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科普:為何中國的中華神盾平常不能開機


Charlie_H wrote:
你編的故事在這裡就...(恕刪)




我選擇相信Charlie兄! 這裡只會放P的人實在真多!
Charlie_H wrote:
老弟! 你給的那個...(恕刪)


一事對一事,
要什麼東西都混在一起談,
甚至是擴大解釋,
就鬧不完了,
這軍版的壞毛病,
就是談什麼都會失焦。

那個視頻只是用來證明這是舊聞而已,
這邊我也只在說那個演習根本用不上神盾。
至於神盾平時能不能開機,性能如何,
我一概不知,也不評論,
我手上又沒情報。
沒有根據亂猜不是我的風格。
Henry_S wrote:
我选择相信Charl...(恕刪)
他胡扯能力是有哦,你去翻翻这种帖子的最早帖子,他都被打脸的不要不要的了。一个ntu防空系统当做舰队指挥看,052cd上的x波段对海对空雷达都不知道位置还硬说是炮控雷达(ps:052C的X波段对海对空就那一个哦他都不知道),非要我说型号估计现场查找才知道(ps:这个x波段雷达演化成055的四面x波段雷达,他倒好在黑055时上来就说x波段,我们这边都没笑掉大牙,都不清楚技术来源和继承关系就瞎黑),基德这种防空型斯普鲁恩斯他也不清楚技术指标和升级状态。
那真要看軍版的相信你說的還是他說的!
COPY一段他說的在另一層樓109樓,你可以反駁嗎?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7&t=5401438&p=11
我說話都是有所本的,對岸的都是嘴砲的多!

再提一個證據是來自海軍自己的將軍在誇耀052D時漏的口風
依照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論證研究中心綜合論證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伊卓少將在軍事節目中的說法,原本052C的346相控陣電子組件還有一些類比部件,而346A實現了全面數字化,且雷達器件實現全固態化,提高了運作效率並減少了熱量發散,提高了長時間連續工作的能力。
-----------------------------------------------------------------------------------------------
這是告訴我們052C根本沒辦法長時間連續開機! 鐵證如山! 這個過熱問題到現在還存在喔!


另一則證據,根據對岸解密的文件可以得知052C研製時的問題,請參考下文

據稱346型雷達研製階段面臨的最大障礙之一,是單一微波集成電路(MMIC)生產技術不成熟,導致相控陣所需的T/R模組的單位生產成本高達1.25萬美元,是同時期美國產品的25倍,根本無法量產。中國透過管道引進以色列半導體產製技術(可能也包括烏克蘭Kran-Radiolokatsiya的協助),大致解決了T/R組件的量產問題;不過整體而言,346型雷達系統的價格仍十分昂貴(與南京14所簽署的合約價值約為每套5億人民幣),佔全艦價格的1/6。 依照2009年的文獻,中國專家表示雖然透過研製空警2000/空警200等預警機,中國已經掌握機載有源相控陣的技術,但由於製造成本還是太高(是美國同類產品的5到8倍)、機載大功率直流電源問題沒有解決、發熱量過大,還不能應用到戰鬥機上。

依照後續資料,中國南京第14電子所在1990年開始研發有源相控陣的T/R模塊,研發團隊在僅有若干外文資料的情況下開始摸索研;在前期研究之中,研發團隊就整理出18項需要突破的關鍵技術,在中國艦載雷達發展史上可謂前所未有 。在1996年12月,中國海軍正式立項發展艦載有源相控陣,由南京14所擔綱。為了減輕重量,346型雷達的天線陣面骨架以鋁質蜂窩狀結構的夾層板構成,單一陣面的骨架重量僅1.25噸,而每個天線陣面本身則重3.5噸;由於第十四所的努力,346型雷達在早期研發過程中,系統成功減輕了2.1噸的重量。在2001年12月下旬,346型雷達原型在中國北方的地面積地開始展開與導彈武器系統的整合,需要連續10次在試驗中(以實際發射的靶機為目標)才算通過;測試工作於2002年4月首度展開,曾遭遇技術問題,歷經數個月才解決。346型雷達在2003年裝置於畢昇號上進行測試,在2004年6月進行最後的調整測試作業。 依照若干公開資料,早期346相控陣遭遇的問題包括易受海面/近岸雜波干擾、艦體搖晃就會影響偵測結果等,後來都一一解決。

