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深潛的設備/工法很多. 先練400-800噸的小潛艇,上面也不用過多的武裝. 只要驗證 外殼和推進系統就行(這是潛艇最重要的核心之2). 等外殼/推進系統有成. 再來搞電戰.
看看潛水艇的歷史. 這些製造國,都是從小噸位開始練工來累積經驗.
剛開始的外殼(抗水壓/靜音). 前蘇聯是用雙殼. 美國是投入研究高抗水壓的鋼板/及吸音材料.
任何的設備研發,是不會一蹴可幾.都是重失敗中累積經驗.
那2艘老骨董.就先拿一艘來開刀. 如果失敗就當備料. 反正下水也危險.
台灣海峽並不深.所以初期不需要2000噸以上等級的潛艇. 5艘 500噸(10枚魚雷)和1艘2500噸(50枚魚雷)的潛艇. 那一種較能嚇阻敵人.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