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黃埔軍校一期的學生?

alanchentw wrote:
而共產黨人躲入汪系國民黨地盤接受庇護後,認為汪系國民黨也不可靠,有必要直接奪取政權,於是八月一日在汪系地盤南昌發動秋收暴動(秋收起義),但終遭汪系國民黨軍清剿慘敗。汪系至此也反共,最終與蔣介石達成和解,蔣辭去總裁一職,但仍掌控兵權。史稱「寧漢復合」。

什麼叫[寧漢分裂]...........前面我說得很清楚了。

一個要分共一個要清共,基本立場都是要趕共產黨出國民政府 黨跟軍隊。

根據汪精衛軍中擁護者張發奎回憶錄,清楚的指出,當時的真相(匪區也出一本,但是刪減幾十萬字)

南昌暴動,是張發奎手下的葉挺(北伐開始跟他的老部下)+賀龍(新編收另一個軍的幹部)為了怕被踢出國民革命軍拉一部分部隊搞出來的。

張發奎顧及情誼,沒有趕盡殺絕,由其他部隊追擊,所以這支共產黨部隊叫新四軍。(張發奎是國民革命軍四軍頭),更好玩的有的部隊跟著走,但是想想不對,又回來。

所以汪精衛從頭到尾都是反共的,只是做法不同。

老蔣其實在寧漢分裂,有下野一次,由汪精衛掌權,至於為何原因,又由老蔣拿回權力。

寧漢分裂 南昌暴動 廣州暴動,其實都是同一系列的。

五毛別自己補腦,自己瞎編歷史
愛。回。家 wrote:
什麼叫[寧漢分裂].(恕刪)

[寧漢分裂] 找 (軍統)谷正文回憶錄 有詳細內幕報導。老蔣接到汪精衛發的解職令,在上海的北伐軍司令部搭乘小汽車往上海港走,車內有陳立夫陳果夫等心腹,心腹力陳舉事,蔣猶豫不定,汽車在司令部與上海港之間來回轉了好幾圈,終於蔣決定抗命不走了,舉事,另立國民黨。

共軍81在汪精衛的地盤南昌起事,起事前被汪收容,不像在老蔣地盤被全面追捕。汪直到被共軍捅一刀後才調軍前往鎮壓。資料一大堆,不想和你再多說。
alanchentw wrote:
[寧漢分裂] 找 (軍統)谷正文回憶錄 有詳細內幕報導。老蔣接到汪精衛發的解職令,在上海的北伐軍司令部搭乘小汽車往上海港走,車內有陳立夫陳果夫等心腹,心腹力陳舉事,蔣猶豫不定,汽車在司令部與上海港之間來回轉了好幾圈,終於蔣決定抗命不走了,舉事,另立國民黨。

共軍81在汪精衛的地盤南昌起事,起事前被汪收容,不像在老蔣地盤被全面追捕。汪直到被共軍捅一刀後才調軍前往鎮壓。資料一大堆,不想和你再多說。

汪精衛的勢力是國民黨(黨內),老蔣的勢力是國民革命軍(軍隊),誰能解職誰?

南昌當時是張發奎駐紮地,手上有二個軍共五個師,大約4萬多戰鬥部隊,你共匪是如何攻佔進去?

汪精衛收留誰?汪手上的軍事力量,就只有張發奎一支,我故意不打其他資訊,就看你這支五毛怎回?
都是軍閥,只是誰贏就是中央政府;共產黨也是中華民國內的政黨,打贏了國民黨,共產黨不就代表中國了?!
i hung wrote:
都是軍閥,只是誰贏就(恕刪)


這種說法是比較公正的
大家都自己是正統
但自孫逸仙死
與宋教仁遇刺死後

國民黨可以這樣說
大都是軍閥

真正有建國之初意志的人
早就在多次的革命初期與政治鬥爭之中死亡
愛。回。家 wrote:
汪精衛的勢力是國民黨(恕刪)

