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砲兵觀測的水準跟一戰差多少?

disappearstar wrote:
真正的眉角就是外島火炮都固定陣地
周邊諸元早就已經熟到爛掉
如果觀測所跟龜山島上面的山砲陣地一樣
牆壁上都標註 敵船速多少、要加多少修正
要達到指哪打哪,真的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恕刪)


這位專業的
主要差別就是在這兒

我們野戰砲部隊的砲陣地都是前方實兵接觸了
我們才用卡車找塊空地把砲拖進去,七分鐘內完成初步架設、第一發砲彈要到達提供火力支援
然後三次修正內要完成全營效力射 (以上如果有記錯請幫忙勘誤)
射擊距離通常都在5-9公里之間
所以修正是很必要的
第一發出去差到100多公尺也是很常有的

那些基地鑑測官也把這些諸元都背得爛熟
基地附近能用的空地就那30幾個
能打的河岸空地也就固定那幾塊
我們計算結果才報出去他一聽就知道對不對、能不能打下去了
rivegauche1979 wrote:
這位前輩的梯次應該挺(恕刪)


50機槍陣地是挺進班要弄的事, 跟砲班無關,砲班只要搶陣地助鋤挖好標竿插好就好了,在我的砲班規定他們插標竿的時候動作一定要帥
小弟當兵時正好是觀測專長,
在澎防部裝甲步兵營營部連服役,編制120迫砲排,迫砲觀測士退伍

120迫砲是裝步營的主力武器,因為是曲射火炮,
假想敵對岸準備在西岸搶灘時,曲射武器先打,擋不下來了讓敵軍上岸了才輪到直射武器

觀測士的工作是幹嘛?
當兩軍接戰時,最先到達前線中的前線的,就是前進觀測士
前進觀測士到達指定範圍的前線後,
會先挖傘兵坑、做掩體把自己藏好,然後開始繪製目視範圍內的射擊圖,
做臨機射擊時,當敵軍出現在可視範圍後,立即回報給砲陣地準備開火,
再依據彈著點進行密位角及距離修正,然後再次報給砲陣地,等待下一發
理想狀態內,三到四發內必須將彈著點修正進火制正面內,
接著下達效力射,殲滅或是驅趕敵軍

砲陣地這邊,砲長接受到前進觀測士的修正回報後,
會由水平手和計算手修正基準砲的水平、仰角等射擊諸元,
由砲長下達射擊命令,砲陣地基本上看不到射擊結果,
觀測士等同於砲陣地的眼睛,只有觀測士能看到的彈著點,
待觀測士回報可以進行效力射時,砲長再下達全排么群效力射,展開火制正面

觀測士要怎麼計算跟回報?
一般我們手上都會有自己防禦範圍內,適合登陸的地點的圖紙,
登陸點的範圍內平常都會預先找幾個標的作為基準點,
平常會根據砲陣地及基準點的相對位置,先準備好基準砲的射擊諸元,
因為一條海岸線適合登陸的地點有限,
所以基本上能登陸的範圍內,每門基準砲都會有基準點的射擊諸元,
當敵軍進犯時,觀測士觀察到敵軍出現,不論敵軍是哪一種載具,
都是以敵軍距離基準點的相對位置快速進行計算,
計算出距離基準點的密位角及距離參數,將修正參數回報給砲陣地,
砲陣地平常基準砲是對準基準點的,收到觀測士回報後,也是從基準點,
根據觀測士回報的參數進行修正轉移,
一般在破陣地展開火制正面前,觀測士是以「百公尺折半夾差」進行修正,
也就是在攻擊目標的左邊打一發、接著想辦法修到右邊再打一發,如果兩發的距離在百公尺內,
敵軍還不跑,下一秒就準備領便當!

120迫砲能不能做精準打擊?那要看精準打擊的定義是甚麼!
一門120砲的傷殺範圍大約是30x30公尺,
第一排編制砲群最低會有四門砲,當么群效力射時,
火制正面展開,至少會有540x180公尺的攻擊範圍,
除非是超高速移動的載具,不然當迫砲一左一右的落在你的兩邊,且距離在百公尺左右,
30秒內你跑不出攻擊範圍時,絕對會承受火制正面的打擊的!!

