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大手術……也能提升不小的戰力!!幾個專業論壇高手提出過不少好辦法!!照明雷達加裝升級(能多處理2-6個目標)……拔掉76炮(問題多不實用)保留40炮……原76炮空間放雄三(8顆)…上層結構就能減重了順便補強!! 桅桿以現在的技術整合簡化減重應該不難!!提升電系配合反潛做戰系統……把拖曳聲納掛上去!!(成功級沒反潛電戰系統…一開始就被拔了)這樣才完整……艦首多塞個方陣……機庫上把劍一陸射四連改一下就是很好的利器!!最最重要還有馬先生讓專業的去管吧!!還有雄二E…還有中程對地飛彈已經砍了 該手下留情了!!
eclair_lave wrote:76砲不實用問題多是...(恕刪) 我們76砲是OTO授權老美FMC生產的mk75型...老美基本上都要洮汰了所以都沒更新!!~義大利更不會賣給我們!!現在老美取得mk110-57mm速射砲後(全重更輕射速快須要人數少)..76砲就變的要上不上要下不下!!派里級退光後基本就是以57mm跟127mm為主要水面艦裝備!!!以我們跟著老美走的光榮傳統(基本歐洲產品只從老美拿)未來??我們76砲都蠻老了也有的是從陽字號拆的!!76砲不錯可目前得不到原廠支援!!...不然超快砲版( 76mm-SR ) 120發/分~變態好物阿!!....非武器類外殼類還好但武器系統基本都看老美臉色!!對了57快砲是老美未來唯一軍艦中口徑用砲!!!76砲在成功級上問題不少(網路都有)....台海周邊海況差又加上雄風重量造成結構問題2012年就爆了!!..76快砲使用會造成兩側40砲使用限制...還有76砲設置位置太差安全限制角大可用射界小~~所以才會說實用性很低真的用到情況少除非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敵方也很容易躲到限制范圍裡去再碰到海象差就 GG 了!!76砲全系統重大約在7000~8000KG..雄二重在600~700KG..雄三沒公佈推測在1000~2000KG間的都有!!..少一枚砲多裝幾顆雄二或雄三威力應該更大~當然這都是想想!!國防布大官們怎麼搞誰也不知道!!美國派里級FORD號 實彈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WuJWUhe5k
justrider wrote:我們76砲是OTO授權老美FMC生產的mk75型...老美基本上都要洮汰了所以都沒更新!!~義大利更不會賣給我們!! ...(恕刪) 義大利蠻積極賣武器給台灣,只是台灣軍方看不上眼。義大利也是台灣第一個潛艦國造的合作國。76快砲美國都已經有生產了,若台灣跟義大利買,美國軍火商會怎麼想?【台灣歷史隧道】1986-12-28潛艦「海龍」在左營成軍2011/12/28海龍號潛艦於左營軍港成軍文圖 / 蔡漢勳、黃能揚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最近報導指稱: 美國雖於十年前便已由布希總統宣布售台八艘柴油動力潛艦,但因自六零年代後就停產傳統潛艇,因此即使美國願意協助也實在愛莫能助!故五角大廈於二零零三年時曾建議台灣採購義大利四艘「薩烏羅級」二手潛艇,這種潛艇係於八零年代陸續服役,準備相繼退役後再轉手;結果,是台灣方面不願買二手潛艇,一心一意想要軍購新艦;但是歐洲各國都非常害怕得罪中國,導致台灣水面下的戰力想要及早汰舊換新為之夢碎,目前所僅有的四艘潛艇中,美方所軍援的「海獅」與「海豹」兩艘,服役期限均已超過一甲子之久,根本無法肩負起現代化戰爭得基本攻擊任務。