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海軍沱江級量產型首艘艦「塔江艦」下水

MSF91S wrote:
船尾的那個平台~~其(恕刪)


現代台灣遠洋漁船都有直升機了,而且開始無人化。

沱江艦上未來發展無人載具,確定目標區域,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ATA-DTD wrote:
正式量產型的這樣式,夠用了...所以本串不少人一直嫌還不夠?知不知這才幾噸??這樣的武裝夠了..


以一艘近岸艇來說已經有點over,「塔江」這一類艦艇並不會跑太遠,應該都還在本島的防空網覆蓋的海域執勤,一個籃子放了太多雞蛋(陪葬品)也不是什麼好事。

在海劍羚放上去之前,海劍二可用來反制ASM和低空突擊的直升機,可考慮增加一些,反艦飛彈可少一點。
以700噸的戰艦來說
這個戰力已經很可觀了
就是不知雷道的功率如何了?
我覺得第一批12艘造完之後應該再加碼12艘
但改成單船體+加長船體配匿蹤無人機比較好
噸位800噸以下
然後要有拖曳聲納反潛能力
雷達探測距離我覺得還是不夠
對空至少要100km+
這樣的船體應該可以放1~2組mk41
兩組可以完全cover飛彈 4xASROC + 4x雄三+4x雄二+16x劍二
上層結構可以乾乾淨淨完全不用掛發射箱
只有一體式桅杆
應該匿蹤性只會更強
我覺得比那個便秘巡防艦好用多了
直接跳過震海計畫
付費升級拉法葉6艘
加碼跟美國團購FFGX 4-6艘替換紀德艦 最好有BMD能力
留兩艘派里級 其他成功級把雄風拆掉直接給海巡
濟陽級可以掰了
再弄兩三艘近2萬噸兩棲攻擊艦
水面一級作戰用大船就只有14-17艘
二級大型快艇類的24艘
天衣神水 wrote:
一個發射位置的海劍二擺上4 x 2看起來有點"空",似乎可以塞4 x 3


看起來 9X2都放得下! 應該可以裝到36枚!
塔江的海劍面向3點和9點, 如何第一時間射擊12點鐘?
Charlie2020 wrote:
看起來 9X2都放得下! 應該可以裝到36枚!



重心....有點高說...

syausky wrote:
塔江的海劍面向3點和9點, 如何第一時間射擊12點鐘?


1、打近距離目標用加力器噴嘴方向舵轉彎,轉向目標
2、打中遠距離目標可在彈道高點轉彎,轉向目標
Charlie2020 wrote:
一枚雄三的空間是可以放下四枚天劍二飛彈,用四枚雄風飛彈換16枚天劍二防空飛彈可以提供相當的保護。或是用8枚雄風飛彈換上32枚天劍二,這種武力表面上已經可以比美很多3000-4000噸的巡防艦了。
唯一比較差的應該是那個蜂眼雷達的同時接戰能力,遠遠比不上一個現代巡防艦上的3D雷達。

一個現代海軍用的300公里等級3D雷達天線與後台的訊號處理器總重量就超過100噸,這種重量是無法放在700噸的船上。海軍把沱江艦加大了100噸,多少是有把蜂眼雷達的重量加到上面,再增加幾個人員方便24小時值勤。

同時接戰能力看的就是後台的電腦機櫃數量,我認為中科院如果已經把訊連指揮管制系統模組化成功的話,讓蜂眼雷達當前台,後台換成訊聯,整套系統用來指揮天劍二可說是措措有餘,同時追蹤與攻擊很容易達成,因為天劍二是主動導引的飛彈,它的終端導引不需要用到訊聯的計算能力,因此可以管理指揮更多目標。


佛光山 星雲法師開示 先求在求精緻

佛光山開山以來,我們就提倡「用智慧代替金錢」來莊嚴道場。例如:不二門及靈山勝境的地磚都是以水泥砌成;大雄寶殿的丹墀、華藏玄門、同登法界,以及選佛場、雲居樓等,整個景觀也都只用
水泥砌成,沒有花費太多的裝潢材料費,乃至來山的遊客反應:「怎麼大佛都是用水泥做的?」其實,佛光山的建築不是很精緻,因為我們能力如此,先求其有,再求其精;也不必只由一人完成,淨土應該是大家共同莊嚴成就的
dailoan wrote:
先求有 在求精緻


+1 ,不斷研究,不斷革新,不斷進步。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