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預算排擠+功能重疊海軍「微型飛彈突擊艇」造艦恐喊停

Iamghost1113 wrote:
光六要受誰指揮?
一二級艦上的反艦火力是否納管?


「防空和空域戰管」由基隆級,「反潛」由成功+康定組成,反艦飛彈射光了就要回港整補,防空、反潛就會有空缺,所以,這些軍艦上的反艦飛彈「自衛」優先,「反艦」的話是兼差 + 救急用的。戰時負責防空和空域戰管的由防空單位管理,負責反潛的由反潛大隊管理。

主要反艦的任務會是由光六、沱江、陸基ASM組成,這三者任務很單純,就是反艦,況且,這些載具都沒有長程海面偵搜的能力,理當由負責海面揁搜的單位管理比較恰當。
rivegauche1979 wrote:
其實大幅採購飛彈的"...(恕刪)


魚叉飛彈這次台灣至少購入200~300枚間

一枚飛彈8億台票 那是很搞笑的事 雄二一枚也不過5千萬不到...

rivegauche1979 wrote:
而且155mm自走榴彈砲根本就現成的,若要增購,考慮以色列製的一台也才台幣7千萬,操作也只要4-6個人
可以灘頭擊敵、還可以陸地防衛戰、打擊敵方的戰車部隊
大概50億就可以弄6、7個機動化砲兵連隊出來


國軍已經很難再擴編野戰部隊人力 加上訓練更麻煩..

雖然砲兵/多管火箭聯手 對灘頭部隊傷害更重 純以火力而論是如此...

但國軍顯然正考慮把手伸長 直接打擊對岸設施 及鄰近台海中線的敵艦...

飛彈價格是很高沒錯 但對付"半渡中敵人" 是很有用的武器..

例如要正面對付一個排的96式 可能要等量的M1 或幾倍的反甲部隊..
但如果魚叉打得準 在敵軍渡海期間 幾枚就可以把一輛載4輛車的中型登陸艇擊沉
絕對比在灘頭跟敵人火力正面交鋒 來得划算..

如果能像國軍兵推想定時 用反艦飛彈消滅近七成渡海部隊..
這樣就不必進行太多與對手短兵相接的戰鬥了....
rivegauche1979 wrote:
但是台灣的火炮很多都(恕刪)


去找舊文爬文吧,台灣M109A2要升級了,還有買新的A6,甚至聽說有與老美說好,有一些數量要進到A7。

M-109的火箭增程彈是明年量產。目前可知75公里,正測試100。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天衣神水 wrote:
預算排擠+功能重疊 (恕刪)


海軍司令部一次澄清兩件報導


這種中國農場製造出來的假消息太多了
YC_Jiang wrote:
國軍已經很難再擴編野戰部隊人力 加上訓練更麻煩..
雖然砲兵/多管火箭聯手 對灘頭部隊傷害更重 純以火力而論是如此...
但國軍顯然正考慮把手伸長 直接打擊對岸設施 及鄰近台海中線的敵艦...
飛彈價格是很高沒錯 但對付"半渡中敵人" 是很有用的武器..


其實這次漢光演習就可以看到
砲兵部隊可以很容易靠稍加訓練的後備軍人去補足
但是飛彈卻沒辦法..

軍購案我都是支持的啦
但我希望建軍方案能夠更平衡一些
傳統與新式火力兼備
不要一昧追求飛彈等新式武器而忽略了像砲兵這種戰力

TW Energy wrote:
去找舊文爬文吧,台灣M109A2要升級了,還有買新的A6,甚至聽說有與老美說好,有一些數量要進到A7。
M-109的火箭增程彈是明年量產。目前可知75公里,正測試100。


早就知道了
但就像我說的 近年的軍購預算買飛彈不手軟
但買傳統火炮卻一延再延
M109A6從2000年起就列入許可軍售項目了
但等了20年都還沒看到預算...

而且軍方的輪式牽引砲有350門已經有60年歷史
買貴鬆鬆的A6,預算只夠汰換一小部分
怎麼沒考慮只要1/3價的以色列自走砲...
https://kknews.cc/zh-hk/military/j9a5r6e.html

其實對防守方來說,
碉堡化的傳統炮兵陣地的效能就很大了
未必需要自走砲
而且台灣公路化程度高
自走砲也不一定需要A6這種履帶式的,輪式就很夠用了
rivegauche1979 wrote:
軍購案我都是支持的啦
但我希望建軍方案能夠更平衡一些
傳統與新式火力兼備
不要一昧追求飛彈等新式武器而忽略了像砲兵這種戰力


傳統步戰砲聯合作戰 若要成熟有效
仰賴大量部隊密集訓練 這是國軍很難做到的..

例如養一個連14輛M1 陸軍寧願拿來養兩架AH-64
因為整個成本與複雜度簡單多了...(成本不只是單純武器費用 訓練
這也是本世紀初 陸軍不再熱衷搞戰車部隊 開始建構攻擊直升機的理由...

尤其在義務役時代 部隊素質與後勤狀況極難掌握
絕對比幾架直升機難搞得多...

然而今天 台灣改為募兵制 但人數卻養得越來越少..
很顯然 還要大規模運用傳種步戰砲戰術機率 也不會太大...

很可能最近編成這種合成營 最後全台灣只有10幾個用可用

當然不必太多M1/M109 也許各300輛都算多了...

總之 我們建軍考量 人力條件就受到很大制約...
若同樣戰力下 人力要求要兩倍 我們恐怕只能挑人少的那種來建置...
天衣神水 wrote:
先前海峰大隊指揮官的(恕刪)


這些都沒有關係,微型突擊艇是跑到哪裡打到哪裡,船上有精密的定位系統。

飛彈車呢?先別說它展開的時間,飛彈車有沒有解決定位的問題,還是像以前一樣要傻傻的待在發射陣地,然後說飛彈車不能移動。

要比較軍備之間的差異就要拿完整的規格出來比較,就算沒有GPS還是有方法可以定位,台灣很多東西不公開也不做哦。

軍方的電子技術落後是事實,一堆東西陸軍根本不知道怎麼解決,傻傻的用最貴的方式,不然台灣還要科技建軍嗎?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天衣神水 wrote:
「防空和空域戰管」由基隆級,「反潛」由成功+康定組成,反艦飛彈射光了就要回港整補,防空、反潛就會有空缺,所以,這些軍艦上的反艦飛彈「自衛」優先,「反艦」的話是兼差 + 救急用的。戰時負責防空和空域戰管的由防空單位管理,負責反潛的由反潛大隊管理。


基本上,這不是海軍的作戰方式,你的描述有很大的問題。

海軍派出艦隊出航,總是有一個主要的作戰目標與次要作戰目標,整個艦隊會同進同出,不可能防空艦把飛彈射完就自己回去整補然後把其他的艦隻放生。必定是整個艦隊一起回航或是開往琉球/關島整補。
rivegauche1979 wrote:
其實這次漢光演習就可(恕刪)


2000年的時候剛拿到A5沒幾年,當時的時空背景是海空軍需要強力發展,拿現在的眼光去看當時就不對吧。

先別說以色列賣不賣,可靠度問題,陸軍當年的A2 A5要整合升級,要連線,後續又有火炮來源的問題,你挑一個以色列是自找死路。

要便宜的話找軍備局那個自走炮,台灣一個自製的自走炮搞到陸軍不接受那又是怎麼一回事。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