依照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所(即南京第14電子所)網站在2016年10月24日的撰文,「中華神盾」在1997年立項,是中國第一部全固態三座標相控陣雷達;由於當時中國國內相關基礎薄弱,研製難度極大,一段時間都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在2000年,14所內任命邢文革擔任346相控陣雷達的副總設計師,在接下來數年攻克了許多研製雷達的重大問題,包括帶領團隊上艦出海研究克服海上背景雜波以及船艦搖晃影響偵測等問題(約花費三年時間)。在2007年,346相控陣順利完成研製工作,
-------------------------------------------------------------------------------------------------
052C先生產兩艘2005服役,看看第二批開建是2008年服役時已經2013年了。第一批與第二批前後差8年哪! 為什麼? 當然是等到2007年時問題才解決啊,結果這兩艘變成碼頭皇后超過4年,346雷達上的Bug才搞完,才真正形成戰力,可是模組過熱與穩定性問題不一定解掉了喔,另外4艘052C在這些BUG解完以後才再開始生產,小步快跑前進真是偉大,專門造就擺在那好看的武器! 052C一擺就是4年不具戰力,真偉大!


從前面的PO文中可見14所與航天部鬥爭就知道,這種撥錢下去做,不一定會成功研製出武器的問題在整個老共的武器研發單位中瀰漫著,有關係比有技術重要的事也很常見,而且這些錢都不算在軍事預算內!

052D就真不知有沒有這個情況,至少他是用水冷散熱跟全世界所有AESA雷達一致!
好! 現在055有裝上了一大堆的新雷達與新武器上艦,看看他未來的服役與出勤紀錄就可判斷一些端倪。

說到這而,我就想到一件有趣的現象,2015年那兩個艦隊演習時為什麼都沒用052D當旗艦? 當時這可就好玩了,難道裝在052D上的346A也還有一堆問題沒解嗎?所以指揮官選擇052C而不是052D! 對岸的可有甚麼解釋嗎?

有哪個報告說SPS-48E 雷達有過熱不能長期開機的問題?
一但346雷達要關機冷卻時那還怎麼操控HHQ-9?
新一批的052C在2012-2014才服役,2015年的事離現在才幾年?

dfxldm wrote:
他胡扯能力是有哦,你去翻翻这种帖子的最早帖子,他都被打脸的不要不要的了。一个ntu防空系统当做舰队指挥看,052cd上的x波段对海对空雷达都不知道位置还硬说是炮控雷达(ps:052C的X波段对海对空就那一个哦他都不知道),非要我说型号估计现场查找才知道(ps:这个x波段雷达演化成055的四面x波段雷达,他倒好在黑055时上来就说x波段,我们这边都没笑掉大牙,都不清楚技术来源和继承关系就瞎黑),基德这种防空型斯普鲁恩斯他也不清楚技术指标和升级状态。..(恕刪)


此人嚴重扭曲本人所說的話!

NTU完成的基隆級軍艦作戰室面積廣大可以用來做艦隊指揮,基隆艦上就是有這個艦隊指揮室,裡面設備齊全,只是沒有任何照片曝光,老共的052系列船的噸位有限是否有這種安排就很難說了,此人吹噓052C上有X波段雷達可以替代346雷達,結果只是一個功率低的低空搜索雷達兼火控雷達364雷達,被我揭穿他的騙術,惱羞成怒,居還說這種Analog的非相位陣列雷達演化成055上的相位陣列雷達,各位看官看一下是誰沒水準。
第二條052C是2003年下水,第三條是2010年下水,時間間隔是比較長。主要是052C跟之前的052技術跨度太大,建成後還是存在相當多的小問題需要科研解決,解決完了才開始大批量建造,中國跟美國不一樣,是大跨度發展的,畢竟以前實在是太窮了,而現在發展又太快,所以步子太大總是容易扯到。

