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中國坦克境外比賽再出包 這回跑掉了輪子

cche1079 wrote:
這樣說來 T-80/T-90/中國的99式豈不是都可算是T-64的徒子徒孫~(恕刪)


如果以本文論述的主題底盤布局來看二戰以後的毛系與仿毛系戰車都算T-34的徒子徒孫。

早期的戰車的概念是來自拖拉機(農用.......),而履帶的布局造成沒有像輪式車輛一樣的轉向輪所以早期的履帶拖拉機都採用所謂的轉向離合器。也就是用離合器的結合與脫離讓履帶俱備有動力與無動力的狀態,在配和煞車就能讓沒有轉向輪的履帶車輛俱備轉向控制能力。

而到了戰間期慢慢有開始發展採用行星齒輪組或是其他方式直接透過變速箱來作左右邊不同輸出的方式來控戰車,這點英國老走在前面(虎式的變速箱據說就是參考遭俘獲的約翰戰車),因為採用轉向離合器控制的履帶車輛轉向並不是很靈活,而且手感普遍很重非常消耗駕駛的體力。

而在俄國KV與34系列走的就是完全不一樣的道路,KV早期系列以難控制方向出名,所以到了KV-1S這個行號以後就採用變速箱(俱備差速功能的變速箱)來控制轉向並且一直沿用到後續的JS系列戰車,而T-34則一直都是採用引擎-->變速箱-->轉向離合器這個模式在工作,變速箱有兩個輸出軸分別連結兩個離合器作車輛的控制,所以一台T-34上面有3個離合器(一個開車用的枯拉幾另兩個控制轉向的)。

而同時間的老美都完全用變速箱在作控制而且有液壓輔助(就M-3/4車頭凸出來那一大陀),所以有興趣可以看影片毛子二戰的JS重戰車開起來比T-34順很多,尤其轉彎的時候不會像T-34那樣像膝蓋不會打彎的殭屍...........

而T-34這一佈局一直延續到戰後的所有毛系車種(指戰車),不同的是變速箱跟轉向離合器結合成所謂的側變速箱,兩邊各一個前進開車進檔時兩個一起進而轉彎時可以經由一側的變速箱退檔來達成(一快一慢產生差速而轉向),也能一側離合器分離不提供動力並且煞車來達成原地轉向。並且戰後的變速箱都加入輔助動力降低操作人員的體力負擔。

這種布局最大的好處就是體積小、便宜、工藝簡單而且由於是手排的引擎動力不會像自排那樣會有一部分會消耗在液力耦合器上面,所以毛子的戰車能快速的吐出一大堆而且雖然引擎功率普遍教西方的小但機動能力完全的不遜色,而且側變速箱不會像西方戰車那種自動變速兼俱轉向功能的變速箱那麼大一坨所以車子都能作的相對矮小並且重量輕。但缺點就是控制上遠不如自動變速箱的靈活,最有名的就是毛系車輛無法作西方戰車都會的信地迴轉(就是原地迴轉)

這種布局的戰車二戰後西方可以說都絕跡了,只要毛熊國的人一直沿用這種布局所以小弟說戰後的毛系戰車以底盤布局論都是T-34的徒子徒孫。



cche1079 wrote:
韓國的K2就是完全...(恕刪)

的確
話說台灣武裝直升機還不是普通的多
AH-1W 61架 + AH-64E 29架
熊熊90架了耶
應該是國軍"阻共軍於灘頭"戰略的關係吧?
韓國日本的眼鏡蛇還是單引擎的而且不能帶AGM-114
突然覺得 我們的空騎旅似乎還蠻有水準的

cman4434 wrote:
反觀台灣, 算了.....離日韓愈來愈遠, 只能跟東協親近了!!...(恕刪)


多看看板上前輩們的文章跟分析吧,你這樣的講法是不顧現實因素的 。

台灣國防預算就這麼多,買武器當然有先後優先順序,再加上有個對我們這麼好的中國在世界各國處處關心我們的軍購,台灣軍事還能有這樣的現況實屬不易,要珍惜也要感謝軍人對國家的貢獻 。

如果台灣可以自由挑選戰車,我相信沒人會故意留用老舊戰車 !!
如果台灣可以以自由挑選潛艦的話,我相信沒人願意讓自己的子弟使用這麼舊的潛艦 !!





wenchiitsaii wrote:
的確 話說台灣武裝...(恕刪)


話說90架算多嗎??, 如果單單講武裝直升機對戰, 那90架將來要面對至少2-3百架大陸武裝直升機.
再說除了阿帕奇,AH-1W很老舊,對上新武直10也沒有優勢,
當然多,又不是直升機對打,是戰鬥直升機打裝甲車,交換比算10,台灣可以打掉大陸的900輛裝甲車,台灣是守方,大陸直升機要如何過來還有加油補給,台灣停工廠這招大陸沒辦法學,只能停船上,那如果被雄風三 A到

老鷹抓小雞不是直升機的強項,兩架看到我想也是各自回家
wtp2048 wrote:
話說90架算多嗎??...(恕刪)

newshunshan wrote:
當然多,又不是直升機對打,是戰鬥直升機打裝甲車,交換比算10,台灣可以打掉大陸的900輛裝甲車,台灣是守方,大陸直升機要如何過來還有加油補給,台灣停工廠這招大陸沒辦法學,只能停船上,那如果被雄風三 A到


以 直-19E 來看

基本規格
飛行員:2位
長度:12公尺
旋翼直徑:12.01米
高度:4.01米
旋翼面積:111.79平方公尺
空重:2,350 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4,500 公斤
(陸地)

發動機:2× 渦軸WZ-8C渦輪發動機,
性能
最高速度:280公里/小時(174mph; 151kn)
航程:700公里,續航時間4小時。
爬升率:10公尺/秒

如戰場是台灣來看,在哪加油應不是其考慮的問題.

newshunshan wrote:
當然多,又不是直升...(恕刪)



如果打到地面戰,還有多少雄風導彈可以用? 國軍還有多少武裝直升機可以起飛? 估計也少了30-50%, 加上那些基地/油庫也成為中共的目標.還有大量的無人攻擊機,也可以大量使用. 在上空監視.
估計大陸軍也不會讓坦克傻傻給國軍武裝直升機攻擊, 也會配一些防空裝甲車護航.
再說如果打到台灣本島,澎湖勢必已經讓中共佔領,成為中共加油補給, 加上未來中共很多艘兩棲突擊艦,登陸艦,加油補給不是什麼問題.
wtp2048 wrote:
話說90架算多嗎??, 如果單單講武裝直升機對戰...(恕刪)


有梗喔 , 請問歷史上有什麼直升機對戰的戰役可以請你分享一下 ?

wtp2048 wrote:
如果打到地面戰,還有多少雄風導彈可以用? 國軍還有多少武裝直升機可以起飛? 估計也少了30-50%...(恕刪)


等等 , 請你先說明你估計少30到50趴的數據是怎麼來的 , 後面的討論才有繼續下去的意義吧 !
飛彈呢?要不要回去換,我認為應該飛來台灣的時候都打掉,回去就沒事了,台灣可是2000枚長程飛彈加2000枚刺針飛彈,這是一個大鐵桶
Dwing wrote:
以 直-19E 來看...(恕刪)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