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 H wrote:
野馬改良成功 也是因基本設計夠好
要不然怎沒去給 P-40 換引擎? :)(恕刪)
麥克大此言差矣,以二戰西線的空中戰場論首重只有兩點,一是增壓器二是飛機的體積。
P-40在1943年的子型號P-40L上已經裝備了梅林28型的美國貨V-1650-1,這比後來裝備V-1650-7(梅林66型)的野馬D在功率還要大上一點,但這種型號是裝備一級二速機械增壓器與野馬D裝配的二級二速機械增器相比在高空性能上遜了一截。而相關減阻更換引擎等等的修改在美國其它機型上也非常的多,但減阻遠遠無法改變相對較小的機體帶來的內置空間不足的問題,也就是改到最後只能變成像噴火那種俱備高空、高速、短腿的機種,但老美當年需要的是高空、高速、長腿的裝備,所以後期能在第一線待著的都是大機體的飛機,從奶瓶、野馬到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