另外同時期江南造船廠還在搞搬遷,要從黃浦江上搬遷到長興島去,這也影響了建造。

江南造船廠原址。因為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所以江南廠從2005年起開始搬遷到長興島。也就是說,建完第一批052C江南廠就開始搬,搬完了就開工第二批052C,耽誤的時間就是這麼來的。
答案出來了,大陸就這程度,難怪造出來的中華神盾連演習都不能開機銀樣蠟槍頭的原因總算找到了

==========================================================
農曆年前的 2 月 3 日,一則
少有人關注的新聞刊登在報紙上,標題寫著:「涉嫌出口軍事晶片到中國,台裔教授被拒保釋」,但熟悉內情的科技界人士都知道,這是一起橫跨美、中 、台三地半導體產業間諜案的關鍵轉折。

一家星巴克成技術突破口
林口的咖啡廳變交易大本營
事件主角是位於成都的嘉石科技(後更名為海威華芯),過去 8 年,他們在美國矽谷和台灣桃園布下了綿密的產業間諜網,不但造成台灣砷化鎵產業投資價值達 75 億元以上的研發成果,被嘉石科技輕易取得,還有可能讓中國取得生產先進軍用雷達關鍵元件的技術能力,改寫中美兩國之間的遊戲規則。更令人驚訝的是,中國突破美國設下的技術障礙,突破口之一,竟是位在新北市林口復興北路的一家小小星巴克門市。

故事從 2011 年開始談起。這一年,美國開始調查,中國中興通訊把美國禁止出售的通信設備賣給伊朗電信,根據美國司法部調查,為了繞過美國禁運的禁令,中興還特別組成一支 13 個人的小組美化財報,所有和伊朗案有關的電子郵件,每天都會自動被系統刪除。

中興為何如此戒慎恐懼?因為,中興雖然能賣電信系統,但其中和通信相關的晶片,卻全都由美國公司提供,通信晶片用的多半是化合物半導體,例如,一種稱為砷化鎵的技術,少了這種半導體技術,即使像中興這樣的中國國家隊企業,都做不出電信設備。

2010 年,一家叫嘉石科技(後改名為海威華芯)的公司在成都成立。嘉石原本只是一家 5 億元人民幣資本額的小公司,砷化鎵技術也遲遲沒有突破,但這家公司和中國官方關係深厚。嘉石總經理高能武,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電科)第二十九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百度百科的資料寫明,中電科是直屬國務院的大型國企,「是軍工企業的國家隊」,從雷達方陣、衛星技術,甚至太空通訊用的電子系統都由二十九所負責開發。

台灣重量級專家在美被捕
石宇琦把 MMIC 技術賣給中國
《財訊》取得美國司法部引用 FBI 幹員的調查報告指出,從 2011 年開始,嘉石科技找到一個來自台灣的重量級專家石宇琦(Yi-Chi Shih)出任總裁(President)。石宇琦的經歷顯赫,他和美國軍方關係密切,根據《財訊》取得的訴狀,石宇琦曾在 1982 到 1984 年間擔任美國海軍研究生院(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電機系副教授。接著,他到美國大型軍火公司,負責單片氮化鉀微波集成電路晶片(MMIC)設計與開發。石宇琦確實是這方面的技術高手,因為 1997 年,他成立一家 MMCOMM 公司,開發先進的點對點通訊技術和雷達技術。2007 年,他再把這家公司賣給美國大型軍火商。從美國訴狀的內容可以看出,石宇琦 20 多年的職業生涯,大部分和美國軍火工業打交道。

沒想到,2018 年 1 月 19 日,石宇琦卻在美國被捕,罪名是涉嫌向中國出口受管制的敏感技術與晶片及跨國洗錢,最高可判 25 年重罪,關鍵就在於他把他最擅長的 MMIC 晶片賣到中國。

