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_B@2006 wrote:
建再多也沒用,反正...(恕刪)
那這台何時會出來

回到新聞拉
外媒:中國正發展可裝填千枚飛彈武庫艦
中國正在發展一種新概念軍艦,既可在水面航行,也可以潛水航行,被稱為「中國版武庫艦」。這是一款可攜帶數百枚乃至上千枚飛彈的巨型「武器庫」。
科技日報指出,武庫艦也稱火力艦,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在1988年提出。按照當時構想,這類艦艇可擁有160到200個垂直發射系統,對陸、海、空都具有極強打擊能力,是一座浮動在海面上的「飛彈武器庫」。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種艦艇從來沒有能夠成為現實。
美國科技生活雜誌「科技新時代」(PopularScience )分析,武庫艦如果在中國海軍重獲新生,將成為中國航空母艦戰鬥群中的火力支援平台。
中國大陸軍事專家海矛指出,武庫艦如果真的實現,將是海上攻擊體系中的關鍵火力平台。透過集中發射大量巡航飛彈、反艦飛彈等方式,對敵方設防嚴密的目標進行高強度打擊。
不知道是那一期PopularScience 有武庫艦 Arsenal ship 資料 ?
WIKI
火力艦(英語:Arsenal ship), 亦稱武庫艦,是一種概念性的海上飛彈發射平台,一般定義為垂直發射系統不少於500個發射架。其裝備的飛彈大多為巡弋飛彈,這種火力艦可以被諸如採用神盾系統的軍艦在遠方控制,也可以被空中預警管制機在空中控制。雖然已經從核心概念設計到某種程度,但未達到具體的建造計劃。因為以前沒有這種艦型,該艦的種類分不清楚,而美國海軍則稱它做「21世紀的戰艦」。武庫艦最初的概念是來自1988年發行的美國海軍協會雜誌,雜誌上的船艦想像圖雖然和現在的武庫艦外型不同,但一樣裝載多枚飛彈的艦載垂直發射系統(VLS),即是現在的武庫艦核心概念。這種軍艦概念也是一名退伍海軍中將發表的論文,與美國海軍有無直接關係備受質疑,雖然這個論文引人注目但也不會馬上被海軍所採用。真正開始被美國海軍開發是在1995年之後,Jeremy Boorda海軍作戰部長為了取代航空母艦的打擊能力而提議了武庫艦。1995年後,計劃急速推進,使用了1998年的軍事預算而省去了測試實驗艦上VLS和聯合接戰能力(Cooperative Engagement Capability, CEC)有效性的花費,預計將建造5艘。
然而這樣理論性的軍艦即使可行,還是有許多不穩問題,海軍內質疑的聲音也逐漸提高。
結果武庫艦建造計畫因為Boorda海軍作戰部長在1996年5月16日自殺事件而急轉直下,最後在1997年10月,因經費不足的關係,取消了該艦的建造計畫。
優點
1. 武庫艦的優點是排水量小 可設計 半潛水方式 或是匿蹤
2. 製造成本低,一艘約5~8億美金,和航空母艦(單船體就50億美元以上)與神盾艦(約10億美元)等比較起來相當低
3. 維護費用也是非常低
缺點
1. 作戰協調、管制系統之複雜
2. 本身巨型火藥庫若遭敵方擊中,安危令人堪憂。
3. 如果 hacking 被控制
4. 投射能力來看 500發飛彈火力比一般的水面艦來的大,但遠不及能以艦載機進行反覆攻擊的航空母艦
5. 成本相當高 舉例如聯合直接攻擊彈約21,000美元而戰斧巡弋飛彈則要570,000美元。
6. 射程來說 艦載機能藉由進行空中加油達3000公里外的內陸目標 戰斧飛彈射程僅2500公里
其實可以改良吧 . 可以混合阿. 前面是武庫艦 後面是小甲板充當小航母使用 ,
可以有艦載機 也有一堆戰斧巡弋飛彈
另一類說法 傳說中國有開發 Warship Arsenal Ship
可能潛入水中的 武庫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