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航空工業竟淪落到向南韓買零件,真是慘不忍睹一代不如一代


BUCK wrote:
就你的貼文,證明你...(恕刪)






你們台灣自由時報2017年報導

總統蔡英文昨赴中科院主持新一代高教機簽約儀式,正式宣布「高教機國造」啟動;不過,
根據國防部規劃,在時程未耽誤的前提下,六十六架新一代高教機要全數交機,須等到二○二六年,
在國軍不考慮外購高教機的情形下,已服役逾四十年的F-5部訓機、服役逾卅年的AT-3高教機,
勢必須延壽九年,繼續培育後進空軍飛行員。

因此,國防部編列六百八十六億元預算,啟動六十六架「高教機國造」計畫案,預算自今年執行至二○二八年。如期程未耽誤,二架原型機將在二○一九年出廠、二○二○年試飛,隨後投入量產,預計二○二六年交機完畢。

但國防部原規劃,F-5部訓機將在二○一九年除役、AT-3高教機除役時間點則落在二○二○年,屆時恐出現高教機戰力「空窗」。不過,國防部在新一代高教機建軍時程確立後稱,上述二型部訓、高教機將延壽,F-5部訓機更可延壽至二○二八年,AT-3延壽計畫也可望建案執行。

軍方人士指出,軍機是否堪用的關鍵在於「妥善率」,雖隨著機齡日漸增加,風險固然會提高,但只要維修、保養確實,仍可進行戰訓任務,同時也會緊盯新一代高教機籌獲時程。

===================================================

F-5要延壽9年到2028年,那這9年F-5保養所需零部件

你們也是一直靠買?






冷酷的豆豆龍 wrote:
台灣買派里級主要是...(恕刪)


















問題是台灣的對手如果是菲律賓,那派里級可能還可以拿來嚇人

但是台灣對手是解放軍,一架轟六K可以掛6枚鷹擊12

而派里級那可憐的火力通道,面對空射反艦導彈的攻擊

它能攔幾枚?


就跟你說買派里級是要聲納, 你就說它對付不了空中威脅. 要是我說防空有基隆級,戰機和天弓愛國者, 你又要說你們有彈道飛彈潛艇殲十殲十一殲二十航母S300, S400, 核彈brabrabra..... 你這種神邏輯就是臺灣應該躺著讓中國接收得了, 買啥武器? 現實就是我們買了阿! 而且也不見有解放軍游過來.
啊不然呢?現在重開生產線,然後生產沒多少就得關閉,你可真凱
chrischenslayer wrote:
你們台灣自由時報2017...(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BUCK wrote:
啊不然呢?現在重開...(恕刪)




哥笑了

你們台灣將領自己坦承:

經空軍評估,F-5E/F型戰機垂直安定翼沒問題,另美方所指的上下重樑也早已經換過,

F-5E/F型預計在2028年才開始逐步汰除,另AT-3也已經有「強漢2號」延壽計畫。

也就是F-5E/F至少要服役到2028年以後,那這十年你們補保零部件都打算靠國外?



而且台灣人自己也講

自製不外求 才是安全經濟之道

近代飛機均能持續使用30年以上,但機上眾多的零組件必需定期更換或失效換新,此等零組件製造廠常無法持續供應,

即所謂商源消失問題。遇到這種情況,勢必另覓代用件。誰能提供?

為了安全的要求,非原飛機製造廠莫屬。原廠不會立即無條件提供此項服務,這就是為什麼幻象機的維護費遠超出IDF,

妥善率卻遠低於IDF。因此國內如有能力自製,應該絕不考慮外購。



凱那還不是台灣人自己浪費時間沒深入發展航空工業造成的嗎?

前漢翔公司董事長邢有光,空軍官校四十八期畢業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航空工程博士

曾任航發中心IDF氣動力構型設計工程師 IDF計畫總工程師及飛機製造廠廠長

邢有光在二十年前接受訪問曾說:所謂完整的航空工業 並不是為其他飛機製造廠代工製造零組件

就是航太工業了,最重要的是具有飛機設計 製造改良 飛試 驗證等整個飛機製造流程經驗的這群人

如果政府能夠重視因歷來設計製造F5E AT-3 IDF等珍貴經驗所培養的這些人才的話

不但我們發展航空工業的經驗可以傳承下去 如果國家有任何需要的時候也就不會發生人員流失

找不回來的情形了

邢有光早在二十年前就告誡台灣人,結果台灣人自己不聽淪落到跟南韓人買

然後現在再來靠邀快退役不孚成本不需自製

那這二十年來你們的航空工業在幹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就是台灣人無能嗎



況且台灣人凱又不算什麼新聞,台灣人自己也承認:

惟以零附件採購為例,原本美軍供售單價為1000美金

次年再行供售單位就調整至10000美金,調漲約10倍價錢,導致持續投資於裝備維護的成本

亦逐年增加,且在國防預算緊縮下,只能謹慎採購所需裝備維持之零附件,把錢花在刀口上







pjlee0630 wrote:
就跟你說買派里級是...(恕刪)


哥笑了

戰爭是體系的對抗,不是一兩件武器或裝備的較量

派里級的聲納要發揮作用,是不是你台灣先要確保制空權 制海權能牢牢掌握在台灣軍方手裡?

