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美國叫得動台積電」專家曝竟是中共武統…美軍護台前奏

normanchou wrote:
噗~~~說說看哪方面...(恕刪)


噗~~~說說看哪方面專業性不足......
。。。。。
過往豐功偉績,得獎多少,
與台積電到美國建廠的報道分析不一定有關係。

所謂專業性不足,
是指他們不是業內,
隔行如隔山,
不是半導體從業人員,
是雜誌寫文章,說故事,
要迎合讀者的口味。
像樓上自稱在半導體行業從事20幾年,
說辭比較有說服力。
sking17 wrote:
樓上自稱在半導體行業從事20幾年,


樓上怎麼說...跟商周是不是具備新聞報導專業有何關係?..你扯遠了..商周這篇報導就是訪談業主台積電及其他產業經濟專家整理出的專題新聞報導....主要探討的是台積電選址為何落腳鳳凰城及後瘟疫、後貿易戰時代全球供應鏈重組可能的發展趨勢....這類型新聞報導是產業經濟學或波特(Michael E. Porter)所言「競爭論」的範疇....報導有提到任何關於半導體製程的專業嗎?....經濟學家對產業群聚的研究...早在1890年代馬歇爾(Alfred Marshell)就已經開始..甚至更早1776年《國富論》也隱約提到產業群聚的概念....亞當史密斯、馬歇爾、波特跟半導體製程專業有個毛關係?......商周的新聞報導專業...多年來至少經過許多專業的評審..得獎無數...不說別的獎....你知道金鼎獎在台灣出版界的份量嗎?....你不會說拿過金曲獎的蕭敬騰不會唱歌吧?..你也不會說拿過金馬獎的劉德華、黃秋生不會演戲吧?...當然囉..你還是可以堅持說蕭敬騰不會唱歌...劉德華、黃秋生不會演戲...不過呢...大家都只會當笑話看....
Maddux T wrote:
1. Amkor技術(恕刪)


這位應該是業內,連人家製程能力都知道
normanchou wrote:
白X....沒學過算術啊...看看你自己貼的18廠是幾年開始動工建廠..動工之前的評估、規劃、設計是花幾年?.....蛤....美國廠從無到有...3年後投產....莫非3年後你涼了?...


3年後投產??? 哪種產?? 試產? 驗證產? 小批量量產? 正式量產?
從試產到全產能量產,在台灣最少要一年,兩年也是常有的事,而且這還是在都是有經驗的OP,工程師的狀況下。
美國廠,初期工程師也許可以調台灣的過去協助,不過OP就應該用當地人,在這種情況下,兩年能不能全量產,我是很有問號啦!!
JackyCCJ wrote:
不好意思,小弟正好在(恕刪)


台積電跟半導體業是要緊張什麼呢?

美國也不過要你乖乖輸誠而已

美國廠賺不賺錢 根本不是重點...
但老美也不會讓你虧錢 難道成本800美金它敢開價要你500美金賣它?

一間晶圓廠最多也不過滿足一些機密性及絕對必要運作的晶片安全存量而已
光7nm那近14萬片產能滿足得了?

乖乖輸誠 老美就不會像打中興 華為一樣捅下去 叫你跪在地上求饒為止
(中興跪了 現在就等華為了....)
小弟聽話 老大就繼續支持你 難道你以為台積電沒有老美支援上端技術與機台
可以有今天的成果? 真敢勒?!!

支援老大 讓美中貿易戰美國取得絕對勝利..
華為甚至中國整個跪了 自然是我們台灣最大利益 不是嗎?
YC_Jiang wrote:
台積電跟半導體業是要(恕刪)


這位大哥,我就說了,我們不緊張啊!!
JackyCCJ wrote:
一個廠能夠養得起整條(恕刪)

你未免太小看台積電的號召力了
一但台積電開始施工設廠
其他下游廠商也就會跟著來了

拜託
產能滿載到爆表的龍頭廠
你不跟他走
是傻了還是笨蛋
跟錢過不去啊?
JackyCCJ wrote:
3年後投產??? 哪(恕刪)


「台積電的美國新廠預計於2021年動工、2024年量產,將採用5奈米的先進製程技術生產半導體芯片。」

--美國之音(https://www.voacantonese.com/a/tsmc-to-build-a-12-billion-factory-in-the-u-s-20200515/5421223.html)

「台積電12日召開董事會決議後,最快15日將宣布在亞利桑那州設廠。這座新廠最快可能2023年底投入生產,美國國務院與商務部都有參與設廠計畫。」

---台積晶圓布局/華爾街日報:台積電將赴美設廠 選定亞利桑那州(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5150006.aspx)


至於怎麼"產"?...不是問我...我不是台積電的發言人.....這些技術性雞毛蒜皮的事我也並不關心....你應該直接請教台積電....我真正關心的是台積電赴美設廠在國家戰略層面的意義....包含樓上YC大說的「支援老大 讓美中貿易戰美國取得絕對勝利..華為甚至中國整個跪了 自然是我們台灣最大利益」以及「正在進行中的全球供應鏈重組對台灣的影響」.....
旋風 wrote:
你未免太小看台積電的(恕刪)


不想多說,很多是業界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大家都不說)
仔細想想台灣的晶圓廠、封裝廠有多少? 花了多少年才撐起這一連串供應鏈??
難道設備商跟著 tsmc 到美國設廠,然後就只賣tsmc這一廠的設備就結束了?
2萬片只有F14,F18 1/4 的產能,所以.................
耗材供應商還比較有機會。
如果 tsmc 在美國繼續擴廠,可能機會就會大多了。
JackyCCJ wrote:
這位大哥,我就說了,(恕刪)


是啊 緊張或替台灣緊張的..

是版上小粉紅或台灣的紅媒咩..

沒看什麼"沒出息 跑去美國設廠"這種義和團式說法都有人說..

也沒看看偉大的三星多久前就去設廠了....

就如同大家討論的 不過就是輸誠與轉移區區一點產品線...
日子照過啊...

我只是懷疑他們究竟是替誰在緊張..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