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美國同意輸出技術助台灣「潛艇國造」 中國外交部:不允許





1988年台灣媒體批露台灣海軍即將購買南韓蔚山艦時,台灣與論大譁

有大學造船系教授聯名上書要求國艦國造

當時有雜誌訪問曾為海軍少將時任國民黨高雄市立委蕭楚橋

蕭楚橋親口承認:七年前我們派了一批人出去學習造艦

回來沒看見他們畫過一張設計圖

========================================

哥聽說美國人這次要幫台灣人造潛艦

那台灣人打算花多久時間把潛艇設計圖畫出來?







2017年8月,大宇造船海洋公司順利出口了第一艘國產潛艇。這是該公司1988年從德國獲得相關技術後

30年來專心研發潛艇獲得的成果。

大宇造船海洋公司2011年從印尼國防部接到了三艘1400噸級潛艇訂單,其中第一艘潛艇的交貨儀式於8月2日在巨濟玉浦造船廠舉

行。印度尼西亞國防部長裏亞米扎爾德與海軍總參謀長埃迪·蘇班迪以及大宇造船海洋公司社長鄭聖立等80餘人參加了儀式。

當日交貨的潛艇名為“NAGAPASA號(見照片)”,取自古代印度神力德拉吉特使用過的弓箭箭頭名字。傳說這只弓箭的箭頭NAGAPASA

是蛇頭形狀,一經射出,敵人就會全部睡去。印度尼西亞雖然屬於伊斯蘭教國家,但境內也存在部分印度教文化。

NAGAPASA號全長61米、重1400噸級,可以搭載40名船員一次航行1萬海里(1.852萬千米),相當於從釜山港出發航行至美國洛杉磯

的距離。此外,該潛艇還帶有可以發射魚雷、水雷等武器的八個發射管和最新武器係統。

潛艇需要一邊承受水下的巨大壓力,一邊時刻保持平衡並向前行進,因此潛艇技術素有“造船技術最高峰”之稱。大宇造船接到的三艘

潛艇總造價約合11億美元(大約1.3萬億韓元),創下了韓國軍工出口史上的最大規模,幾乎相當於出口7.3萬餘輛

國產中型汽車的總額。

這次成功出口也使韓國成為繼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之後全球第五個出口潛艇的國家。

