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下一代自制戰機可能會有短場起降能力

ASRAAM wrote:
比起F-35我覺得JAS-39更適合台灣...(恕刪)





JAS-39適合台灣也沒有用

上面太多美國製品

要美國點頭才可能賣

十機九移,換過八鏡七店六街五老闆四處跑,還得三買二測,一台爛貨
>>JAS-39適合台灣也沒有用

>>上面太多美國製品

>>要美國點頭才可能賣

你自己都貼出來了,JAS-39集各國產品之大成,只有美國同意了也沒用。
pcgamer wrote:
>>JAS-39適...(恕刪)

往另一個方向想,SAAB近年來除了輸出JAS-39以外也蠻熱衷輸出JAS-39的設計技術
或許協同設計下一代IDF時與SAAB合作借鑑JAS-39的經驗也是一種可行性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ASRAAM wrote:
往另一個方向想,SAAB...(恕刪)

只可惜我們可沒有瑞典那樣的左右逢源。

ASRAAM wrote:
往另一個方向想,SAAB...(恕刪)


JAS-39的起點其實沒比IDF高到哪去,

一些關鍵系統如飛控發動機之類的一樣是由美國援助,

還用上大量成熟但台灣無緣採購的歐製子系統,

紳寶能提供多少經驗其實蠻讓人懷疑的.
sp0609 wrote:
JAS-39的起點...(恕刪)

我相信飛起來JAS-39與IDF差異是不大的沒錯

想要借鑒獅鷲的是飛行以外的事項
(1)怎麼樣才能不用減速傘與捕捉勾就在400m內降落煞停
(2)怎樣才能降落後自力開進路邊車庫或山洞.靠兩個地勤就在10分鐘內完成加油掛彈,然後助跑個300m起飛
(3)怎樣才能每次都能在不同的地點降落與起飛,然後還能馬上找到也不知是從哪邊起飛的僚機會合.
(4)獅鷲的資料鍊系統非常值得一提(而且是瑞典自家產品),擁有那東西會很有幫助
這些特性都是瑞典空軍一路從JAS-35/37獨門發展走過來,專門針對瑞典所需而台灣欠缺的疏散隱蔽特性.

省錢空軍玩輕型機有輕型機獨特的玩法
JAS-39與F-5BM都是很值得台灣借鑒的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ASRAAM wrote:
往另一個方向想,SAAB近年來除了輸出JAS-39以外也蠻熱衷輸出JAS-39的設計技術
或許協同設計下一代IDF時與SAAB合作借鑑JAS-39的經驗也是一種可行性...(恕刪)


美國拒絕轉移F-35核心技術,韓國型戰鬥機事業亮紅燈

韓國中央日報
9月22日週二 下午3:47
國政監查過程中發現,在去年韓國以引進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35戰鬥機作為新型戰鬥機為代價換取美國技術援助的交易中(折衷交易),美國拒絕向韓國轉移四項核心技術。韓國防衛事業廳9月21日向新政治民主聯合黨議員安圭佰提交的資料中顯示,美國最近駁回了向韓國轉讓AESA雷達、紅外線探測追蹤裝置、電子光學追蹤裝置和電子波乾擾裝置等四項技術轉移許可。

防衛事業廳廳長張明鎮在國政監查中表示“關於新一代戰鬥機(F-X)事業,正在推動25項折衷交易,其中的21個美國正積極考慮給予許可,預計將在11月順利實現轉移”。但張廳長表示“由於美國政府拒絕為轉移AESA雷達等四項技術提供許可,我們正尋找其他方案”。  

這些技術是推進韓國型戰鬥機(KFX)事業的核心,而KFX事業旨在將F-16級重型戰鬥機投入實戰部署。有人指出,這樣一來韓國斥資超過20萬億韓元開發的KFX事業將不可避免出現差池。  

事實上,韓國原計劃以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獲得相關技術為前提,在今年8月開始戰鬥機開發事業,但目前處於中斷狀態。在野黨國防委員們紛紛批判美國在韓國選擇F-X機種時做出要轉移所有技術的姿態現在卻翻臉不認。韓國去年9月花費7.3481萬億韓元購買了40架與美國波音(F-15K)和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歐洲戰士等機型競爭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35戰鬥機。  

