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bite wrote:
1955年美國就爆發了越戰,
1954年12月美國還想著要主動攻擊越綫的解放軍?
這個時候美國還想兩綫作戰,而不是約束小弟不要惹事?...(恕刪)
對歷史知識貧乏, 就不要公開賣弄, 自招打臉。
曉得與台灣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美國總統是誰? 美國二戰英雄艾森豪是也。 他本人還在1960年的6月17日到19日訪問台北3天 (他是迄今唯一在任期中訪台的美國總統) 表達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支持; 對越界的共軍當然殺無赦!
越戰是晚一年才開啓, 五毛自幹五又想顛倒時空, 以後事混淆前事。 而且艾森豪任內美國只是小規模軍援越南, 根本沒大規模投入部隊 (那是下一任總統甘迺迪的作為), 何來 '兩面作戰'?
戴維斯線是《表達對越界共軍殺無赦》而非「限制中華民國軍隊不得越線踏入共區」, 還有個鐵證——ROCAF威力偵巡。
「中華民國空軍武裝偵察巡邏」是中美共同執行的軍事行動, 由美軍提供偵測照相器材及沖洗機制, 資訊共享, 不定期但時時進行 (我服役時一周至少一兩次)。 ★如—果—美—軍—限—制—台—灣—軍—隊—不—能—越—線, 怎—會—要—ROCAF—執—行—武—裝—偵—巡★?
★偵巡絕對是隨時準備戰鬥的軍事行動★! 4---架---ROCAF---全---副---武---裝---的---戰---鬥---機---伴---隨---1---架---偵---照---機 (由戰鬥機改裝) 由戰管雷達站引導, 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當時叫: 匪區) 海---岸---線---內, 沿其海岸線飛行約200~300公里執行偵察照相。 此其時, 戴---維---斯---線---東---一定另---有---4---架---全---副---武---裝---戰---鬥---機---盤---旋---待---命, 準備隨時接受戰管指揮衝進匪區內開戰。 此時全台各軍機場待命處置全部提升一級, 根本準備隨時大戰 (為了保持這武裝待命區不受干擾, 中華民國政府根據《要塞堡壘地帶法》,還在海峽中線以東劃定了R5、R8、R9、R11、R12等5個禁航區)。
如果台海中線真如你所說是美國限制台灣行動, 則這個持續幾十年的軍事行動怎會獲得美軍全力支持? 要知道: 當時CCK可是駐紥著美國空軍戰鬥機群呢! 各戰管雷達站也都有美軍管制官當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