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中印對峙事件顯示中共解放軍的智慧,竟然成為台灣人的笑話?

ufan0224 wrote:
糟了啦!
那時台灣已經割給日本不屬於前帝國領土,您這樣說算不算分裂國家?
會不會被收容審查呢?


哈哈,中華民國憲法又不是我修訂的,中華民國地圖又不是我出版的,找我幹什麼?搞笑!
另外:中華民國地圖中從來就不包括東北那被清政府割讓的一百多萬領土,但一直包括臺灣。
如果你覺得這些邏輯很詭異,你去找中華民國政府吧。
leung2do wrote:
中華民國3年(191...(恕刪)


1955年12月13日
中華民國代表在安理會對聯合國大會3502號草案中
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的部分行使否決權
理由是全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
這是中華民國在安理會僅有的一次行使否決權

這個後續
PRC取代ROC在聯合國位子
ROC退出聯合國

蒙古獨立也內含
美國聯中抗俄的外交手段
把外蒙古當緩衝區


蒙古獨立運動記得共3次
過程挺複雜的
有興趣自己搜尋
melkavam wrote:1955年12月13日
中華民國代表在安理會對聯合國大會3502號草案中
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的部分行使否決權
理由是全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
這是中華民國在安理會僅有的一次行使否決權


有關外蒙古問題,可參閱中華民國外交部及中華民國陸委會的相關聲明:
民國35年我國憲法制定公布時,蒙古(俗稱外蒙古)獨立已為我政府所承認,因此,當時蒙古已非我國憲法第4條所稱的「固有之疆域」。外交部雖於民國42年提經立法院決議廢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但並未完成憲法領土變更之程序。
外交部在91年7月8日函示略以:「蒙古已為主權獨立國家,且為聯合國會員國之一。國際法上國家之承認,原則上屬於『無條件與不可撤回的』,當時承認之相關要件迄今仍存在。」

說白了,就是:1,中華民國早就承認外蒙古獨立了; 2,雖然1953年(民國42年)時的確反悔不承認過,但那次的不承認沒走完憲法程序,所以從法理來說,1953年的那次不承認其實是不合法的。3,中華民國外交部2002年再次確認:對蒙古國的承認一直有效(相當於承認1953年時廢約聲明無效)。
原文可参考:
https://www.mac.gov.tw/News_Content.aspx?n=A0A73CF7630B1B26&sms=B69F3267D6C0F22D&s=85CD2958339DA00C

所以就不要再給中華民國政府臉上貼金了。
ufan0224 wrote:
報告那個樓主
是印度軍越界哦!
中國鐵路修了嗎?
人家越界成功阻止修路,貴軍的地動山搖呢。
說!拿了多少糖果?


首先,不是修鐵路,是修公路。
其次,你要的公路如下圖。如果你想看的更詳細一些,你可以用google衛星圖。
故事其實不複雜:中國第一次修路時,計劃修建的公路距離印度實控線很近,印軍越境阻攔(因為只需要過境幾百米就可以攔住了),後來中國暫停在原地點修路,印軍則撤回印度一側。
然後中國利用整個冬天的時間,在距離衝突地點稍遠的位置重新修路,實際控制北洞朗地區。而這次印度沒有阻攔,相當於默認了中國對洞朗的控制。
中國在洞朗道路修建情況,可以通過google衛星圖看到,
以下是印度媒體相關報導(包括印度國防部長承認中國已經在上次衝突地點附近修建了很多軍事設施):
But the PLA had constructed military infrastructure and helipads as well as deployed around 1,600 troops in north Doklam (separated from south Doklam by the Torsa Nala rivulet) throughout the winter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the disengagement, as was earlier reported by TOI.
Defence minister Nirmala Sitharaman herself recently admitted in Parliament that the PLA had undertaken “construction of some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sentry posts, trenches and helipads” near the face-off site, while her junior minister Subhash Bhamre had also said that the situation had the potential to escalate in the coming months.

https://www.ndtv.com/india-news/full-fledged-chinese-military-complex-in-doklam-show-satellite-pics-1801323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china-trying-to-outflank-indias-positions-with-road-in-doklam/articleshow/63372874.cms



解放軍軍旅作家金輝在其長篇日記《西藏墨脫的誘惑》中,對那段歷史作了這樣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
西方記者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一書中寫道,「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
為愛執迷~ wrote:
你資訊有問題,中國...(恕刪)


修個頭啦!
如果有修也是花大錢跟不丹買的啦!

