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chins wrote:我是503R 3B...(恕刪) 陸軍應該以攻擊直昇機, 飛彈及火箭為重點, 大口徑火炮就用自走砲, 其餘火炮及車輛用CM-32來改裝就好了!!買M1的實用價值並不高, 看起來可怕而已, 耗油、機動性差!!
cman4434 wrote:陸軍應該以攻擊直昇...(恕刪) 坦克原本就是要看起來可怕的,如果你是步兵, 你希望好不容易叫來支援的坦克, 一秒被開罐頭?如果你是裝甲兵, 你希望好不容易開動的戰車, 一秒被開罐?
jenweih wrote:坦克原本就是要看起來可怕的,如果你是步兵, 你希望好不容易叫來支援的坦克, 一秒被開罐頭?如果你是裝甲兵, 你希望好不容易開動的戰車, 一秒被開罐? M1A1在台灣開出去卡在路上機率很大,雖然發動不會被開罐, 在幾小時內可能就被開罐了!!
我認為裝甲、機動與攻擊力都比服役中來的優的M1是需要的雖然坦克大決戰的場景不太可能發生但現代戰爭也講求你手上有什麼武器可運用才能進一步談戰術在搶救雷恩大兵電影中,美軍只能依靠輕武器來對抗德軍坦克說實話,光是坦克駛近的震動與鋁帶聲,有步兵會不怕的嗎?肯定褲底一包了更何況咱們的主力坦克不趕緊乘老美手上有二手貨也願意賣的情況下買進世上有那個國家願意賣給我們呢A2是買不起了,A1湊合著還能撐上個幾十年國防武力建構決心是不可少的
cman4434 wrote:M1A1在台灣開出...(恕刪) M1A1 至少還可以擋個幾發, 其餘現役的連RPG都打得穿~CM32不要說RPG了, 能擋得住50機槍嗎?卡住不能動就輾過去啊~~耗油? 你以為我們能打多久? 一個禮拜?機動性差? 所以要跟俄國那種一樣飛起來就對了?
cman4434 wrote:陸軍應該以攻擊直昇機, 飛彈及火箭為重點, 大口徑火炮就用自走砲, 其餘火炮及車輛用CM-32來改裝就好了!!買M1的實用價值並不高, 看起來可怕而已, 耗油、機動性差!! 最佳的反戰車武器就是戰車!戰車還是有其實用性!
國軍想買柴油版M1戰車美方推出“柴油版”M1坦克,讓鐘情這款戰車的台灣陸軍看到了新的希望。 2013年底,無所事事許久的台灣陸軍終於感受到了“裝備換代”帶來的激情。借AH-64E“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交付的勢頭,陸軍高層進一步提出,希望將延宕多年的“捷豹專案”落實。該案旨在採購美製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以取代老邁的M60A3、CM11(M48H)坦克,但因項目優先順序不高、“國防預算”短缺等限制,長期無法落實。 據台灣《防衛快門》雜誌披露,由於本國對主戰坦克的“內需”不足,美方十分看好台灣市場,公開了一款改用柴油發動機的“艾布拉姆斯”驗證車,調整后的動力系統頗對台軍“想開‘豪車’,又不要‘油老虎’”的心思,有可能成為“捷豹專案”的最終選項。 美力推新戰車着眼外銷 M1系列主戰坦克號稱美國陸軍的“門神”,《探索頻道》曾將其列在史上最具殺傷性陸戰武器排行榜的頭名。盡管備受好評,生産商通用動力公司仍持續改進其性能,以滿足海外客戶的“差異化需求”。2013年12月,通用動力公開最新款M1坦克的技術驗證車,稱之為“柴油版艾布拉姆斯”(Abrams Diesel)。 作為通用動力自籌資金開發的新品,該車採用德國MTU-833柴油機,搭配美國L-3公司的液氣懸掛系統和德國迪爾公司的570P3型履帶,已完成5000英哩的路試。據介紹,MTU-833柴油機的體積比老款M1坦克的燃氣輪機要小,整套動力設備採用模組化設計,拆裝非常簡便,且熱輻射明顯降低。更重要的是,柴油機的經濟性突出,廠商公佈的耗油率比原來節省一半,維護費用降低37%,大幅提升了“艾布拉姆斯”的性價比。 目前,美軍的標準型M1坦克全系採用AGT-1500C型燃氣輪機,作為美系坦克獨步天下的利器之一,其最高功率達1500馬力,可提供強悍的加速性能。不過,燃氣輪機的先天缺陷同樣不少——胃口大、不易維修、工作溫度過高等,因此,通用動力近年來規劃M1坦克的改進方案(特別是出口型)時,“更換柴油機”是經常被提及的選項。 后勤壓力降 彈藥仍存疑 台灣陸軍很早就打算引進二手M1坦克,本打算採購約200輛經過翻修的“艾布拉姆斯”。相關計劃之所以被擱置,原因之一是后勤系統頻頻訴苦。分析稱,台灣陸軍若引進標準版M1坦克,就必須和煩人的AGT-1500C型燃氣輪機打交道,鑒於該款發動機已停産,零配件短缺的問題遲早會浮上水面;加上台軍沒有使用和保養坦克用燃氣輪機的經驗,操作和維護費用高昂,貿然引進這種動力系統,只能讓台軍裝甲部隊背上包袱。 如今,美方推出改用柴油機的“艾布拉姆斯”驗證車,盡管不一定被五角大樓採納,對於該車潛在的出口對象,這絶對是值得注意的重要選項。《防務快門》雜誌稱,台“國防部”和陸軍總部都對採購“柴油版艾布拉姆斯”持樂觀其成的態度。
wenting8 wrote:國軍想買柴油版M1...(恕刪) MTU-833?美國自己有德國MTU授權GDLS生產的MT 883 Ka-500引擎新型履帶已完成5000英里的測試?還是新型履帶需要達到行駛壽命達5000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