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震海計畫

豪哥大 wrote:
使用自製的相位雷達...(恕刪)



當年二代巡防艦要買的是2000噸小型巡防艦
但最後買的都是4000噸的中型巡防艦
主力防空艦也只是6000~7000噸,但最後買了近萬噸的大型驅逐艦

小英看起來也不大支持海軍提出的龐大造艦計畫,說真的這樣造艦太燒錢了

台灣是小國養小而美的海軍就可以了

豪哥大 wrote:
使用自製的相位雷達...(恕刪)


震海不是來跟052D這類的做比較,噸位較小,比較像是054A,其實海軍還有另一個主力戰艦的計畫,那才會是真正的神盾級戰艦
ayoyo wrote:
在場人員表示,外型大致底定,內部細節尚在設計,後年發包生產原型艦,所以大致上就長這個樣子

我前面說了啊,“外型大致底定”沒有用,模型誰都會做,做一個出來了不起幾千塊錢成本。

關鍵是上面的四面雷達、垂發系統、聲納之類做得出來才有用。

比方說,四面雷達是自己研發還是買現成的?不管哪一種,沒確定來源,就說明雷達的尺寸、功率未定。尺寸未定就不肯尼個開始設計艦橋,功率未定,你要用多大的電機,也就沒有計算依據,那麼全艦動力系統用多大的主機,電機用多大功率、什麼電壓也就無法確定。做模型你可以隨手做一個盾形雷達出來,看上去很氣派威武,但真正的艦艇設計,這些子系統沒有選定之前,是不可能開始細節設計的。

聲納、垂直發射系統...無不如此。如果這些東西的選型都還沒確定,那麼你說“內部細節尚在設計”,你叫設計師按什麼規格做細節設計?完全不可能的。

他們現在無法做設計,“後年發包生產原型艦”就更加不可能。這個方案,離真正開始設計還遠得很,離開工就更遠,離做出來下水、再測試、調整,到交付海軍使用,不知道還要多少年。



最近的慶富案,幾條不到一千噸的小小掃雷艦,2014年招標到現在,48億多的預付款支付出去了,200億的管辦銀行貸款撥出去了,到現在也已經3年多,花掉近10億美金,做出來什麼東西嗎?不要說聲納買沒買到,連船殼都不知道做好了沒有。現在那麼多事情懸而未決,就說兩年內開工造巡防艦?恐怕不現實。
ayoyo wrote:
震海不是來跟052D...(恕刪)
正想講你已經回答了要搞全功能艦,最後的解答就是勃克級!但台灣能養得起幾艘?所以我一直講歐洲海軍的模式,通用、反潛巡防艦+專業防空艦。原來的20年造艦計畫就是15艘震海+4~6艘防空驅逐艦....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ayoyo wrote:
震海不是來跟052D這類的做比較,噸位較小,比較像是054A,其實海軍還有另一個主力戰艦的計畫,那才會是真正的神盾級戰艦

這就是模型弔詭的地方,明明圖是"新一代主戰艦"
講的卻是"新一代飛彈巡防艦"
偏偏國防部說二者都要裝相位陣列雷達
*模型雷達外觀是圓形,CG圖是神盾的六角型,模型做錯了
"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如果是三四千噸級
燃氣渦輪引擎帶動4台發電機的總發電量不過4000KV
那個雷達是吃電怪獸,不夠的電不知從哪裡來?
人家054A很老實,這個設備柴油主機帶動發電機負擔不了,不裝
豪哥大 wrote:
這就是模型弔詭的地...(恕刪)
樓主發的圖一直都是「新一代飛彈巡防艦」。
至於排水量:
「在2017年5月12日,台灣海軍司令部公布徵詢「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採購商情及報價資訊。隨後在5月16日, 台灣海軍於高雄市的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南部辦公室辦理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第一場邀商說明會, 海軍官員表示造船廠負責艦體載台、推進與電力系統,而艦上指管通情、偵測、作戰與武器系統 則完全由中科院負責。在這場說明會中,台灣海軍提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建造成本估算表, 每艘艦體載台部分的預算約新台幣60億左右,加入戰系、偵蒐、火控、武器裝備之後約150億新台幣。 依照海軍在此次邀商說明會透露的資料,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全長約138m、寬約16.5m,排水量約4500噸, 船速約27.5節以上,比起早先公布的尺寸有所放大;艦上的裝備包括相位陣列雷達(有效探測距離300km以上)與垂直發射系統, 裝填中科院研製的各型戰術飛彈系統,包括艦載版天弓區域防空飛彈(簡稱海弓)、雄風二型/三型反艦飛彈、「海劍羚」短程防空飛彈等, 並採用76mm快砲(配備中科院研製的匿蹤砲塔殼)。 同時,有台灣海軍還有官員透露,中科院負責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研製的「艦載四面相位陣列雷達」由於體積比原訂稍微大了一些, 若無法有效縮減,「新一代巡防艦」的艦體載台就會適度放大來容納,因此其最終定案的排水量可能會增加到5200噸左右。」




新一代主戰艦,目前只有這張圖


是不是搞錯了?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BUCK wrote:
樓主發的圖一直都是「...(恕刪)

是這一個,原圖請回一樓
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N版



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一版?

數我眼拙,我怎麼看都不太一樣

豪哥大 wrote:
是這一個,原圖請回...(恕刪)
是不一樣啊!要到定案之前本來就會有不同版本,這很正常。
像FREMM一開始是這樣




完成後是這樣





至於新一代主戰艦,到目前為止只有我上面貼的那張想像圖。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iantsai74 wrote:
我前面說了啊,“外...(恕刪)


你說"他們現在無法做設計,“後年發包生產原型艦”就更加不可能",是根據哪裡來的資訊,你有去現場跟相關人員談過嗎? 我想你也太小看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以及中科院,沱江艦以及鴻運計畫還不是如期設計出來? 中科院近期在發展AESA雷達以及戰鬥系統也有很大的進展,要做出飛彈巡防艦絕非不可能的事情

ayoyo wrote:
你說"他們現在無法做設計,“後年發包生產原型艦”就更加不可能",是根據哪裡來的資訊,你有去現場跟相關人員談過嗎? 我想你也太小看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以及中科院,沱江艦以及鴻運計畫還不是如期設計出來? 中科院近期在發展AESA雷達以及戰鬥系統也有很大的進展,要做出飛彈巡防艦絕非不可能的事情

為什麼不能開始設計我上面不是說了?陸上導彈系統用的單面雷達,和海上用的四面互相合作的警戒-搜索-火控雷達差很遠。如果現在要開始這型巡防艦的細節設計,現在應該有一套可用的相控陣雷達裝在某一艘試驗船上,已經做好系統測試,再來說這種話比較合適。否則現在連天線陣的預留尺寸都未知,要按什麼規格來?

沱江艦做是做出來了,但是不算很成功吧?看維基百科上的信息,計畫中的量產型跟現在的沱江艦差太遠了:噸位增加、加長加寬、吃水從2.3米加到3米,最大速度從41節降低到30節,續航力降低,配備人數從34人增加到53人,增加天劍和密集陣系統,從設計上可以說差不多是全新設計了。證明沱江艦現在的設計並不成功,才需要這樣傷筋動骨的大改造。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