也因為迫砲具有火制正面的打擊威力,
火制正面就是觀測士的計算容錯範圍,
觀測士要計算的數字包含密位角以及距離
密位角很好算,經過訓練的觀測士,可以很快速直覺地算出兩發之間的密位角修正,
難掌握的是距離的修正,因為目測可以很容易判斷左右,卻很難判斷距離,
尤其時當你的防守區域是一整片海岸線,目視範圍內能作為判斷基準的物體很有限
而敵軍又是在移動中,距離會一直改變,
當每發都打在海上時,只有砲彈落海的那個瞬間能看到彈著點,
如果不馬上在圖紙上紀錄,當彈著點在你眼前消失,
你就無法掌握下一發砲擊,距離前一發的距離有多少了,
另外,當防部內所有單位都在射擊時,要分清楚哪個彈著點是自己的陣地打來的,也是一個挑戰,
所以觀測士還得在回報後,自己心算砲陣地開火到達目標的飛行時間有多少,
避免把別人的彈著點誤認成自己的,然後在自己的圖紙上連同別人的殲滅的敵軍紀錄一起記錄下來,
以上所有計算含回報砲陣地,都必須在15秒內完成,

120迫砲有分成地裝和車裝,砲陣地內的地裝車裝都有,
120砲群不會一直待著不動,萬一被敵軍掌握砲陣地位置是很危險的,
所以砲陣地會靠車裝進行轉移,機動性很強,
當轉移至新的砲陣地時,砲長會下達基準點射擊,由基準砲對目標範圍內進行射擊,
取得基準點射擊諸元後,再重複前述的操作攻擊敵軍

有經驗的觀測士和砲班對敵軍其實是蠻有威脅性的,
一來砲陣地可以一直轉移,要鎖定砲陣地位置有困難,
二來120迫砲的有效攻擊距離有6公里,
比起火炮打擊,120迫砲是攻擊範圍不錯、攻擊速度還可以、成本較低、機動性也高的曲射武器,
只要觀測士沒掛、砲陣地有人可以指揮開火、彈藥攜帶足夠,迫砲就能持續對敵人造成心理壓力,
光膛射擊的方式,結構非常單純,不容易發生故障,除錯也容易,
在一戰二戰時期,曲射破砲是相當好用的武器

題外話,
當年受觀測訓時是回本島的步校受訓,
在步校受訓時有玩過「雷觀機」這種東西,
這玩意兒真好用,像望遠鏡一樣對準目標物,立刻可以顯示距離和方位角,
對觀測士來說,如果戰場上能配這玩意兒,可以很有效的提高效率,
我們連上也有一台這玩意兒,平常是鎖在高價值庫房,
聽教官說雷觀機很貴,所以一般部隊只有鑑測時才會拿出來擺,
但雷觀機放著不用會壞,可是平常也沒甚麼可以拿出來用的條件,
在離島,放壞的裝備比用壞的裝備多,不知道本島有沒有好一點....
disappearstar wrote:
.....不小心 真的命中目標後要關砲長、砲手
真正要關的明明就是觀測or水平計算,再怎樣也不關我們砲班的事(恕刪)
我說的是步兵連啦
我那邊的步兵連用迫砲打驅離時通常是三人砲班
人手不夠時兩人砲班也是常有的事

班長兼觀測兼計算射擊數據(查射表)
砲手把水平.射角調一調
副砲手就投彈了

有軍官到場時....
要求落彈點離漁船很近的都是他們
落點不合他的意會森氣氣用他的鋼盔砸小兵的鋼盔
一旦不小心打到漁船了...
一切都不關他的事 ><

.
奮勇撼山河.抓鳥不抓人
各位本質學能都很精實,實在不簡單。

老夫只補充, 目視即接敵的小型迫砲,如60迫砲,
是不用開設射擊指揮所,因為有效射程太短。

所以迫砲組組長就是觀通測的觀,也同時在砲陣地基準點由指北針與望遠鏡得到方位距離。

我在猜這是與81,120不同之處。

但是因為外島射擊指揮所多共同開設,所以會以為一定要從觀測的相對位置再換算一次。

甚至聯勤做過粗略表尺在迫砲身上的產品, 用做應急時不用開設砲陣地,有方向,粗略距離估算直接射擊。
Jason kid wrote:
小弟當兵時正好是觀測(恕刪)


