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遼寧號」艦載機J15著艦視頻

wucl_2008 wrote:
殲15應該是目前世界上最精銳的航空母艦艦載機了...(恕刪)



在蘇聯解體前,烏克蘭共有下列四種以上的SU-27系列艦載機的先期測試型批號

1.T-10-3
2.T-10-24
3.T-10-25
4.T-10K

其中性能最接近現今SU-33的T-10K在蘇聯解體前,主導權落在俄羅斯手中
最後發展成了現今SU-33
所以烏克蘭要賣這一個批號給中國山寨機會極低,台灣媒體述敘是錯誤的!
但是....無論是上述的那一個批號都無法與現今最新改良版的俄羅斯SU-33比擬!
所以殲15必定得從J-11B上移植航電及相關動力過來!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要跟美軍低空能量高手F-18E/F打機動戰未必討得到便宜
更別說跟F-18E/F的航電相比了!..
至於說超越SU-33那根本就是著了中國"吃透原廠技術又高超於原廠技術"的喇叭廣告了!


如果要提到最新改良型的SU-33那得提到印度艦載機MIG-29KUB
米高揚MIG-29K(批號9.41)分別在印度海軍及俄羅斯海軍訂單中打敗SU-33
主因SU-33航電不如MIG-29K(批號9.41)及海上機體強化與維修便利性
因此...蘇伊霍設計局又針對MIG-29K(批號9.41)全新強化SU-33的機體與航電系統!
現在又邁向針對MIG-35再進行新一輪次的性能提昇!
所以SU-33比T-10K至少有三輪次的大幅強化改良來爭取量少價高的艦載機訂單!~~

這種改良幅度不是中國從T-10-3/24/25及J-11B上頭可以想像得到的!

oeda6565 wrote:
在蘇聯解體前,烏克蘭...(恕刪)


你講了那麼多不就是在講廢話

這三國飛機數據
誰會講真話

你從頭到尾都是用推論

這樣說
老俄的積體電路產業是很落後
說南難聽比老共差幾十年

俄國飛機電子化技術能贏老共嗎
jasonwu709 wrote:
你講了那麼多不就是在...(恕刪)



誰得了訂單,誰就得勝!..同樣的價錢,中國戰機賣不贏俄國!

要不然在未來軍火市場捨J-15而買MIG-29KUB、F-18E/F、SU-33都是傻子!

oeda6565 wrote:
誰得了訂單,誰就得勝...(恕刪)


這到是實際

買本家軍武會較買個寨式改良版來得較有保障
除非金彈有問題及本身與改良版生產國有沒有敵對關係的才會去買
也許未來這些寨式改良版外銷的重點在非洲
不過若是這些國家也富起來, 其他本家怎會放過?

oeda6565 wrote:
誰得了訂單,誰就得勝...要不然在未來軍火市場捨J-15而買MIG-29KUB、F-18E/F、SU-33都是傻子!(恕刪)
你這兩個字加的很好。未來十年,俄羅斯已經沒什麼能拿的出手的飛機了。現在都是在吃前蘇聯的老本。
Giovanniwu wrote:
你這兩個字加的很好。未來十年,俄羅斯已經沒什麼能拿的出手的飛機了。現在都是在吃前蘇聯的老本。。...(恕刪)



倒也未必!~~如上述2欄所提!
俄羅斯或許在資金和電子產業上落後!
但是在飛航技術上還是領先地位!
再者,中國拿得到的電子材料,俄國也一樣拿得到!
但是關鍵性零組件或技術,俄國拿得到,中國就得受美國及北約的限制難以取得!

為了補足資金和電子產業這兩方面不足,近年俄羅斯除了積極加入北約外
還為T-50找了"印度"這個幕後大金主
印度現今如同中國般的高度經濟成長
二來印度也是全球IC設計與軟體設計強國,其電子計算能力不下於以色列、愛爾蘭這等先進國家!

印度自身發展戰機,雖有不錯的航電但是飛航技術卻是讓LCA成為印度戰機發展史上的災難!

