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要是有決心早就連核彈頭都準備好了不會因為被美國弄掉就停手不幹都2019再來講決心太晚乖乖地用買的啦三十多年來我只看過一次決心那叫做IDF之後只剩嘴砲所以不要再提決心二字天方夜譚RK2K0602 wrote:只要有決心跟毅力, ...(恕刪)
萊七逃 wrote:你貼這些新聞後有...(恕刪) 我們都是普通人怎麼可能有查證這類新聞的渠道,基本上都是看新聞媒體的報導然後自己研判分析真假。上面我po的8月底第一則新聞出來後中科院有專門發文澄明(http://www.ncsist.org.tw/csistdup/news/NewsPublishDetail.aspx?PostNo=16194),但問題是這則新聞裡的內容比如說“現階段均依計劃按既有進度執行”現在確實被海軍打臉說中科院的進度確有延宕。(聯合報和中央社的新聞總不可能是假的吧?)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09130114.aspx?fbclid=IwAR1MfZL-SIz9YPwuxPSJHQJkgt2L9GoEw0hR8gjDMECSEYyGi6rPTwpFmhg否認新型巡防艦建案生變 海軍:中科院進度延緩最新更新:2019/09/13 14:59(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3日電)媒體今天報導,海軍籌建新巡防艦的原型艦建造案恐生變數,109年預算大幅縮減46億元;海軍回應,建造案委中科院研制,但中科院迅聯科研案進度延緩,109年預算同步緩列至110年執行。自由時報報導,海軍對於新型巡防艦原型艦的籌建規劃,原訂109年度編列新台幣46億9316萬9000元,但根據最新送交立法院的109年度國防預算內容顯示,僅編列9051萬5000元,兩者相差達46億元之多,顯示造艦與重要國造系統研發進度出現問題。海軍下午發佈新聞稿回應,海軍基於「國艦國造」政策,新一代巡防艦原型艦建造案委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研制,但因中科院迅聯科研案進度延緩1年,109年預算同步緩列至110年執行。另外,自由時報也報導,因中科院的3項系統研發落後,新一代巡防艦的戰鬥系統將改與國外大廠合作。海軍回應,報導內容純屬媒體臆測,此案仍以中科院科研案為主丶國外廠商備案為輔,海軍將會審慎作整體評估,以符合海軍作戰實需。海軍強調,因應現代戰場環境與敵情威脅,中科院正依海軍作戰需求完成科研案;海軍也將嚴格檢核中科院研發及測評工作進度,以利計畫如期完成籌建目標。(編輯:楊凱翔)1080913
chrischenslayer wrote:哥忍不住笑了台灣人有決心和毅力結果幾年過去了船用設備國產化比率不到2成比南韓還低...(恕刪) 哥也忍不住笑了資料來源: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分析整理中國船舶配套企業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特別是缺乏技術、品牌和完善及時的全球服務網路,綜合配套能力低,直接影響中國造船業做強做大。在船用柴油主機研製方面,設計、研究和生產體系初具規模,總體水準不高,關鍵零部件製造工藝落後,仍主要依賴進口;對引進技術消化和吸收創新能力不足,超大功率和智慧型柴油機製造技術仍有很大。在甲板機械、艙室設備研製方面,自主開發能力薄弱,引進技術產品關鍵製造技術還未掌握。而船舶通訊、導航和自動化系統等產品研製基礎更加薄弱。在中國所有承制船舶中,中國船舶配套設備國產化率,在90年代前後曾達到70%的顛峰,隨後下降到40%,目前不到30%;70%以上船舶設備都依賴進口,這直接制約我國造船工業發展。世界主要船舶配套業國家、地區發展現狀分析
看來2025年是有困難,目標放在2030年好了。就好像是機場一樣,第三航夏跑道動不動就是10年起跳,其實我們一直沒有檢討發生了什麼事,有點懷念立委時代的陳水扁。專制也有專制的好處,如果交通部長跟我報告說機場要10年才好,我就讓他全家住到工地的貨櫃屋去,什麼時候好了你再搬出來。。
萊七逃 wrote: 軍版這裡誰不是普...(恕刪) 巡防艦進度延緩的問題無論是媒體的報導還是國防部出來講的都是因為中科院。至於你信或不信國防部和媒體的報導與我無關,反正對於我而言這則新聞有多家知名媒體相互佐證加上國防部也有公開出來講已經有足夠的可信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