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踢爆台灣雄風三型反艦導彈


豪哥大 wrote:
這個問題之前有在軍...(恕刪)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找點資料,過幾天再來討論。

Funnyshow wrote: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恕刪)


找到資料沒?
都好幾天了!
真想拜讀閣下大作!
如果以我們討論的範圍,搜尋到的資料如下:
末端攻擊模式
1,Pop-up(climb&dive):躍升後俯衝攻擊,以魚叉飛彈初期型式是這樣說明的:The original Harpoon missile (the Italian Otomat is another example) used a terminal "climb and dive" (often described as “pop-up”) maneuver where upon the missile climbed sharply at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target (said to be 1,830 meters) and then dove at a 30 degree attack angle.簡單說就是距目標一定距離躍升後以一俯角攻擊。(對於早期的反制措施,熱焰彈、干擾絲、近迫系統,有一定的反反制效果)。
這只是示意圖

2,Sea skimming:掠海(用掠波比較傳神),Sea skimming anti-ship missiles try to fly as low as is practically achievable, which is almost always below 50 meters (150 ft), and is often down towards 5 meters (15 ft). When under attack, a warship can detect sea-skimming missiles only once they appear over the horizon (about 28 to 46 km from the ship), allowing about 25 to 60 seconds of warning.巡航時保持海面50公尺或以下,攻擊階段可以到5公尺或以下,目的是避免太早被攻擊方發現,壓縮其反應時間(增加攻擊成功率)。

至於討論中有關掠波高度的爭議,說明如下:
So what is the good flight altitude? And how to cope with sea conditions?

This is where it gets interesting: the missile is able to assess the sea state by itself. It measures the wavelength of the sea and the peak-to-peak height, estimates the sea state (usually from 1 to 9) and deduces the flight altitude at the best trade-off between stealth and probability of failure.


For instance, sea-skimmers usually fly around 5m above the sea surface for a calm sea (sea state 0 to 2) and around 20m above the sea surface for a rough sea (sea state 3 to 5).
所以,掠海高度應該是隨著海象狀況而有所改變,飛彈會依據自身的雷達高度計與浪峰做一比對而調整。

而雄三的末端攻擊模式並沒有明說,在官網裡是這樣描述的:飛彈可以超音速低空掠海接近敵艦目標,縮短反制武器的反應時間,並能以特殊的彈道進行終端的擊靶任務。
而在實測影片中看出:可編程、高速轉折、超音速是雄三末端攻擊的利器。
相對於Pop-up maneuver一定會減速、曝露位置…如何選擇呢?
另外有提及誤擊漁船事件中彈頭顯然未被引爆,姑不論木質漁船是否能達到引爆條件(triggering)。綜觀在福島戰爭及兩伊戰爭中分別被飛魚飛彈擊中而未能證實彈頭立即引爆的雪菲爾號、大西洋運輸者、史塔克號…等,飛彈本身的動能及殘餘燃料已足以達到基本戰術需求—癱瘓敵艦。

還不簡單

05x或00x拉出來給雄三試試手吧

馬上就知道準不準了

Funnyshow wrote:
根據雄三的驗証射擊影...(恕刪)

掠海時間很短,時間長了,飛彈會解體,
所以雄三是高低高彈道,他這個低也有
相當高度。

lordkon wrote:
還不簡單
05x或00x...(恕刪)

別笨了,雄三要突防這兩艘,不
同時打個10-20枚,根本做突防不了。
Funnyshow wrote:
如果以我們討論的範圍...(恕刪)

雄三是超音飛彈,不能用次音速飛彈來類比,
由於低空空氣密度高,阻力大。所以雄三這類
飛彈無法在掠波時長期保持在2個馬赫飛行,
但衝壓引擎又必需在高速運作,所以只能飛在
較高的高度,低不下來。這個是有物理上的限制。

豪哥大 wrote:
這個問題之前有在軍...(恕刪)

你講太深 對岸聽不懂 哈哈哈
對岸一貫的做法就是 把別人科技 扁低矮化
把自己的科技 說得很神
樓上還有人說 飛彈解體 都笑了 打航空母艦的 這麼容易解體的話 那還服役幹嘛
厲害了我的國本來就是笑話,大陸那麼厲害早就拿下臺灣了啦!
阿斯特怒伯爵ρσπ wrote:
雄三本身就是一個笑話...(恕刪)

jfkcity wrote:
雄三是超音飛彈,不能用次音速飛彈來類比,
由於低空空氣密度高,阻力大。所以雄三這類
飛彈無法在掠波時長期保持在2個馬赫飛行,
但衝壓引擎又必需在高速運作,所以只能飛在
較高的高度,低不下來。這個是有物理上的限制。

你這是有盲點的,衝壓引擎必須要在高速時運轉是對的,所以雄三有了外掛可拋棄式加速推進器以在初期達到運轉速度。
而所謂高高度理論;節省燃料、加速快、航程遠…也是對的,但這也要端視目標與攻擊方的距離而定。如果不需要長程巡弋,那全程低空掠海也是可行的。
我們討論的是末端攻擊模式,從影片中看出,末端高速機動(S weaving)、掠海(Sea Skimming),最終以五公尺以下的高度、超音速的速度攻入艦體,這已經足以說明其性能。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