至於,我國向荷蘭克服萬難才採購的兩艘潛艇,「海龍」潛艦是於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廿八日在左營正式成軍,這係早在一九八二年便已拍板成交,結果引發北京當局向荷蘭嚴重抗議,將其駐中國大使館降格為臨時代辦以示杯葛!結果荷蘭前後造了四年之久才運交我國;而另一艘「海虎」潛艦,則於兩年後的一九八八年七月四日始在左營成軍,兩艦總算是接續古董級的「海獅」「海豹」潛艦的海底任務,其編號則分別編列是” 793 “與” 794″號,隸屬於海軍二五六戰隊(原預定再增加新潛艦後昇格為艦隊)。艦上官兵接受校閱艦上官兵接受校閱事實上,台灣本身是迫切需要擁有八艘潛艦來防禦海疆,這也是朝野長期以來的共識,當初率先提出購艦計畫者,是由上一世紀還執政的國民黨時期便已向美方爭取;唯在民主黨籍總統柯林頓之擱置下,始終是「大旱之望雲霓」般地難以奢望,直到共和黨籍小布希入主白宮後,延續其父軍售 F-16戰機後,這才使得潛艦軍購案峰迴路轉,台灣海軍總算獲得軍購潛艦之一線契機。據了解,李登輝總統的時代,還責成海軍上將出身的駐荷代表夏甸,積極對海牙當局再接洽購買荷蘭二手潛艦,並已取得友邦新加坡之首肯同意「居間」轉手;可是,當時擔任海軍總司令的顧崇廉卻執意不肯配合,導致這批四艘荷製二手潛艦,原本可望於十五年前便秘密成交的計畫功虧一簣!(當年同意協助台灣的新加坡,前幾年依此模式向瑞典順利軍購二手潛艦,目前已完全成軍並服役矣。)海龍號於海中實際操演海龍號於海中實際操演荷製的二手潛艦購買計劃被台灣海軍杯葛無疾而終後,民進黨執政後鑑於台灣迫在眉睫的需求,期間也曾拜託美方代為尋覓歐製二手潛艦(加拿大亦向英國買入二手貨服役),據傳:曾獲得義大利首肯;可是,政黨輪替後的台灣海軍依舊延續前朝遺緒,婉拒美方這項「現買現用」好意,事後,卻傳出軍方有人透露「只要新玩具」(意即潛艦),不屑使用別國用過的「二手貨」!依據國防部在提出的潛艦價格評估,總計編列二九八一億元之鉅,平均每艘折合兩百一十億元(換算美金六億五千多萬)!這筆天文數字是依據軍方引用法製天蠍級(Scorpene)兩千噸為估價基準;若果是引進二手潛艦,大概僅需兩、三成價格便可拍板,並像新加坡、加拿大一樣馬上成軍使用,但台灣海軍卻反其道而行,無怪乎美方會愛莫能助迄今!後來,國防部常務次長雷光墅曾經銜命前往美國洽商八艦潛艦之「減價」、「縮短交艦時間」,結果全都觸礁後,傳出美方「不二價」之餘還要我國每艘支付高達四百億元新台幣的潛艦費(立委則指稱市價僅一百三十六億可成交),儼然「吃定」台灣要照單全收!其實,回顧我國海軍建軍史中有關潛艦的自行研發,早於一久五六年便已聘請義大利籍工程師來台協助生產「海蛟」級袖珍型潛艦,雖然該型迷你艦僅能搭載六人、容納水雷六至八枚;但是,續航力卻是可達一千兩百浬(整整可以繞行台灣一週」;結果,這型四十五噸半的國產潛艦在生產兩艘,並於一九六九年十月八日正式成軍服役,計畫量產來加強海底打擊力量時,美方卻出面干預,而且是很異常「大方」得表示願以兩艘「茄比」級(GuppyⅡ)的「小彎刀號」(Gutl ass)和「長牙號」(Tusk)贈予我方,條件是台灣不可以再行自製潛艦,而且,編號為SX-404的2艘國產「海蛟號」、「海龍號」潛艦也必須上岸除役!海軍被迫於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一日將其解除機件,擱置擺設於左營海軍軍史館廣場與水星碼頭迄今,這種國產自製潛艦前前後後僅服役四年又二十四天而已。