========================================================

南韓努力向德國學習製造潛艇,終於三十年後出口了第一艘國產潛艇

對比台灣三十年後連造船人才都培養不出來

台灣工業是一代不如一代











南韓在1960年代初期造船業的發展遠遠落後臺灣,以1962年為例
  
臺灣的造船為12,683噸,南韓則為4,636噸,而且當時南韓所能建造最大的船舶僅僅只有200噸

1961年朴正熙取得政權後,在1967年起的第二期五年經濟開發計畫,以產業構造的現代化
  
和推動自主經濟的確立為基本目標,包含對鋼鐵 機械 化學工業的提升,在造船業方面
  
1967年公佈造船獎勵法,特點在於將船舶安全法 造船會社營業規定法 造船金融法
  
三者合併,將租稅減免 關稅乃至於技術開發等環節,全部由政府明訂規範,在造船補貼方面
  
不論國內外船東一律給予優惠,除了法規和資金援助之外,對於造船的資材和船型設計
  
亦進行規範,1961年設立造船工業審議委員會,負責造船相關業務,船舶設計部分委託
  
大韓造船學會負責,大致上南韓的發展策略是在1960年代同時對造船等周邊產業
  
進行整體的規劃和提升

  
另一方面南韓最重要的造船公司為1970年成立的現代重工,當時南韓國內航運業不振
  
多以國外購買二手船使用,因此現代重工在初期把銷售物件鎖定在中東為主的國際市場
  
,在此機會下陷代重工獲得了國際市場的開拓,在1970年代中東地區向現代重工訂了25艘船
 
再來 現代重工再成立初期即成立了設計部門,自1978年起在集團內進行船舶引擎生產,進行產業升級

  
南韓造船業一方面在政府政策積極的支持下,又以放眼國際市場為目標,產能在1974年
  
大幅超越臺灣,在1974年臺灣在船產能為355,743噸,之後成為全球前三大造船國

=============================================

難怪前中船董事長徐強會拿台灣當反面教員和南韓當對比

說台灣是一個悲劇的發生,口號大國 口號治國

南韓從1974年在造船產能就領先台灣達四十多年

現在南韓人已經搞出了宙斯噸驅逐艦 潛艇

而台灣還在為沱江艦浮力不足 航速達不到設定目標 拉法葉防空升級傷透腦筋








台灣沱江艦曲船體的電腦控制雷射切割工作母機是從美國洛馬集團購買

洛馬集團並提供人員培訓,台灣共引進兩套。船模實驗是在荷蘭做的

噴水推進器是從瑞典Marine Jet Power引進

柴油主機是從德國MTU進口

這艘核心裝備都是從國外搞來的沱江艦,成軍不到半年就出現性能衰退的情形

首先就是浮力不足,台灣海軍先減少反艦導彈的裝備數量,

並調整導彈發射箱的位置進行反覆試驗後,並沒有明顯改善狀況

事實上沱江軍艦即使在沒有裝備 導彈 油 水空載的前提下仍呈現浮力不足的狀態

而航速低於設計目標值38節許多,滿載的情況下最高航速只能達到24節

在美國人幫忙下台灣人造了一艘汪洋中破船,成軍不到半年就出現性能衰退

那這一次美國人又要輸出技術給台灣造潛艦,台灣海軍官兵可要先去廟裡燒個香









這艘台馬之星是台灣中信造船建造,2015年交付使用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發生了十幾次故障

這艘船日本本田設計公司參與設計,船模試驗是荷蘭人做的

動力系統是向德國MAN公司買的台灣人就負責組裝

一艘民船就搞成這樣慘不忍睹,那哥真擔心台灣的國艦國造

2015-08-14 臺馬之星上午南竿福澳碼頭「卡門」約半小時,在東引中柱港又再「卡門」,再延遲半小時,於下午2時30分離港開回基隆。

2015-08-26 臺馬之星左機組空氣減壓閥故障,晚間8點半宣佈停航,三立、中天等電視台,以及蘋果日報等多家媒體前來基隆採訪。次日凌晨空氣減壓閥修復後開航。

2015-09-08 臺馬之星於上午9點半駛離福澳港時又「卡門」,延至上午11點左右開航。「卡門」於9月10日才修復。臺馬之星維修期間由合富輪代開。

2015-09-17 臺馬之星於上午7點離開東引中柱港時再「卡門」,延遲約20分鐘開航。

2015-10-23 臺馬之星於晚間9時多發現主機燃油進油管漏油,宣佈停航,乘客142人辦理退票。

2015-10-27 臺馬之星從東引開往南竿,於上午7點50分在北竿海域失去動力,1小時後重新啟動主機。

2015-10-28 臺馬之星主機故障,搶修無效於凌晨兩點決定停航,並辦理退票,船上乘客308人。

2015-11-11 臺馬之星全自動化電腦系統故障待修(後又發現油路阻塞),次日開始臺馬交通由臺馬輪代開,臺馬之星改為擔任南竿與東引交通船。

2015-12-11 從基隆開回南竿,原本擔任南竿與東引交通船的臺馬之星,因左主機機油漏油,宣布南竿-東引停試。13日以代替品封住,仍然漏油,14日換新濾淨器軛柄與機油濾淨器墊片後修復,15日開始出海試航。

2015-12-17 臺馬之星試航第3天,大軸右尾軸冷卻水管漏水,次日經中信造船廠技師以鐵管「栓塞」,暫時止漏。19日從南竿開回基隆港。

2015-12-19 臺馬之星右尾軸冷卻水管漏水,中信造船廠技師緊急抵馬維修。

2015-12-31 臺馬之星油壓管線阻塞,艏門又卡住。

2016-01-07 臺馬之星返回基隆進行艏門油壓系統、蒸氣減壓閥維修。

2016-03-02 臺馬之星海水幫浦故障,無法供應主機冷卻水,宣布停航。

2016-06-05 臺馬之星右主機故障,導致南竿開航後單機航行,晚間10時10分緊急宣布停航,由臺馬輪開往基隆,替代臺馬之星航行。

2016-06-16 臺馬之星由於左主機故障無法供應燃油,船上376名乘客有2人退票,374人改搭臺馬輪,於凌晨1點48分離開基隆港。

2016-06-19 臺馬之星左主機修復開航,上午從東引開往南竿期間又發生故障,決定空船開回基隆,由臺馬輪於晚間從南竿代開,並宣布6月19日航班停航。


chrischenslayer wrote:
台灣沱江艦曲船體的...(恕刪)


???如果一開始的BUG就這樣. 那您又是怎麼得出“不到半年就出現性能衰退的情形”這樣的結論呢???
經神錯亂的支那人!
自卑感很深 每天中國好棒棒
如果中國這樣強 現在就打過來阿
五毛們!
你們知道嗎?
你們這種行爲是反效果
讓台灣人民反感

mixky123 wrote:
???如果一開始的BUG...(恕刪)





是鄭南榕半夜託夢給哥說的

chrischenslayer wrote:
是鄭南榕半夜託夢給...(恕刪)


那給您託夢的鄭南榕是希望“台灣更好”. “還是和對案接合” 下次您給它問問
台灣 自製 高上大 2萬噸 盤石軍艦

注意台灣製造軍艦退車 倒走 。
台灣製造 高超造船工藝盤石艦很穩定倒走。

不會像 中國造船 搖來搖去快沈到海裡
哥快笑

https://youtu.be/NGSGEk79uOQ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