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2020 wrote:老共要是敢這麼幹,...(恕刪) 我是比較傾向瑞士模式.公路也要能有承受戰機的能力在+上日本時代留下很多飛行場(雖然這些飛行場大多已經荒廢甚至已經成農田)這也是一個選項
自古以來的戰爭, 直至目前為止, 所謂的 [人道] 都是嘴巴講的.人類首次原子彈轟炸, 炸的是日本廣島長崎市.對於勝方強方, 槍殺的都是 敵人 間諜 暴徒 恐怖份子.....做為本土防衛短程起降:助飛火箭增加跑道數增加攔截索或阻力傘裝置或效率都是台灣可自力做到的, 不需黑科技技術與政治限制.今年, 伊拉克的 摩蘇爾 城現況 :
大家只管飛機沒有被炸了 機場跑道毀了 還可以運用公路來起降 唉 這只是其中的一環而已倘若 飛彈與機砲的彈藥都用完 飛機需要的航空燃油都用完或毀了 開飛機與維修飛機的人沒了單單戰機還在 有何用 現在我們軍方作戰缺乏整體的考量 這點很麻煩 即使戰爭初期的戰力能保留但是相關的後勤與支援沒有跟上的話 唉 單單有戰爭的工具 沒有其他的配套也是白搭幾十年前曾經聽到戰機的飛行員抱怨 戰備道路空有起降能力但沒有設置任何相關的支援設施除了取得STVL戰機的想法之外 應該也要考慮到這些相關的問題
Panchrotal wrote:既然說日韓國際航道,請扣掉兩岸間的飛機,再來看台海對日韓重不重要。 應該還要扣掉飛台灣的國際航線Siberian wrote:其實如果不是要上兩棲突擊艦這東西 stovl實在沒有必要 要戰鬥機做到stovl實在要犧牲太多 如航程 負載 機動性能 飛機複雜性 可靠性 以至維修費用 +1要嘛就要像瑞典看齊短場起降,再武裝時間短,容易維修.以台灣海峽這種緩衝區不大的戰區,這些比較重要吧.
短場起降最少要400公尺,有掛彈藥更要600~800公尺但STOVL只要0~50公尺,又不限地形降落以F-35B來說引擎一直在改良(2020年+10%推力),到能賣台灣時推力重比早就超過1了真的有必要可以降落在某些軍艦或改裝貨輪上當年英軍就是靠改裝貨輪的
lordkon wrote:短場起降最少要400公尺,有掛彈藥更要600~800公尺但STOVL只要0~50公尺,又不限地形降落...(恕刪) F-22空優掛載 起飛距離244EF-2000 最短的超飛距離約228JAS-39輕裝下只需300Rafale二中二短緊急攔截起飛440適當的配合不會比STOVL差
明明整套照學瑞典的話更適合台灣冷戰時期瑞典的條件與面對的狀況跟台灣非常相似.(需先承受打擊,縱深小,接敵時間短,可能需要兩面作戰,最壞的狀況下要與全世界為敵)專用的JAS-37/39與體系擁有專門針對這種戰況設計出的各種特性.(落地疏散整備,上天資料鏈整合迎擊,絕不連續使用同一起降地點)不過一來現在才想達到那程度幾乎是要把國軍整個體系砍掉重練才有辦法二來他們可是頗專業的義務役制度喔.華人國家自古以來對於參軍這檔事的意願...特別是已知有不會贏也要戰到最後這可能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