這兩國現在以各取所長之姿聯手打造T-50!...T-50前途目前看來又恢復一片光明!
而接近MIG-35性能的MIG-29KUB也是兩國戰略互信上的基石!
oeda6565 wrote:
倒也未必!~~如上述...(恕刪)


俄羅斯加入北約?
從哪裡聽來的啊
北約成立的目的就是要防範前蘇聯
在蘇聯解體後成為區域性的國際防禦組織
但俄羅斯從沒有加入北約,頂多就是個合作夥伴
北約要在東歐部屬反導彈系統還被俄羅斯抗議

你現在這樣講好像他是要防範半個地球遠的中國

再說了
現階段中國的戰機當然賣不贏俄羅斯
中國發展戰機也才近一二十年的時間
俄羅斯從一次世界大戰就開始了
重點是你怎麼會認為中國現在已經要跟俄羅斯搶戰機這塊?
一些國家的戰機招標好像中國都沒有參與吧

Giovanniwu wrote:
你這兩個字加的很好。...(恕刪)

俄羅斯本身非瓦聖納協議的禁止出口國,隨隨便便都可以拿到最先進的高科技工業設備發展自家航電,中國則遭到所有先進工業國家的聯合抵制,就連台灣要出口先進製程的高科技設備到中國,也必須得到美國和日本的批准,光是這點俄羅斯就比中國強多了
hn1271n wrote:
俄羅斯本身非瓦聖納協...(恕刪)


開玩笑吧
瓦聖納協議的確像你所說的
防範高科技設備出口至中國
俄羅斯本身也是簽署國之一
共40國簽署
但這只是表示這些國家同意限制對中國等國家地區出口軍民兩用高科技技術及設備
條文內沒有包含這些簽署國家同意相互之間放寬彼此的高科技技術及設備輸出

我不知道你怎麼憑俄羅斯有簽署這一條約這一項就可以推論出俄羅斯隨隨便便就可以得到高科技設備的結論

連美國對他要輸出高科技敏感設備給盟友都非常謹慎了
quickstrike1982 wrote:
俄羅斯加入北約?
從哪裡聽來的啊
北約成立的目的就是要防範前蘇聯
在蘇聯解體後成為區域性的國際防禦組織
但俄羅斯從沒有加入北約,頂多就是個合作夥伴
北約要在東歐部屬反導彈系統還被俄羅斯抗議

你現在這樣講好像他現在是要防範半個地球遠的中國

再說了
現階段中國的戰機當然賣不贏俄羅斯
中國發展戰機也才近一二十年的時間
俄羅斯從一次世界大戰就開始了
重點是你怎麼會認為中國現在已經要跟俄羅斯搶戰機這塊?
一些國家的戰機招標好像中國都沒有參與吧
...(恕刪)




1."積極加入北約"===>我想這中文邏緝不難理解!..."積極加入"這四個字與"加入"仍有區別!
"積極加入"有兩個意思!1.懷抱高度善意性加入....2.心有所圖的加入==>我覺得是2.
下列文章中"俄羅斯僅在某些安全領域的問題上擁有參議權,沒有決定權"
這兩句就是北約體認俄羅斯是心有所圖的加入!

.或許俄羅斯對於北約親英美的立場相左,但已與北約有"常任理事代表",是正式締約的理事國!
最近俄羅斯正更換代表人選。以下是2002年的新聞!

2002年5月28日,北約和俄羅斯首腦會議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與會首腦簽署了成立新的北約—俄羅斯理事會 (NATO-Russia Council) 文件《羅馬宣言》。

2002年5月14日,北約19個成員國外長和俄羅斯外長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舉行了北約-俄羅斯常設聯合理事會會議,各方代表通過了建立雙方新型關係的文件,就建立北約-俄羅斯理事會達成一致,以北約-俄羅斯理事會取代北約-俄羅斯常設聯合理事會,以平等合作的“20機制”取代“19+1機制”,並在軍控、打擊恐怖主義、處理地區危機等領域以“平等的夥伴關係”進行合作。

新的理事會中,各理事國以字母順序排列,俄羅斯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間,所有20個理事國都可以自由表明自己的立場。而在常設聯合理事會中,北約以一個集團的身份參加會議,北約各國的立場在參加會議前就協調好了,俄羅斯僅在某些安全領域的問題上擁有參議權,沒有決定權。

新理事會規定,每一個北約成員國如果感到讓俄羅斯知道某一議題的情況會對本國利益有害,它們就可以否決這一議題,使之無法在理事會上討論。新理事會的初步議題是:反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軍控、海上搜尋和救援、各理事國軍方之間的合作、軍事改革以及民間緊急事件應對策劃等。

2.我認為中國會積極與俄羅斯搶食國際戰機的大餅!
但是買家肯定會比較中國戰機與俄羅斯戰機的差異!
俄羅斯在北約插上一手,除了制約英美在北約的勢力
二來也可以阻擋關鍵性零組件輸往中國!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