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天劍C實彈測試

totofan wrote:
這種武器, 如果沒有對應的偵察定位能力, 而且是即時精確的定位能力, 多出的射程沒用的! ...(恕刪)


觀念正確 ~

所以說雷霆輛千MK15的117mm火箭彈 , 射程15公里僅中國122mm火箭彈50公里射
程的三分之一 , 搞不好就是如您所說偵查定位能力不行的緣故呀 !!

至於美國自己的227mm口徑火箭 , 這十幾年來射程增加好幾倍 , 都已經接近早期
ATACMS戰術導彈水準了 .. 是否是代表它過去的偵察能力不行呢 ? 這也是值得討論的 ~~
你說的對 wrote:
當然囉,沒人會無知到認為中國沒進步,但吹超俄趕美就太過份了,不是還在買s400嗎?這說明了一切


還在買Su-35哦。按照目前公開的機號看,裝備給了藍軍部隊。

不過除了比如台灣的論壇等,其他地方的軍事媒體和機構一般不會因為這個就認為是殲20不堪用。

對了繼中國之後,印尼也跟進購買Su-35了。

就是那個本來在跟韓國聯合研發KFX/IFX下代戰機的印尼。


旁觀者清。


S400採購可能涉及的三個關鍵詞:

產能 / 原S300營 / 成熟裝備

雖然在電子以及其他一些精密技術方面可能已經不需要仰望俄國人,但是這類超遠程防空導彈,俄國人無論在設計製造還是使用經驗上都還有優勢,並且俄國有超強的整合能力,把各種二流的子系統和技術整合成一流裝備是他們強項。老共自己的HQ19/29系列從目前所知的信息來看都還沒有到可以正式成軍的程度。

面對快速形成戰力的需要。400km這個射程上,S400是目前可選的成熟產品,並且也便於原來採用S300系列防空營快速換裝。


具體一款裝備是否超過別國同類型裝備,和全方位的武器裝備水準是否超過別國,本來就是兩碼事。

比如我如果說紅旗9B可能超過S300PMU系列,不代表我說紅旗9B超過所有俄製放空飛彈。更不代表我說中國大陸自製防空飛彈全面超越俄系。




mangchaocs wrote:
還在買Su-35哦...(恕刪)


中國SU-35不是買來拆的嗎
S-400好像也是買來研究的




另外S-400飛彈不是每一顆都打的到400km

它是混搭的數量
有正確的認知才是走上強國道路的方法,光靠吹不會變強,貶低別人也不會變強,貴岸要是拿的到薩德還是標6,再貴也是會買

有些基本功,像是材料跟設計經驗,只能靠時間累積
mangchaocs wrote:
還在買Su-35哦。...(恕刪)
那顆400公里的連老俄自己都還沒裝備吧!有得等
lordkon wrote:
中國SU-35不是買...(恕刪)
买s400现在看来数量不多,应该就是花钱看看俄罗斯的最先进产品怎么样,要是爱国者紫苑或者巴拉克也卖的话也会买几套来看看。su35也一样,要是j16和j11d研制顺利,军队满意那就不会大量采购了,如果hq19研制顺利也不会大量采购s400。我对那个能打400公里的防空导弹很好奇,要是像巴拉克八一样慢慢飞那真的一点价值都没有,而且雷达要顶着几百公里外的目标制导几乎就只能引导这几个目标了,多目标接站能力会减少很多。大部分时候军迷打来打去都是嘴炮,关键数据都看不到。
你說的對 wrote:
有正確的認知才是走上強國道路的方法,光靠吹不會變強,貶低別人也不會變強


我剛沒有說這句嗎???

具體一款裝備是否超過別國同類型裝備,和全方位的武器裝備水準是否超過別國,本來就是兩碼事。

現役的紅9系列直接對標的是S300系列。如果你非要認為說紅9系列可能超過S300都是吹,那自然是隨您心意就好。



附上一張前段時間新聞採訪某防空部隊的畫面:




他嘴裡的「老舊裝備」是S300PMU1......

你說的對 wrote:
那顆400公里的連...(恕刪)


訂單除了一批次的交付,後續備件是常見附加內容。何況以老共現在的演習強度,一撥飛彈打完要不了很久。

其實雖然S300系列有大量換裝的需求,但是預計再过幾年後新增S400的訂單可能性不會很大了,更多可能是備彈的增購。

老共只要自己搞定了的系統就再沒有問俄國人大量採購過。連現代級驅逐艦的改造都是自己動手。

即使Su-35,也就採購了一個團的數量。前面L兄說买Su-35是為了拆,我倒覺得不無可能,畢竟蘇霍伊對自家設計的拿捏更加到位,Su-35內部結構的優化修改對沈陽601所殲11/16/15系列的未來機體改進也很可能有借鑒作用。反倒是被說了很多次的矢量發動機技術未見得是老共所需,因為根据近一兩天的最新消息,成飛已經在给殲10C原型機改裝矢量發動機了,要說借鑒,也沒那麼快的......
>>所以說雷霆輛千MK15的117mm火箭彈 , 射程15公里僅中國122mm火箭彈50公里射

戰場不一樣, 偵搜的有效性就不一樣阿! 砲兵雷達真的沒用嗎?
對台灣而言, 5~10分鐘的時間延遲就沒用, 因為目標是海上的船
但對陸地戰場, 除了自走砲能打了就跑, 一般的砲兵5~10分鐘還動不了的!


我相信即便是2017年的今天, 100km的火砲射程對台灣可能還是多餘的!
沒本事即時大範圍定位100km以上的距離的!
如果說有一點意義話, 只剩下可以跨戰區火力支援, 但攻擊的還是離岸20k內的目標!
岸置水面雷達能有效的距離大概是制約這些武器有效打擊距離的因素!

火砲或者砲兵火箭, 如果搞尋標導引, 那成本可能太高了!
要單靠彈道學制敵於遠距之外, 即時精準定位的本事就得要非常好!
這門檻肯定是極高, 如果可以做的到, 要雄風飛彈幹嘛?

至於擺在山上的雷達或者航空偵搜能力,不曉得台灣這方面的能力有多少了!
戰時那些還能不能用, 也是個問題!

無人機的逐漸成熟服役, 也許會改變這限制!



又不是在說你,你知道是誰,都懶得跟他討論了,也許這是他的生存之道吧!
S300都多久的產品了,以俄系武器的壽命早就過期了,紅旗9是從它改良而來,以大陸的電子技術更先進是一定要的,不過基本的框架就是那樣,能榨出的性能差不多就是這樣,買點新的東西來借鑑也是應該的
mangchaocs wrote:
我剛沒有說這句嗎??...(恕刪)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