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清末北洋水師照片集


evil_dick2 wrote:
管帶、幫帶就只是當時...(恕刪)


也可能是由英文Commander諧音轉來的吧
當時正是留洋的留學生建立北洋水師的時代_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s90711 wrote:
話說盒裝彈夾步槍這是...(恕刪)
是Lee恩菲爾得步槍的前身用黑火藥
但是盒裝彈夾裝彈較快
聽說當年採購是因為Lee(李)這個字而買
勒貝爾1886的管狀彈艙重新裝填耗時
彈夾打完就要打一發裝一發
雖然勒貝爾1886是用無煙火藥的小口徑子彈但是戰場上就是火力至上
而且聽說在甲午前幾年李中堂去參觀歐洲博覽會就有帶回拾餘挺馬克沁
如果能好好運用成立個機槍連
就可以提早出現索穆河戰役的中國版

962132001 wrote:
而且聽說在甲午前幾年...(恕刪)

當年馬克沁有個大問題就是定裝銅製彈殼彈藥太貴,當年淮軍一個營配發一個基數的彈藥,要價大約280-400英鎊(依槍種而定,淮軍武器五花八門)。而馬克沁一分鐘能打掉大約價值30英鎊的彈藥,也就是10分鐘就能打完一整個營的彈藥,真是敗家一大良品,要是真的弄個幾十挺估計仗沒打敗先被馬克沁吃垮了。當年日本人在日俄戰爭時只採購氣冷式彈板供彈的法製霍其開斯機槍,有個原因也是受不了馬克沁的耗彈量。

話說6年後的八國聯軍時,駐防北京由淮軍將領聶士成所率領的武衛前軍就配有相當數量的德造馬克沁,不過好像打義合團比打聯軍來的有效。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