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立委堅決反韓貨 美韓混血T-50教練機改籍美國搶單


莊孝爺 wrote:
我懷疑, 低至空軍...(恕刪)


實在搞不懂到底有什麼壓力存在???

論價格、論後勤,都是M346勝,實在搞不懂引進T-50會有什麼好處?
請教一下達人
IDF不可以勝任這種工作嗎?
至少他是自製的
後勤也較沒問題
IDF當然可以勝任啊~ 但拿一線戰機去當高階教練機使用,光是飛行成本就會讓空軍先吃不消

(打個比方,教練機的飛行成本可能一小時幾10萬上下, 但戰機的飛行成本可能就是教練機好幾倍了, 你會拿家中的法拉利超跑給兒子當考照練習用嗎???),

而且用一線戰機去當高階教練機 也會縮短戰機的使用壽命,甚至因學員操作不當發生意外, 而造成可用的一線戰機數量減少~

hraltis wrote:
請教一下達人
IDF...(恕刪)
T-50說選我!選我!,我的性能要是比麵條的M346差我的名子倒過來寫。

ismefox0702 wrote:
實在搞不懂到底有什...(恕刪)

壓力是有的這無庸置疑,哪個政黨上台對美帝都是不敢吭聲的就比誰對美帝更巴結,你說的沒錯,正常狀況當然是買M346,我留言也有提到這一點,但事實卻不會讓人如意 美帝一定希望我們買T-50,搞不好M346是來陪標的呢 聽說之前南韓先進戰機專案就是一個例子
得罪美帝還想跑?
F-16使用的F100-PW-229引擎(因為這次F-16提昇案﹐ 美國有提換引擎的評估﹐ 但台灣不想要)。


1.美國要賣F-16引擎 ,台灣空軍不買 ,就不會得罪美國。
2.台灣漢翔自製教練機 ,不要韓國貨 T-50, 就會得罪美國。
得罪美國話怎麼看都是話虎濫。

台灣自製教練機,
引擎一樣買美國貨,
美國會不賣台灣。

台灣淪落到中國手裡,中國核子潛艇可以直接開到美國紐約港,美國就會好過。

3.好吧台灣AT-3 抽換機身樑 ,AT-3撤底整修在用個20年,比買韓國貨 T-50更便宜。
參考一下文章 台灣漢翔自製AT-5超音速高級教練機

AIDC AT-5超音速高級教練機 雷霆機
Afforable Fighter Trainer Project

高級教練機市場分析:控制生產價格與後勤費用,要優先於追求性能.歐洲的Mako和南韓T-50金鷹戰機這些6噸以上的輕型戰機.作為高級教練機的成本太過於昂貴,在市場上反而缺乏競爭力.T-50更是經常被更便宜的4噸等級教練機打敗.因為對教練機來說價格與油耗,比戰鬥性能更重要.若以IDF來研改為LIFT訓練機,也會遇上一樣問題.一分錢一分貨!功能越靠近全功能的戰機,成本與價格都會水漲船高.無論再怎麼改,最大推力超過7000KG以上,空重7噸的機種,對高級教練機來說都太過高檔.生產成本會明顯高於1500萬,操作成本與油耗也會很高昂.

市場上主流的高級噴射教練機,仍是3-4噸重,推力很有限的輕小型機種.例如T-38 , AT-3, F-5F,M-346,Yak-130,K-8....雖然此級機作戰性能有限,但價格與油耗相對少.但大多數國家希望能減化機種,用穿音速教練機取代次音速和超音速兩種噴射機型.

AT-5教練機市發展:國防部經過長久討論,指定高級教練機的規格要求.並且於2009年決定交由漢翔航太與空軍共同籌畫AT-5高級教練機.空軍參謀長葛中將於2010.01.22拜會AIDC邢有光董事長,此行目的為新式高教機籌建規劃、AT-3型機採二次延壽方式賡續運作等事宜。
前者即為AT-5. 而後者則為在AT-5量產前的應急計劃.在AT-5量產前, AIDC將先執行AT-3二次延壽案.(由於AT-5也將使用部份AT-3零件,例如起落架與部份次系統.因此二次延壽案也等於是提早啟動AT-5的一部份生產線.)

國防部將本計畫定名為雷霆計畫.
總計畫成本為7年100億台幣(3億美金).
計畫目標為研發能取代所有F-5E/F與AT-3的超音速教練機.

次世代高級教練機規格定義v1.0
1. 3.5-4噸上下的低成本單引擎雙座小型機,
基本教練型生產成本低於1000萬. (取代次音速高教機 如AT-3)
超音速型生產成本低於1500萬(取代超音速高教機 如T-38)
進階攻擊型的生產成本低於1700萬 (取代超音速戰機 如F-5E/F)

2. 要求大於或等於T-38等級的基本超音速性能.
能演練各種次音速及超音速的空戰動作.
具飛控限制下的先天不穩定的特性.