120迫砲的殺傷範圍有30*30米嗎?
非常廣耶
ggn7711 wrote:
50機槍陣地是挺進班要弄的事, 跟砲班無關,砲班只要搶陣地助鋤挖好標竿插好就好了,在我的砲班規定他們插標竿的時候動作一定要帥(恕刪)


我們是後備旅
軍士官比兵還多好幾倍
試射的時候其他門砲的砲兵得要去支援通信兵和機槍兵的工作
rivegauche1979 wrote:
120迫砲的殺傷範圍(恕刪)


野戰榴炮與迫擊砲由於先天設計方式的差別低膛壓的迫擊砲砲彈由於彈殼沒必要那麼厚所以裝藥量大很多,"原則上"81迫砲的裝藥量(彈頭重量裡爆炸藥的比例)與105榴炮接近,而120迫砲接近155榴炮。

而且也由於爆藥量的差異,迫砲對於人員的殺傷效果比榴炮更大,但對於建築物與車輛則較低。

120迫砲 30X30算基本款。
不反中 不反共 專打SB開腦洞
kruppag123 wrote:
野戰榴炮與迫擊砲由於先天設計方式的差別低膛壓的迫擊砲砲彈由於彈殼沒必要那麼厚所以裝藥量大很多,"原則上"81迫砲的裝藥量(彈頭重量裡爆炸藥的比例)與105榴炮接近,而120迫砲接近155榴炮。

而且也由於爆藥量的差異,迫砲對於人員的殺傷效果比榴炮更大,但對於建築物與車輛則較低。

120迫砲 30X30算基本款。


120迫砲爆炸時彈殼會不定向亂噴,殺傷範圍30x30公尺,
彈殼碎片不規則,人員在攻擊範圍內就除了會被震破震撼到之外,
近距離被碎片打到基本很難有全屍;遠距離的話,碎片會往身體裡鑽,沒死也殘廢了

不過120確實對建築物或裝甲車的攻擊威力有限,
所以除了瞬發引信可以對生命造成傷害外,也有延遲引信可以鑽進建築物破壞工事,
另外,120迫砲也有集火射擊的打法,
火制正面打開要看目的,有時候是為了驅趕,有時候是為了兩軍近距接戰前的火力支援
平行火制正面是每門砲平行開砲,講求最大攻擊範圍,
集火射擊則是每門砲都跟基準砲一起朝同一個目標開火,跟群發效力射意思差不多,
目的是為了摧毀目標物。打個幾輪之後,一般的建築工事其實很難挨的住集火打擊

另外120迫砲也有照明射擊的打法,
彈體分成兩截,其中一節有照明炬和降落傘,
彈體在高空爆破後,照明炬會搭降落傘緩緩掉下來,
小弟在步校結訓前,在里港打實彈,
砲班打了四發照明彈,只有一發成功打開降落傘,
另外三發都啞巴,XD
Jason kid wrote:
120迫砲爆炸時彈殼...
另外120迫砲也有照明射擊的打法,
彈體分成兩截,其中一節有照明炬和降落傘,
彈體在高空爆破後,照明炬會搭降落傘緩緩掉下來,...
(恕刪)

以前在金門當步兵,守海防,
有次深夜通報發現中共蛙人蹤跡,蒐尋不著,
隔壁部隊用迫砲打了照明彈上去,
就是有小降落傘緩緩降落,照亮天空,很亮,但氣忿詭異。
( 如同以前越戰老電影,照明彈緩緩降落。)
( 老兵有交代,若真的碰到對方蛙人,不要輕舉妄動,原則上對方不會有傷害故意)

後來有段時間被調去支援砲兵觀測所,
有時跟隨砲兵觀測人員回到他們連上辦事,
他們是裝配 155 加農砲,看起來真的大,我會摸摸他們的輪組,看他那較長的砲管。
自己步兵連旁邊是師砲兵的 105 炮。

前些年,退伍後第一次回金門玩,團體行程有安排參觀
金東民俗文化村附近的獅山砲陣地,就是用 155 加 來表演砲操。
就在我以前支援的觀測所附近,但我想不起來怎麼走 ?
就詢問表演砲操的 歐巴桑,
我以前待的觀測所,旁邊是海軍雷達站,要怎麼走 ?
她們回答就在我們砲陣地的上方山頭上,但都廢棄了,路都長草不好認,
根據她們的指點,走回了以前的觀測所,的確和旁邊的雷達站,都廢棄了。
但是仍可眺望大海,及對岸的土地。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