美國其心可議的有條件軍援兩艘古董級潛艦,分別是一九四五年三星月與一九四六年四月成軍的半淘汰狀態艦艇,我方係於一九七二年組成「水星一號」計畫前往接艦,第一梯次由關振清、阮洋領軍,第二梯則由成國有、張建佩接艦,全體官兵並先到美國潛艦受訓,以及在佛州西匙基地操演,到了隔年正式成軍,但返航到左營基地則已係一九七四年一月十日(海豹號)、四月十八日(海獅號),亦即台灣擁有美製傳統柴油潛艦已是三十七年前的陳年往事,而這批第二次世界大戰「古董級」產物卻仍在台海巡弋服役,難怪美國報紙聞之嘖嘖稱奇,故而《華盛頓郵報》還以「擱岸巨鯨」來形容這型早已除役並變成觀光的潛艦。美國軍援潛艦之條約中,規定我方僅可作為「訓練之用」,所以水雷發射管悉封死!而國產的「海蛟級」雖有魚雷射擊功能,則被美方繳械;否則,設若我國繼續研發,以郝柏村《總長日記》在一九八五年八月二日所述:「核研所(中科院)年度經費仍以研製核子動力潛艦為主計畫較宜」,於此便不難管窺在多年前還有自製核動力潛艦的雄心壯志,可惜一九八八年爆發該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赴美(據傳為美國CIA策動),遂使自製核潛計畫破功。此期間,台灣被迫在一九八一年改與荷蘭洽商購艦事宜,海牙當局原本同意軍售六艘,但央銀總裁出身的閣揆俞國華卻批示「先行購買兩艘」兩千六百噸之「旗魚級」,(台灣稱為「劍龍級」IMPROVEDZWAARDIS)軍方並派李傑上校與黎清安、張壽坤等六梯次軍官前往鹿特丹受訓(其中也包括中正理工 畢業之劉樞等造艦官),隨後返抵國門成軍,取名為「海龍」、「海虎」。結果,中共在荷蘭批准軍售潛艦後,將其派駐海牙之大使撤回,改派臨時代辦以示嚴重抗議,致使我國想買軍購之另外四艘潛艦也泡湯矣。如今,美國《戰略之頁》對台灣軍購艦有了新動向之報導,鑑於軍方保守心態與當局傾中立場,恐是白忙一場、甚且也極有可能將是噩夢一場!
justrider wrote:我們76砲是OTO授...(恕刪) 40快砲本來就不是原裝艦的裝備,硬要上當然多少會有問題我還是問一句"中程火力網拿啥補?"那跟威力無關,而是適用範圍的問題雄二也不是拿來灑這個射程範圍得武器,mk75再不繼還是能對空.對海.對陸,而且射速夠.彈藥成本也低另外現有舊構型的76快砲也無法已套件方式完全升級為SR型,如果我們要造新船卻沒有新版76快砲可買那海軍不會跟老美也買mk110喔?
waffe wrote:請教一下哪個論壇的哪...(恕刪) 到不是拔掉76炮,主要是個趨勢的問題,上世紀美國的飛馬級與大量建造的派里級都裝MK-75,海岸防衛隊的漢密爾頓級也裝MK-75,所以就成了76mm統一美軍中小型艦艇艦砲口徑的情況.2000年10月12日科爾號被自殺快艇炸個半死,這次事件震動了美國海軍與海岸防衛隊,海岸防衛隊恰巧那時正要招標IDS計畫更新艦隊,計畫中巡防艦與巡邏艦的反快艇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經過各種評估之後最後結果絲毫不讓人意外,2003年9月30日海岸防衛隊宣布MK-110成為下一代艦隊的標準艦砲.2002年7月美國海軍招標LCS計畫,LCS的三個主要任務中第一個就是針對小型船舶的近岸反水面作戰.海軍看看死裡逃生重傷初癒的柯爾號,再回頭看看同門師兄海岸防衛隊的測試結果,最後很自然也選了MK-110做為LCS的艦砲(理論上可模組換裝MK-75),又在2004年10月25日宣布陸攻驅逐艦(DDG-1000)的近迫武器也採用MK-110,結果就是失寵的76炮過時落伍的說法開始流傳.不過比較詭異的是DDG-1000後來扔了MK-110改用30mm的MK-46,去年歐洲海軍展中洛馬展出自由級火力昇級版的模型,除了增加RAM跟MK-41之外OTO 76mm又被塞回艦艏作為主炮,顯然對於沒有反恐需求的國家而言76mm似乎比較有吸引力,所以這場艦炮口徑之爭我看還有戲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