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

「重層嚇阻」戰略下的陸軍角色


iantsai74 wrote:
烏克蘭的軍力不足以...(恕刪)


你這段話實在不是稍懂戰術戰略的人會講的..

不如對手 就不能採取主動行動? 這是什麼軍事定理?
毛澤東當初只有國民黨1/10 兵力不到 所以只能等在家裡挨打?
不主動出擊甚至"長征"去了?
難道你講這些什麼打一砲對手還十砲 就不會發生?
戰略上這種想法不很荒唐? 而且沒有主動精神的軍隊 士氣流失甚至潰敗的速度更快!

戰術上 也沒這種"劣勢就不能採取主動 或是局部攻擊"的思維...
因為戰場上 雙方能交鋒的正面終究有限 哪怕你實力遜於對手..
也不致一戰就潰敗 敵我雙方都有第二線或預備隊可以運用..

請問你不拿這些部隊 做有效的運用或反擊 爭取整個戰勢主動..
就乖乖任由優勢的敵方 一點一滴跟你打消耗戰術取得穩當的勝利 這是哪門子指揮水平?

舉個例來說 台灣手上數百枚巡曳飛彈 是等中國上岸後來打..
還是在中國集結並出動時 就開始針對後援部隊及後勤設施攻擊?
哪種效力大? 當然是後者! 這也是最基本的戰術原理...
而且 有些兵器的設計就是戰略甚至攻擊性武器 拿來打防禦戰 完全暴殄天物..
就像中國的飛彈 要等到美軍登陸後才來清除灘頭 而不是設法攻擊美國在台灣/日本 甚至關島的基地..
不是很可笑? 你要知道 中國對上老美及它的盟國聯軍 同樣處於劣勢的... 你會主張解放軍用這種戰術?

回到台海作戰..

台灣身為弱勢的一方 如果逐次打消耗戰 根本沒有勝算 而且這種戰法還讓中國能充份發揮數量優勢..
就算主動出擊效力未必理想 只要戰術本身合理 就該進行 因為弱方 是會越打越弱的...
整體雙方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有攻擊性武器 當然是越早打出去越好 只要使用時機正確就對了...
提升海空軍是必要的,畢竟我們是海島國家,跟敵人最先交手的絕對是海空軍,比起提升陸軍反舟波的自走火砲及多管火箭,覺得陸軍應該要建立快速反應及針對城鎮游擊作戰的兵力,畢竟在戰爭前,台灣各地,一定有許多潛伏以久的地下特工,對重要政經、交通及科技設施實施破壞,這時候就需要一支快速反應打擊部隊進行掃蕩!

JH_Shou wrote:
還是在中國集結並出動時 就開始針對後援部隊及後勤設施攻擊?..(恕刪)


您提到一件很有意思的訊息。

美國曾經公開告知,解放軍的弱項之一是後勤補給,原因之一是沒有大規模作戰經驗。

而要有效佔領台灣,除了嚇死人的各項飛機、飛彈、海軍、火箭炮以及不怕死的登陸部隊,最重要的是要有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

換言之,有效佔領台灣的關鍵成功點就是解放軍的弱項之一。

這不是很有意思!


JH_Shou wrote:
毛澤東當初只有國民黨1/10 兵力不到 所以只能等在家裡挨打?

這不能相比,
共產黨要打天下,是攻勢作戰,
打下一處就增添一番實力,
現今國家戰略對「中國」二字避之唯恐不及,
不只守勢,還是被動.....
JH_Shou wrote:
你這段話實在不是稍懂戰術戰略的人會講的..
不如對手 就不能採取主動行動? 這是什麼軍事定理?...(恕刪)

你是在偷換概念,『採取主動行動』和『把戰場轉移到中國沿岸』並不是一件事。

你可以主動出擊,把炸彈扔到大陸,但不代表你能把戰線維持在大陸一側,把戰線維持在大陸一側,需要你有在對攻作戰中全面壓制大陸軍力的攻擊能力,否則的話就是空想。

以現在的兩岸軍力對比而言,如果打起來,大陸方每有一枚彈藥落在島上,台灣能對等實現一枚炮彈落在大陸側的反擊?第一枚彈藥的反擊也許可以做到,但當大陸扔一千枚彈藥到台灣的時候,你確定台灣有能力扔一千枚回去?擁有這種能力的前提不是雙方軍力基本對等嗎?

更不要說你假設的是『把戰場轉移到中國沿岸』。要想戰場轉移到對岸,也就是說台灣軍隊要在大陸登陸,作戰雙方在大陸一側相持,戰線才可能在大陸沿岸的土地上。

所以你這種完全沒有現實基礎的設想,算是『稍懂戰術戰略的人會講的』?

iantsai74 wrote:
你是在偷換概念,『...(恕刪)


是你把JH的說法也轉換了吧!! 不見得主戰場在大陸方,是要打擊大陸的軍力集結點,在武力出海前去消滅它!

"台灣身為弱勢的一方 如果逐次打消耗戰 根本沒有勝算 而且這種戰法還讓中國能充份發揮數量優勢..
就算主動出擊效力未必理想 只要戰術本身合理 就該進行 因為弱方 是會越打越弱的...
整體雙方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有攻擊性武器 當然是越早打出去越好 只要使用時機正確就對了..."

sogo5370 wrote:
是是是,被人打死了...(恕刪)


對不起...我的邏輯確實怪怪的...