2010 年時,嘉石科技和成都雷電微力合作開發晶片,根據美國司法部訴狀指出,這兩家公司和西安兵器工業集團第 206 研究所合作,開發雷達用的晶片架構,兩家公司再成立一家叫成都嘉納海威的公司,負責生產石宇琦最擅長的 MMIC 晶片。成都雷電微力的總經理則叫陳亞平(Chen Yaping,音譯)。

2010 年,一筆 100 萬美元巨款從 Chinatrust(中國信託)銀行匯進石宇琦任總經理的 Pullman Lane 公司,陳亞平的名字反覆在匯款名單出現,特別的是,石宇琦一輩子在做晶片,他成立並親自經營的公司,登記的營業項目卻是「影片拍攝」,計劃進軍娛樂業。從訴狀中石宇琦往來的信件內容可以看出,他正打算透過在新加坡和北京的創投公司,和嘉石合作,再做一筆大生意。從 2010 年之後,他在美國、加拿大、香港布建了複雜的金流和人脈網,反覆刺探美國最尖端的半導體技術。

台廠技術早就被中資鎖定
一家成都公司不擇手段竊取營業祕密
最關鍵的一天,是 2013 年 12 月 26 日;這一天,石宇琦透過他能控制的影子公司,從美國最尖端的晶片公司,買下一批 MMIC 晶片;同一天,他花十幾萬美元製作完成的晶圓片,寄到加州的人頭手上,要買到這批晶片,必需不斷簽下保證不出口美國的同意書,但一收到晶片,他就透過電子郵件下令,用最快的速度,以 FedEx(聯邦快遞)寄到香港另一個人頭手上,報關項目只簡單填「玻璃樣品」並虛報商品價值只有 100 美元。信件寄到當天,香港的人頭就收到通知,會有人從北京將這批晶片帶走。透過石宇琦建立的網路,嘉石科技開始建立氮化鎵等尖端化合物半導體的製造能力。

設計是一回事,要能量產尖端的化合物半導體,仍然十分有挑戰性。2015 年,中國最大的飛機維修公司海特高新增資嘉石科技 5 億 1 千萬人民幣,準備量產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嘉石總經理高能武於是把目標指向台灣,希望補齊這塊技術缺憾的最後一片拼圖。

第一個關鍵人物,是台灣人楊光宇,他原本是台灣聯穎光電的研發經理,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楊光宇在 2013 年從聯穎離職後曾到嘉石工作。2015 年,高能武改聘楊光宇為顧問,並把他派回台灣,檢方認為,任務就是在台灣竊取量產砷化鎵的關鍵技術。

做砷化鎵晶圓並不容易,砷化鎵最頂尖的製程,就是 6 吋的砷化鎵晶圓,當時中國沒有任何一間公司能生產,就連台灣大廠穩懋都是咬牙苦撐,投資多年之後,才在 2007 年發展出量產技術,讓公司轉虧為盈,因而拿下全球頂尖半導體公司 Avago(安華高,後購併博通)的生產代工訂單。

Henry_S wrote:
那真要看軍版的相信...(恕刪)


這段表示中華神盾還在用矽晶體,過熱當機哪是當然的

==========================

中華神盾」在1997年立項,是中國第一部全固態三座標相控陣雷達
Henry_S wrote:
那真要看軍版的相信...(恕刪)
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
好開心!
Henry_S wrote:
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恕刪)


哈哈哈,無論爾等黃口小兒如何栽贓抹黑。
今日中國之海軍無論是技術水平,裝備規模,演訓投入,作戰實力,還是發展規劃都已經超過日本海自。成為這個星球上僅次於美國海軍的龐大艦隊。
而且在不遠的20、30年以後,這隻龐大海上作戰力量的藍圖是要與目前世界第一的美國海軍並駕齊驅爭奪霸權。
此等前景和雄心壯志何其壯哉!
反觀鬼島……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