3. 要求大於F-5E等級的作戰性能,
能替代F-5E做為二級戰鬥攻擊機.
具備有限的BVR能力,並且與台灣現有武器庫(劍一&劍二AAM)相容.

4. 能模擬各種戰機.能訓練雷達操作與BVR空戰的數位航電設備.

5. 低翼負荷,容易起降.
具有高攻角操作能力.

6. 盡可能沿用AT-3與IDF的生產模具與技術資源與零組件.
降低生產研發成本,以及提高後勤共通性.
避免 Re-invent the wheel.
事先以數位軟體模擬,各種部件的套用與訂製連接件的需求.
以減少不必要的新規格組件.

構型B: M-346台灣改造版
由於M-346原本是Yak130的穿音速無後燃器構型,且和現役機的後勤共通性有限.許多國產武器也需要重新整合.修改程度與研發成本過高,雙引擎生產和操作成本也過高.預估會明顯超出研發預算.因此構型B中途放棄.

構型C: 單發,中單翼縮小版IDF構型.
由構型A演變而來,由IDF構型修改縮小的新機體,加上原有的IDF主翼.此構型兼顧生產與後勤相容性.技術風險低,超音速性能也符合空軍需求.飛行特性類似現有三代戰機(IDF/F-16).無論視研發生產訓練後勤各方面,構型C都有明顯優勢.因此被選為FSD全速發展構型.構型C於2012年初定型,並快速發展成全尺寸模型為加速發展,與節省研發成本.原型機許多零件直接由由XA-3和IDF翔升機挪用.2013年國慶日一號雙座教練型原型機首次公開試飛.隔年進行超音速試飛,由於和IDF設計相似且共通性高.次系統幾乎不變,試飛進度進展快速.2015年開始低速生產LIFT雙座超音速教練型與單座攻擊型預估取代50餘架F-5E/F.2018年開始低速生產,無後燃無雷達雙座的高級教練型.
陸續替換40餘架AT-3.(雙座教練型含數架雷虎空軍特技小組用機)產量:100架左右.3種次型總產量97架+3架原型機.


基本規格
全長12.5米
翼展8米
翼面積:22.5平方公尺(溼翼)

空重 4000~4400KG
正常起飛重量 5200-5500KG
最大起飛重量 8400KG
空戰重量 5500KG(機內燃油50%)

油箱總容量 1600公升(單座型)
最大推力 4500KG
空戰推重比 0.82
機體設計負荷 正8至負3G
操作壽限 8,000小時

最小迴轉半徑 350M (1000公尺,0.6mach)
極速 1.05~1.4馬赫

氣動構型
與IDF相似的靜不穩定氣動設計,大型LERX.單發單垂尾,縮小版IDF構型,次系統80%共用性.機首與起落架(挪用XA-3雷鳴攻擊機的機首與起落架)原型機的機首與雷達部共用XA-3雷鳴攻擊機的部件,起落架共用AT-3的部件(兩機預計空重相近)前起落架採兩段伸縮式,可在起飛時增加機身攻角,縮短起飛距離

翼面設計
原型機使用IDF主翼(挪用翔昇原型機的主翼).教練機為了滿足低翼負荷及超音速需求.必須採用大面積後掠主翼,AIDC在數位模型軟體模擬後,決定直接使用IDF的主翼,(新機身針對此主翼而訂做相關管線與連接件)在更小的機身上使用IDF同規格梯形主翼,不只是翼負荷降低.且省下了大量研發成本,與現役機種後勤有高度共通性.由於使用IDF的大主翼(有翼內油箱)配上更小機體,燃油分率較原本IDF稍高.水平尾翼與垂直尾翼則基本設計與IDF類似.但是縮小為85%具有相似的氣動力特性.需重新開模生產.

動力:原型機使用IDF的引擎.(挪用翔昇原型機的一具引擎)
TFE-1042-70
最大推力 4500kg
引擎推重比 7.01
旁通比 0.46

雷達:
Fighter版原型機加裝一套射控雷達GD-53B(簡化版)或APG-66 (挪用自翔昇原型機或XA-3原型機)並延用XA-3雷鳴攻擊機與翔昇原型機的部件,例如兩具彩色液晶多功能顯示器、MIL-STD-1553B軍規數位資料匯流排,空射型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的發射能力.

雖然洛馬已和韓國合作T-50金鷹戰機,但兩機噸位等級差了1.5倍.
T-50已多次因價格成本過高敗給M-346,屢戰屢敗....
AIDC漢翔航太認為AT-5有價格競爭力優勢,仍有合作機會.
波音則為備選合作對象.(因為波音目前和漢翔有業務合作)

ASDF翔雲機與AT-5的尺寸對比.
都是彼此技術互通的國造低成本戰機研發案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立委堅決反韓貨,美韓混血T-50教練機改籍美國搶單



看完跟沒講一樣

只是一直暗示厚....






如果洛馬搞一個,
T-50+ F35B 軍售案.

授權T-50在台組裝,

我看台灣軍方馬上乖乖同意買T50.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