老蔣開始清黨並且自立黨中央時,上海一票左派被捉去殺。
後方黃埔軍校沒有奉令,單純把俄國代表和中共代表都驅逐出校,任其自去。
北方加入革命軍的閻錫山,陽奉陰違,白天把共產黨都捉去監獄,但是晚上又偷偷放走,單純驅逐出境。
就一個汪精衛不理,收容著共產黨,直到他們八一舉事才開始反共。真奇怪,共黨無法在其他地方舉事,就在汪的地盤舉,這不是容共是甚麼? 汪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的清共建議,堅持容共。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勞煩你去查查Wiki,看看誰的歷史觀奇怪。

蔣權力來源得自孫文力排眾議堅持任命他當黃埔軍校校長和之後的北伐軍總司令。孫文卒,汪繼任,職務為國府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竟然無權解職一個司令? 歷史隨你蝦掰,五毛。
lordkon wrote:
這種說法是比較公正的(恕刪)

非也。原本的ROC是北方政權,各路軍閥組成一個共和體制,國旗是五色旗。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對各地影響有限,地方自治權超級大。這種國家體制,類似今日印度,也有點像今日美國(聯邦有中央軍,各州有國民兵,各州有自己不同的法律,有的州有死刑,有的廢死,有的吸大麻,有的禁止)。
唯有亂黨孫大砲不服體制,討袁戰爭後被徹底擊潰,失去權勢和任何地盤後,私通外國,做出賣國通敵的勾當,要打倒一切軍閥,他自己幹大王。
alanchentw wrote:
老蔣開始清黨並且自立黨中央時,上海一票左派被捉去殺。
後方黃埔軍校沒有奉令,單純把俄國代表和中共代表都驅逐出校,任其自去。
北方加入革命軍的閻錫山,陽奉陰違,白天把共產黨都捉去監獄,但是晚上又偷偷放走,單純驅逐出境。
就一個汪精衛不理,收容著共產黨,直到他們八一舉事才開始反共。真奇怪,共黨無法在其他地方舉事,就在汪的地盤舉,這不是容共是甚麼? 汪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的清共建議,堅持容共。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勞煩你去查查Wiki,看看誰的歷史觀奇怪。

蔣權力來源得自孫文力排眾議堅持任命他當黃埔軍校校長和之後的北伐軍總司令。孫文卒,汪繼任,職務為國府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竟然無權解職一個司令? 歷史隨你蝦掰,五毛


我是五毛?俺專門抓假裝台灣人的五毛。。。。。

老蔣會崛起是因為,陳炯明叛變後(孫中山國外募款成立粵軍,交由陳打理),被任命為總司令許崇智兼第二軍軍長的參謀長。

蔣收編殘餘粵軍(孫中山的嫡系部隊),後來新桂系的李宗仁 白崇禧(歸降 幫忙 隨便怎說都行),反正桂系就進入國民黨軍政體系。

後來的東征(打陳炯明),北伐,抗日都有桂系的軍隊參與。

不管汪精衛何時反共,他手下的張發奎可是非常反共。

還有國民黨內的左派,不代表是共產黨,別亂帶入中共的概念。
alanchentw wrote:
非也。原本的ROC是北方政權,各路軍閥組成一個共和體制,國旗是五色旗。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對各地影響有限,地方自治權超級大。這種國家體制,類似今日印度,也有點像今日美國(聯邦有中央軍,各州有國民兵,各州有自己不同的法律,有的州有死刑,有的廢死,有的吸大麻,有的禁止)。
唯有亂黨孫大砲不服體制,討袁戰爭後被徹底擊潰,失去權勢和任何地盤後,私通外國,做出賣國通敵的勾當,要打倒一切軍閥,他自己幹大王。

其實你也別鬼扯~~

當年各軍閥的軍隊有誰提供武器服裝薪水?都是自給自養。

今天美國各州政府都要上繳美國政府的部分稅收,當年中國呢?

抗日時代都是名義上服從中央(老蔣),私底呢?日寇侵犯我疆域,我就拼命。。。例如三馬。

老蔣沒你說的那麼有權勢,包況他的老班底粵軍。
cougar2015 wrote:
這是國父指示的
國父是一個地方軍閥嗎


在成立黃埔軍校前......還真的不是
因為沒有自己直屬的武裝部隊呀.....@@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