如果不能確保制空權 制海權你們派里級要用聲納在台灣周邊海域反潛那不是找死?



再來說說基隆級的防空

這是2002年台灣國防部給立法院的報告

假設敵人以十六枚巡弋飛彈攻擊,以紀德級作為作戰之旗艦時

敵人飛彈的穿透數僅有1.05枚

今年已經是2018年了,解放軍的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對海攻擊能力

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就算以台灣最樂觀的假設

解放軍也只是多消耗一些反艦導彈就可以擊沉基隆級

所以基隆級的防空能力也是不太樂觀





況解根據台灣國防部的報告基隆級上的標二導彈射距不過153公里,鷹擊12至少有300公里

看來就算依照台灣人給的數字,基隆級的防空能力也是不太靠譜



再來說說天弓和愛國者

這是上世紀90年代台灣雜誌的文章

文章中稱:以一個直徑500公尺的鷹式飛彈陣地而言,只要使用6枚左右攜帶輕型子彈頭的M-9或M-11

便可以確定至少能有3枚飛彈的子彈頭撒佈面積完全位於陣地範圍內,而這就可以重創甚至摧毀這個發射陣地

防空系統沒有裝甲,故只要輕型子彈頭在附近引爆便可以對其造成損害乃至於徹底破壞.因此對於飛彈陣地的襲擊

是一次性的,只要一次數枚飛彈襲擊便可以剝奪一個飛彈陣地的大部分戰力,沒有必要進行第二次的襲擊.

實際上除了飛彈陣地之外,任何露天放置的裝備陣地都是潛在的目標,但由於解放軍的飛彈數量有限,故將以防空

飛彈陣地為主要打擊對象,而這也是繼空軍之外,對於台灣防空體系的另一波打擊....

在戰術飛彈的攻擊之下,台灣的防空飛彈可能只有一種可以維持下去--也就是窖射型弓II



就算窖射型弓II還存活,依照台灣人自己的報導

一個窖射型天弓II再裝填時間是25分鐘,戰爭中最缺的就是時間

等你導彈重新裝填完畢,解放軍的導彈和火箭炮不知道打幾輪了

所以看來天弓和愛國者也是不太靠譜


BUCK wrote:
就你的貼文,證明你...(恕刪)




哥笑了

這是美國UTC Aerospace Systems為美國空軍研製的下一代彈射椅ACES5

英國人不賣美國彈射椅美國還有UTC Aerospace Systems可以考慮

如果英國人不賣台灣彈射椅,漢翔有能力搞出來嗎?



BUCK wrote:
就你的貼文,證明你...(恕刪)





同樣一億元,拿去發展彈射椅或是發展飛彈,對台灣來講一定是選擇後者。哪會像你甚麼都想自己來

哥又笑了

你們MDC自己就講了

事實上,中科院早在十多年前(2000年代)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剛服役時,

就曾對外公開宣示有能力為雷霆2000發展戰術飛彈系統;然而實際上,

只要台灣開發的攻擊性導引武器射程接近或超過300公里,

美國就往往會以飛彈科技管制體(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 MTCR)的條約

進行干預,阻止台灣進口關鍵零組件與高科技禁運或禁止高科技輸出。

尤其是台灣海峽部分地區寬度不及200公里,兩百公里級戰術飛彈理論上可能

從台灣本島射擊到中國大陸沿岸,因此政治敏感性高,

因此美國方面是否允許或 支持台灣發展這類攻擊性武器,將是一大關鍵
pjlee0630 wrote:
SQR-19是低頻...(恕刪)




哥笑了

然而,由於匯聲區的寬度會隨距離遞增(從第一匯聲區的3-5海浬增加到第三匯聲區的9海浬之譜),

且在匯聲區距離偵測到的訊號只有大致方位、且接觸相當短暫,目標位置精確度不足以讓水面艦直接發射長程武器攻潛。

所以,巡防艦必須出動直升機前往該海域偵巡,以其自身機載系統(吊放式聲納、聲納浮標等)進行水下蒐索重新獲取目標

,並將所蒐集到的水聲回紋傳回艦上,交由SQQ-89反潛戰系進行資料處理,並由艦上的專責反潛作戰人員分析研判。

以微處理機為核心的SQQ-89可對多個水下接觸進行「目標動態分析」(Target Motion Analysis/TMA),

也就是能夠同時追蹤多艘運動中的潛艦,確認敵潛艦位置並做出戰術決定後再指示直升機(或其他友軍兵力)執行攻潛。
=============================


您認為那兩艘海倫凱勒,在制空權 制海權未掌握在台灣手上前是先躲避解放軍攻擊,還是先冒險進行反潛?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