未成,但也為台灣之後潛艦國造指明了建造的模式。

2016年蔡英文總統決心啟動潛艦國造IDS後,當潛艦設計標案開出後,有關潛艦儎台部分,最早出現的是荷蘭RDM公司的海軍劍龍級潛艦的設計圖,知情人士指出,海軍劍龍級潛艦的設計圖是由荷蘭船廠第三代,將可放滿一大房間的設計圖運到馬來西亞存放,再透過中東杜拜的一位與皇室關係良好的廠商當保證人,與國內代理商取得聯繫後,透過仲介者向軍方表達出售意願。
買水貨設計圖惹議 我決定自行設計IDS原型艦

據指出,在國防部不排斥接觸後,經安排在立法院附近辦公室內商議,包括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國防部採購室、海軍海發中心都派員到場,對方開出1千萬美元(3億多台幣)就可將全部的設計圖拿走,但海軍提出須先看過原件後,評估再作最後的決定。

據了解,因海軍劍龍級潛艦已經過多次大修,細部的施工維修圖都放在海發中心,海發中心早已熟悉此結構圖,經海軍與海發中心一起前往馬來西亞檢視比對後,確認是劍龍級潛艦的原始設計圖,而且設計圖比結構維修圖的說明多更多
。不過,因相關智慧財產權與使用權屬於荷蘭海軍而非廠商,在對方無法提出相關保證,若使用將會衍生出許多國際問題而作罷,決定自己設計,放棄先前打算複製劍龍級潛艦儎台的計畫。至於日方的設計團隊,也是無法提出輸出許可等因素而無法採用,最後才是由設籍在直布羅陀發給Gavron Limited(GL)公司,以取得當地技術顧問輸出許可後,再招募歐洲退休的資深潛艦工程師來台指導,逐步完成IDS原型艦設計,目前全案最後也請其他國家技術顧問協助修正,作最後的收尾工程。
http://www.hisutton.com/World-Submarine-Family-Tree.html

這個圖很可愛 我有印下來 A4要用放大鏡才看得到 最好用A3或全開來印貼在牆上

日系的潛艦那一艘不是白魚級的族譜 劍龍級也是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出在有問題的典瑞原始設計上,但是,瑞典人認為根本不關他們的事,還好當是美國洛克威爾承包戰系,介由這個管道,在美國的幫忙下一一解決問題,還因為修改螺旋槳跟瑞典人扯上專利官司。

問題修正後的柯林斯級潛艦在歷年來皇家澳洲海軍,乃至於與盟國的反艦及反潛演習中均有不錯的表現,屢屢突破美國航艦戰鬥群的外圍屏衛。

在2002年,柯林斯級的西恩號(HMA Sheean SSG-77)與美國海軍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奧林匹亞號(USS Olympia SSN-717)在夏威夷附近海域模擬潛艦攻防演練,雙方多次互換攻守角色;在一次模擬接戰中,西恩號號對奧林匹亞號與兩艘美國神盾驅逐艦發射了28枚魚雷,並被判定多次命中,擊敗了這支精銳的美軍水面/水下編隊。


莫非澳洲國防部弄錯了 幾艘潛艦更換戰系是 "2005 through to 2018"

https://www.dst.defence.gov.au/projects/collins-class-submarine-replacement-combat-system

2002年柯林斯級潛艦去打敗洛杉磯級 Lockwell的戰系這樣優

澳洲海軍為何要SEA 1439 Phase 4A Replacement Combat System (RCS) project ???

大哥要來講問題 可不要張飛殺岳飛 敢來講這些事 也是有看過一點資料的 澳洲國會報告

https://www.aph.gov.au/About_Parliament/Parliamentary_Departments/Parliamentary_Library/pubs/rp/rp0102/02RP03

真的幫澳洲海軍解套的是洛克希德執行的這個計畫把"戰系"給換了

SEA 1439 Phase 4A Replacement Combat System (RCS) project

我國現在與未來這十艘潛艦(包含兩艘劍龍級)應該都是這套系統的各種衍生型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大哥要來講問題 可不要張飛殺岳飛 敢來講這些事 也是有看過一點資料的 澳洲國會報告



主旨是在說明澳洲柯林斯級的問題跟本不在「雜牌味」三個字上,而是在純種的瑞典設計上,戰系是因為澳洲自己白目野心太大,台灣又沒幹同樣的蠢事,美國原裝的戰系可是沒問題,這又不是重點,何必多言?都是軍版老面孔了,還要畫紅字才看得到重點嗎?

MDC上頭的資料,有疑問請自行去要求更正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