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怒火特攻隊11/14上映

看過覺得娛樂性還算蠻棒的

片中四打一超刺激且看不出美國英雄主義阿 (最後主戰役確實是...只能解釋成先發制人)主角最後也死了
(雖然死的太美型而美中不足...爬上去看到肉塊碎屍才有feel吧)

動作音效特效很不錯,就編導差了點,一些感情戲鋪陳花了很多時間但仍不夠到位,劇中不斷強調戰爭沒有對錯,但最後德軍小兵那段沒有空氣凝結的感覺,結局差了那麼一點點味道...

就坦克戰來說是非常成功的吧...我不是軍事迷但看了很興奮

這部片的亮點之一是變型金剛前男主角,看完後比較不討厭他了....
看預告片感覺還不錯看,
期待上映囉!!
前天才去看,滿推薦的,如果是戰爭迷則是必看,
光是坦克戰的驚心動魄的程度就值回票價!
坦克引擎的吼叫聲與砲彈50機槍的震撼音效也只有在戲院才可以感受到。會想再看一次。

劇情有搶救雷恩大兵的影子,但單薄許多,

劇情與場面都比較乾。不是那種發人深省的史詩劇情戰爭片,
而是比較像獵殺u571般,仿彿自己也在鐵殼中,身歷其境的刺激感受。我認爲光是這點就值了。



機甲部隊 wrote:
由布萊德彼特主演的二...(恕刪)
502重裝甲營 wrote:
不然在西線都只是慢慢把血流乾而已(恕刪)


這種論點似乎是一種主流,德軍血流乾?在那個時間點盟軍擁有無限大的資源優勢,卻使盡吃奶的力氣跟德軍死扛,在撐久一點盟軍隨時有可能會崩潰,只是仗打贏了勝利者的文學家就大力的這樣寫,而旁觀者的翻譯家也照實的翻譯,結果後世的讀者都有一種理所當然的觀點。戰爭其實沒到最後那個點就算有在大的優勢也不是勝利的保障,而在多的劣勢也不一定無法贏得戰爭。

比方波蘭戰役,所有書籍、文章都寫的好像德軍在切西瓜一樣的簡單,但事實上開戰前一堆評論都說德國如果對波蘭用兵將踢到鐵板,原因很簡單,當時波蘭官方宣傳機構所描述的軍力確實不凡,比方新銳的7tp戰車能輕而易舉把德國主力戰車轟成渣,而強大的波蘭鐵道軍也能機動的打擊德軍的補給線、後勤縱隊等,而一眠大一吋一早大一尺的新建德國國防軍能有什麼戰力卻是當時很多軍事評論家在唱雖的東西。

加上德國所謂的陸空立體作戰與裝甲突穿戰術,在當時看起來根本是天方夜譚加鬼扯懶蛋的東西,要知道兩翼放空這種作戰方式在當時是兵家大忌,而且途穿出去的矛頭還是用機關槍掃射就能打爛的戰車所組成,而且還確定砲兵、步兵跟不上,後勤補給有問題的狀態。說這戰術能有多成功可能當時連希特勒自己都不信。所以德軍一跟波蘭開股,英法馬上加入圍爐,就是看準了這鍋料便宜又大碗。

而真的打起來確實也不出所料,德軍亂成一團的狀況、陣前崩潰的笑話、戰車被成打打爛的慘劇一一的發生了。而這些東西很少被提到,因為仗打贏了,突顯出來的反而是波蘭騎兵隊衝向戰車這個點。這又如何?東線時德軍騎兵也對俄軍戰車縱隊發起過衝鋒。俄國的哥薩克騎兵也幹過這種事。

一戰俄國發生革命時,英法兩國嚇的都閃尿了,法蘭西戰役後世號稱無敵的德國空軍被法軍爆打,隆美爾在非洲大爆走浪費德國有限的戰爭資源...........一堆鳥事其實只要打勝了,最後好像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理因如此。

就像希特勒自己舉的例子,七年戰爭(邱吉爾說:七年戰爭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普魯士國土被蹂躪到一蹋糊塗連首都柏林都丟了,但堅持到最後仍然贏得了勝利,並且為腓特烈二世贏得軍士天才的美名。
always CoCa Cola wrote:
二戰後大部分人提到坦...(恕刪)

waffe wrote:
這種論點似乎是一種主...(恕刪)


德軍在西線的部署的力量跟東線比確實是落差頗大
就算是阿登反擊戰以庫斯克戰役或是幾場東線戰役的規模來看根本就小巫見大巫吧
在下想表達的是盟軍並沒有好萊屋電影中描述的那麼神
真正扛下德軍的還是俄國佬啊,如果阿登反擊戰的力量能和庫斯克那時一樣
西線盟軍幾個被神化的人物應該也搞不出個名堂吧

waffe wrote:
這種論點似乎是一種主...(恕刪)


幸好德國敗得早, 不然那兩顆原子彈就要落在德國領土上.

德國到末期, 已經沒有油, 沒資源, 還能撐多久?

德國內部也開始出現異音, 認為不要再戰了, 所以才會有暗殺希特勒的行動.

一個好好的國家, 被一個瘋子搞得亂七八糟, 是德國之幸嗎?

之前去德國出差, 我同事一再告誡我, 千萬不要跟德國客戶討論二次大戰的事,

有些德國人對於這段不光榮歷史很反感.

502重裝甲營 wrote:
德軍在西線的部署的力...(恕刪)


在敵軍強大的空軍底下, 沒有自家空軍保護, 再強大的陸軍最終只是廢鐵而已~
jenweih wrote:
在敵軍強大的空軍底下...(恕刪)


所以在下才以庫斯克戰役為例啊,該戰役中德國空軍的出動架次跟阿登反擊戰是不同檔次的

Hamata wrote:
幸好德國敗得早, 不然那兩顆原子彈就要落在德國領土上(恕刪)


請教一下您有什麼證據能證明美國會對德國使用原子彈?單純的假設嗎?那韓戰時老美怎不丟個幾顆來認識一下?而且丟擲原子彈必須是單機作業,外加幾架觀察機,以這種陣勢飛去德國的領土,就算在1945年依舊是風險非常高的舉動,要是不幸被擊落損失造價昂貴而稀少的原子彈,您是行動負責的指揮官您敢下這樣的命令嗎?

Hamata wrote:
德國到末期, 已經沒有油, 沒資源, 還能撐多久?(恕刪)


剛開戰時英國的處境比這時候的德國還慘,英國怎能撐下去?還是當時英國人未朴先知老美將來會參戰?還是您要說美國參戰是必然的?


Hamata wrote:
德國內部也開始出現異音, 認為不要再戰了, 所以才會有暗殺希特勒的行動.?(恕刪)


別開玩笑了,老希老早就有人想殺他了,有看過暗殺希特勒的42種方嗎?


Hamata wrote:
一個好好的國家, 被一個瘋子搞得亂七八糟, 是德國之幸嗎?(恕刪)

願聞其詳德國在一戰結束到二戰納粹上檯前怎麼算是一個"好好的國家"?


既然您會去德國出差,那這本書您應該看的懂,有興趣看看吧,看看黑人是真的黑還是有人能用嘴把人說黑。

Get Me a Murder a day!A Hist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Britain<<<<<<<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