你可以到路上找路人揮他一拳...

等到上法院的時候說我很值得同情...


Charlie2020 wrote:
是要打擊大陸的軍力集結點,在武力出海前去消滅它!...(恕刪)


這個的時間點就要拿捏得很好了,

如果對方還沒丟火箭飛彈,

那到船團跨越海峽中線前我們都不能先丟飛彈到對岸領土,

除非我們打算搶先宣戰,

一旦我們真的先這麼做了,

國際輿論絕對不會站在先開火的那邊,

所以前幾年國軍預防性國防的方針就是「不打第一擊,絕不開第一槍或第一砲」,

而且台灣要學美國搞先制攻擊,

如果不能第一時間就癱瘓掉對方的指揮體系和攻擊武力的話,

接下來經不經得起對方的全力回擊就很難說了,

軍事設施雙方防空系統就算我們贏一些好了,

雄二我們有300個,對面的飛彈如果傳言屬實至少有1500個可以丟.......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個不錯的例子.......


Charlie2020 wrote:
是你把JH的說法也轉換了吧!! 不見得主戰場在大陸方,是要打擊大陸的軍力集結點,在武力出海前去消滅它!

"台灣身為弱勢的一方 如果逐次打消耗戰 根本沒有勝算 而且這種戰法還讓中國能充份發揮數量優勢..
就算主動出擊效力未必理想 只要戰術本身合理 就該進行 因為弱方 是會越打越弱的...
整體雙方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有攻擊性武器 當然是越早打出去越好 只要使用時機正確就對了..."

主動出擊容易掌握主動權,這個道理誰都知道。但是請你在思考一下,你憑什麼去「打擊大陸的軍力集結點,在武力出海前去消滅它」。

就好比要在拳擊場上打敗世界重量級拳王很簡單,只要能夠右直拳左勾拳一串組合攻擊連續敲在他腦袋上,連續幾十下一定能把他打趴下。道理是很簡單,但是知道這個道理有什麼用?試試看你做得到做不到再說。

軍隊集結不是去野餐,不會不做任何戒備。此外,你不會以為集結是幾十萬大軍集中在一塊平地上站成方陣等你來炸,一顆雄三落下去可以炸到幾千幾萬人吧?如果真的打起來,解放軍部隊分佈在從浙江到廣東三省沿岸上千公里的地方,憑台灣那點兵力,你打算如何把解放軍消滅在集結點?

不切實際的空想,對證明自己的觀點並沒有任何意義。

亞利安星人 wrote:
這個的時間點就要拿...(恕刪)


中國若要攻台 還需要等台灣反擊才"回擊"?
它們有多少飛彈 當然打多少出去 留在後面幹啥?
準備反擊? 如果台灣不動他們就不動?
也多少飛彈不是重點 而是你手中這樣的飛彈..
只要能形成戰略威脅 它就是可以機動分配的有生力量..
戰爭只有主動才能獲取勝機 尤其是弱勢的一方 怎會認為對方準備反擊..
我方可以出手的飛彈就不打了? 看看當年823砲戰 國軍是這樣打的?

台灣的反擊 是基於戰術及戰略考量..

戰術上 攻擊中國的後勤設施及後援單位 當然有利後面作戰..
因為中國的補給線及後勤設備需求 遠大於台灣 它們是攻擊方..
一旦進入台灣海岸線 整個補給線長達3~500KM以上...
要守備這樣的戰線 是很困難的..
即便是台灣處理弱勢軍力 照樣有可趁之機 有機會重創或切斷中國部隊..
更別說優勢的美軍.. 這時不打 那要何時打?

戰略上 如果台灣有能力針對中國重要設施及單位..
進行重點打擊 那麼 中國的戰爭能量分配 就不能只考量單純的對耗而已..
必須把整個戰線拉長為"面" 攻擊方面 守備方面 甚至還要有機動支援力量..
這樣複雜化整個戰勢 對有意拖延戰事的台灣是有利的.. 而且要怎做 做到什麼程度..
台灣也可以量力而為 或見縫插針進行打擊 並沒有說台灣一定得出多少力攻擊...

例如台灣的反艦及巡曳飛彈 倒底要多數分配給反登陸及反艦任務..
(反艦飛彈也可以充當100~150KM對地打擊的武器)
還是編派一部份對中國設施進行打擊 這看戰勢需求 不見得有標準答案...

這道理就像攻擊方的中國 也可以利用手上優勢兵力及資源 進行各式作戰..
讓資源有限的台灣疲於奔命 例如多方面進行登陸 但重點只有一兩處..
利用先頭火力打擊台灣灘頭 迷惑台灣方面判斷等等..
即便對耗對中國確實相對單純 但耗下來也許代價算是比較高的 何不利用無法立即上陣的有餘力量.
另闢戰場找尋更理想的戰機 甚至可能一戰速勝未可知...

總之 就算是劣勢的一方 除非戰場是非常單純化的要塞攻防之類的形態..
否則 利用手上資源將戰勢複雜化 在被動中尋求主動及戰機 不是一個不可行的戰術..


  • 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