洞朗本來就在貴國手裡,『藏南』才是在印度手裡,為了個洞朗引用那個條約,把藏南給丟了!這叫大勝?
別來惹笑!
洞朗事件,首先的確是中國準備不足,因為中方認為與印度不存在洞朗領土爭議,所以只是事先跟印度打招呼說要修條路,然後在沒有充分的武力支援情況下就動工了。
印度方面的確承認洞朗不是印度領土,但又認為洞朗是不丹領土。所以當印軍發現中國軍隊的道路修到洞朗地區,並且距離印度邊境很近時,就越界阻攔。
此時中國的確比較被動,因為事先準備不足,沒能在第一時間阻止印軍越界,而當印軍已經越界後,再要阻止,除了談判外就只能打仗了。
而印度雖然在戰術上贏了第一局,但在戰略上卻沒想清楚,印度也不想因為一條路就真的和中國打仗(印度認為中國入侵了不丹領土,而印度自認為是不丹的盟友),但如果允許中國繼續修路面子上又過不去,所以就和中國在對峙點耗著。
後來中國和印度各退一步:中國暫停在原計劃線路上修路,印度退出洞朗表面上看印度取得了勝利。
但對於中國來說,修路不是目的,實際控制洞朗地區才是最終目的。所以在印度撤軍後,中國在距離當時對峙地點較遠的地點重新修建進入洞朗的道路和軍事永備工事。
這一次印度選擇了沉默,因為對於印軍來說,進入洞朗地區幾百米搞一些干擾活動問題不大,但真要深入洞朗地區幾公里去阻止中國軍隊的話,那印軍真的要做好全面開戰準備才行。而印度並不想真的和中國在洞朗開戰,或者至少在洞朗對峙事件後,印度高層並沒有想清楚下一步該怎麼走。
所以當印度媒體報導從Google地圖上已經看到中國軍隊的道路和建築物修進北洞朗時,印度政府選擇了沉默。

至於丟石頭,那不是發生在中線的洞朗地區,而是在西線的班公湖地區。中印軍隊在邊境線上經常有摩擦,但雙方都盡量避免開火。丟石頭事件中,印軍明顯吃虧了,但即便在好幾名印軍士兵被打傷的情況下,印軍也沒敢開槍還擊。
如果嘲笑共軍用石頭,怎麼不去嘲笑印度人吃了虧還不敢開槍?別忘了在印度人眼裡,班公湖一帶是印度領土,自己的領土被中國軍隊“入侵”,自己的軍隊被中國軍隊打傷,卻一槍都不敢放,那印度軍隊豈不是更窩囊??
leung2do wrote:
洞朗事件,首先的確...(恕刪)

印度哪裡吃虧了!
中國引用的條約剛好丟了藏南...
阿三哥笑到岔氣!
貴國沒懲處還表功?

ufan0224 wrote:
修個頭啦!
如果有修也是花大錢跟不丹買的啦!
洞朗本來就在貴國手裡,『藏南』才是在印度手裡,為了個洞朗引用那個條約,把藏南給丟了!這叫大勝?
別來惹笑!


洞朗地區原先並不是由中國完全控制,中國原先只是在洞朗地區修建了一個季節性哨所,在天氣條件允許時派巡邏隊到洞朗一帶巡邏,無常備兵力。
因此中國想在洞朗地區修建戰略公路,把季節性哨所變成永備哨所,從而實際控制洞朗地區。
對峙事件使得中國想修通到中印邊境哨所的公路的計劃被擱置。
中國轉而在距離對峙地點稍遠的地區修建永備工事和道路。
也就是說中國原先只是想修一條路,慢慢實現對洞朗地區的完全控制。
對峙事件後,中國由修路變成修工事,直接佔領北洞朗地區,並事實上控制南洞朗地區(以前中國的兵力投射實際上沒有到達南洞朗地區)。
至於跟不丹花錢買洞朗,說出來當笑話好了,不丹只是口頭聲稱對洞朗擁有主權(就像台灣口頭聲稱對釣魚台擁有主權一樣),在洞朗沒有任何足以對中方有威懾的軍事存在,花個屁錢啊。
ufan0224 wrote:
印度哪裡吃虧了!
中國引用的條約剛好丟了藏南...
阿三哥笑到岔氣!


阿克賽欽在中國手裡,班公湖三分之二在中國手裡,印度人對阿克賽欽的感覺就像中國對藏南一樣。
對於印度人來說,藏南本來就是印度的,所以印度擁有藏南是理所當然的,印度人不會覺得自己賺到了。
但印度人認為阿克賽欽也是印度的,現在阿克賽欽被中國佔據著,印度人當然覺得吃虧啦。
當然你也可以去安慰印度人說丟了阿克賽欽得了藏南不吃虧,你看印度人會不會宰了你。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