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迅二計劃啟動 美同意售台垂直發射系統

剛好看當網友有貼
海軍堅持熱射原因

飛彈冷射後失敗回砸...還好沒爆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cGt8MU3IhA&feature=youtu.be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當坐在船裏同時被兩枚超音速反艦飛彈夾殺 兩枚ESSM或是天劍二海射型同時去攔截敵方導彈
那一種能夠把離海面飛不到5米的兩枚飛彈打下來 誰能越快打下來誰就是真理 打不下來都是歪理
最大射程 唉 只不過是一個數字罷了

有道理
不管黑貓白貓 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主動雷達導引彈的好處是
不需要全程用艦載雷達導引
射後不理就是最大好處

如果能攔下低空掠海或超音速反艦飛彈
用主動彈
母艦的接戰能力會大增

長距離且低空掠海的超音速反艦飛彈應該還不存在吧
如果存在
這應該也不是台灣目前的科技能力可以解決的問題

王盟翔 wrote:
大大 SM-3 公開...(恕刪)


兄弟弓三最大射程200公里不錯啦,看報導還有增程計劃
最主要有反飛彈能力,該給這些無名英雄拍拍手
希望國軍能支持,不要老美一賣標三計劃又停擺
最起碼要支持裝在二級艦上

larry88168 wrote:
兄弟弓三最大射程20...(恕刪)

弓三的尺寸和重量能夠裝進MK-41垂直發射系統嗎
或是中科院重新開發一款飛彈裝進MK-41垂直發射系統

houmh wrote:
為何ESSM要求射程...(恕刪)

台灣早已能自製 人造衛星等級的光纖陀螺儀了


hn1271n wrote:
弓三的尺寸和重量能夠...(恕刪)


論重量,弓三可能接近標準六型;論彈體直徑,弓三應該比標準家族粗一些,但還沒到戰斧巡弋飛彈的程度;論長度,這反而是最沒問題的,所以弓三應該可以裝進MK-41中最長的打擊型,但卻不太適合沒啥甲板下空間的雙體船。

alanchentw wrote:
這一段在寫什麼? 有...(恕刪)


應該是指飛彈發射後無法解決座標定位問題。之前好像有看過說國造垂發飛彈(海劍二冷發射),要在海上發射,會有因為海浪造成船艦高低起伏,無法定位發射座標,會導致發射前與發射後的座標不同,而無法達到準確鎖定目標。

應該是這個意思吧!有錯請糾正,謝謝。

stanley0939 wrote:
應該是指飛彈發射後無法解決座標定位問題。之前好像有看過說國造垂發飛彈(海劍二冷發射),要在海上發射,會有因為海浪造成船艦高低起伏,無法定位發射座標,會導致發射前與發射後的座標不同,而無法達到準確鎖定目標。
應該是這個意思吧!有錯請糾正,謝謝。


那是一部分原因

發射箱問題
陸射式發射箱沒有熱焰、散熱、排煙、體積、壓力、材質、再裝填使用問題,所以陸射弓三做垂發可以
艦射式發射箱是內藏在艦內就全都是問題
台灣是有一座當初ACS案留下來的MK-41VLS,原本是基隆級還在美國時要裝在其中一艘,但改裝預算被自己人給搓掉,所以就留到現在。都幾年過去了,就是沒辦法仿,而美國也不怕台灣仿,沒相關數據就是一座空箱,數量就這麼一座,爆了就沒了。要就向美國買,要就美國提供技術。

之前有網友提到熱射冷射問題
民國87年中科院進行海/陸基劍二的研發工作
民國88年取得兩項技術,一是陸基劍二升空後,透過向量噴嘴的控制,可轉向85度角朝目標方向前進。另一是「冷發射」垂直發射技術。
越是自卑就越戰狼,越是戰狼就更顯得自卑!

hn1271n wrote:
台灣早已能自製 人造...(恕刪)


才剛完成送測階段,

離量產還早,

而且軍方還沒有看到任何投入的意願,

可能是在成熟度跟價格尚有疑慮.


探空十號升空 520秒達成任務
https://tw.news.yahoo.com/%E6%8E%A2%E7%A9%BA%E5%8D%81%E8%99%9F%E5%8D%87%E7%A9%BA-520%E7%A7%92%E9%81%94%E6%88%90%E4%BB%BB%E5%8B%99-060943729.html

另外,我國自主發展的衛星關鍵元件須通過太空環境驗證,福衛七號將使用的GPS接收機、光纖陀螺儀及過氧化氫綠能環保推進器,均在探空火箭上獲得驗證。



如果能攔下低空掠海或超音速反艦飛彈 用主動彈 母艦的接戰能力會大增


主被動雙引效果最好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