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F91S wrote:
船尾的那個平台~~其(恕刪)
現代台灣遠洋漁船都有直升機了,而且開始無人化。
沱江艦上未來發展無人載具,確定目標區域,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Charlie2020 wrote:
一枚雄三的空間是可以放下四枚天劍二飛彈,用四枚雄風飛彈換16枚天劍二防空飛彈可以提供相當的保護。或是用8枚雄風飛彈換上32枚天劍二,這種武力表面上已經可以比美很多3000-4000噸的巡防艦了。
唯一比較差的應該是那個蜂眼雷達的同時接戰能力,遠遠比不上一個現代巡防艦上的3D雷達。
一個現代海軍用的300公里等級3D雷達天線與後台的訊號處理器總重量就超過100噸,這種重量是無法放在700噸的船上。海軍把沱江艦加大了100噸,多少是有把蜂眼雷達的重量加到上面,再增加幾個人員方便24小時值勤。
同時接戰能力看的就是後台的電腦機櫃數量,我認為中科院如果已經把訊連指揮管制系統模組化成功的話,讓蜂眼雷達當前台,後台換成訊聯,整套系統用來指揮天劍二可說是措措有餘,同時追蹤與攻擊很容易達成,因為天劍二是主動導引的飛彈,它的終端導引不需要用到訊聯的計算能力,因此可以管理指揮更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