當時製作F-35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決定向韓國提供AESA雷達、飛行控製、航空電子、武裝等KFX事業所需的25項技術,但美國政府以安全為由阻止技術轉移,導致雙方之間的技術合作變得不可能實現。這樣一來,韓國若想實現自主技術開發,就必須延長事業時間或花費更多費用引進歐洲的技術。防事廳相關人士表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願意轉移技術,但美國政府不予許可,我們也無法對該公司進行製裁”。

********************
連跟老美這麼麻吉的老K,在發展國產戰機的過程中都會因為老美的約束而遭受到困難..
我的常常更新部落格:http://myrmidomphotomusic.blogspot.com/
ASRAAM wrote:
我相信飛起來JAS-...(恕刪)

只靠2個機工長是沒辦法做完整個油彈補給吧!
之前看一些影片還是需要一組人員及車隊來協助,而且它的戰機設計原本就有依瑞典的戰備道做戰思維設計,機身上的武器掛點都設有輔助支點來協助掛彈,不需要使用掛彈車,和大部份國家的設計理念有絕大的不同。
ASRAAM wrote:
(1)怎麼樣才能不用減速傘與捕捉勾就在400m內降落煞停


來個近距耦合的鴨翼+三角翼吧!

起飛時增升降落時當空氣煞車,

Saab公司的研究認為這是權衡經濟性/機動性/加速性/短距起降最佳方案,

如果不考慮經濟性的話倒是可以改用二維向量噴嘴,

不過那個驚人的價格直接被瑞典政府打槍.



ASRAAM wrote:
(2)怎樣才能降落後自力開進路邊車庫或山洞.靠兩個地勤就在10分鐘內完成加油掛彈,然後助跑個300m起飛


通常看到的說法是需要六名地勤才能十分鐘搞定,

自力移動的訣竅也不難...鼻輪記得要設計成可以由飛行員控制轉向,

動力直接讓發動機低速運轉就行了.

ASRAAM wrote:
(3)怎樣才能每次都能在不同的地點降落與起飛,然後還能馬上找到也不知是從哪邊起飛的僚機會合.


沒那麼誇張啦!

BAS 90的時候就只剩24個戰備基地能用了,

隨著機群數量漸少跟維護費用水漲船高,

BAS 07據信應該只剩下個位數的戰備基地了.

Dispersed basing
The Swedish Air Force has been doing it since the 1930's, and still like it
http://www.x-plane.org/home/urf/aviation/text/bas/dispersed_basing.html

ASRAAM wrote:
(4)獅鷲的資料鍊系統非常值得一提(而且是瑞典自家產品),擁有那東西會很有幫助.


瑞典會搞獨門數據鏈的原因跟他保持中立的國策有關,

台灣這半世紀都是道地的親美政權執政,

武器採購也是美製裝備占九成以上,

所以用LINK 16就行了,

單獨搞一套到時候還得考慮相容性的問題.
sp0609 wrote:
來個近距耦合的鴨翼...(恕刪)

還有些眉角
例如不拉機頭的降落手法
減輕駕駛員負擔的自動ILS,鼻輪一觸地還會連動的自動煞車
JAS-37還要加上逆推力器(JAS-39為減重捨棄這個,但也順便少了自力倒車與掉頭能力)

5.9m高的JAS-37也可以手動把垂直尾翼放倒然後推進不用特別加高的山洞裡
JAS-39設計時就有考量沿用現成的山洞又不要摺尾翼的設計成4.5m高
要是花那重量又設計成可折的應該有更矮的潛力.

資料鍊跟美國共通使用Link-16自然是台灣現在的選擇
只是光論性能,瑞典自立開發的TIDLS傳輸率,距離,抗干擾,與功能都比Link-16好
沈默射擊這玩法的腳步比其他國家快不少
多機被動定位現在有在玩的國家大概一隻手可以數吧
同時用不同頻段不同角度搜索大家分著看這種招數似乎就真的剩瑞典人在玩
(瑞典在紅旗也的確吃過資料鍊不相容的虧,但更有趣的是結果他們發現靠自己的四機資料鍊全都自己來也還能應付...)

至於自動瞄準機砲那種詭異的玩意兒...(瑞典人:實用至上!)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