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應該是先由空軍向美空軍提出需求,與美軍共同採購高教機 (以往有案例可循,F-35的四級合作夥伴就是)
我們先由官方(空軍)出面,初期由軍方跟美空軍共同作業,也一起學習高教機需求評估及發展設計規範,這樣才是真正做出符合飛行訓練需求的教練機 (說實在AT-5(IDF改)是漢翔硬搶單湊出來的,是否真符合空軍的訓練需求都還不知道)
我們的廠商初期不用綁哪一家,而是等到決選出來後,以我們共同採購的附帶要求,就是我們的66架要在國內生產,再由漢翔公司跟得標廠商談國內擴廠的事。
這樣做有很多好處也有缺點
好處
1.跟美國老大哥緊密結合,技術支援,保證用40年
2.市場餅做大,350+66架的需求,後續還有很多國家會跟進
3.漢翔公司可以跟國際公司合作,提升飛機設計技巧,不要老是IDF那套,雖然他並不是不好
4.漢翔公司可率國內航太廠打入國際供應鏈,賺外國人的錢,而不是只賺政府預算
5.政治效益很大,小英可以收割不少,台美關係、產業提升等議題都是正面的,2020續任的重要績效
6.訓練空軍、中科院的航太科技人才
風險
1.老美為何要跟你合作? 我們得快快行動跟老美談
2.價格一定比較貴,美空軍規格開得很高
3.時間會向後延,AT-3及F-5要想辦法延壽
4.我們軍方國際談判人才缺乏,可能要向產官學政界借將
小弟也曾是穿藍色制服的,跟高教機也是有段情,還是有一份情感希望他能更好啊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美國政府採購網上美空軍T-X案公布的各項文件及發展歷程
https://www.fbo.gov/?s=opportunity&mode=form&id=36bbba77ca454a9464c1ed3ebc1fa8b1&tab=core&_cview=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