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5stf wrote:
滲透只是一個環節,從以前到現在,「多樣化」可進出方式相較於目標區內的活動來說其實還不算太困難,重點在於進入後的任務成功率及人員存活率。
前輩,去不去家門對面是一回事,家裡還是要有貓來捉作怪的老鼠呀

a750828 wrote:
前輩,去不去家門對面...(恕刪)
pw5stf wrote:
以往,各單位有自己的作戰目標及任務,那是因應當時對岸的軍力狀況而設定。現在對岸的可輸送兵力的港口、機場及重要軍事節點不斷擴大、增加,也就表示可承受被破壞彈性變大,就看對岸反應時間及控制時間。說穿了,沒有太多的兵力去執行所謂的進入對岸敵後作戰,更無法接受任務失敗或是有去無回。在戰爭狀態下對岸也不是吃素的,不怕你來就怕你不來。
敵後、反游擊、綏靖作戰等,戰場都會是在本土不會在對岸。
在臨戰或戰爭狀態都是你來我往,現在跟以前的差別在以前我方軍力對付對岸還具區域優勢,還有遂行攻勢作戰的餘力,所以各單位都是以進出對岸作戰為訓練原則。現在則攻守轉換,對岸軍力已大幅成長,我方則轉為守勢作戰,加上兵員數量不如以往,如要進入對岸作戰,則無多餘兵力可供作反擊使用,且早已無進入對岸作戰的能量,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要在本土做特種作戰已是訓練原則。說明了,就是現有的特種部隊會在本土反擊、領土奪回才會用上。目前所有單位的訓練中只剩半套,就算結訓還是半套,都是從防禦所衍生出來的訓練。具攻擊訓練的單位已經裁撤、併編,當初的整編老共可是高興得很,老美也樂得少了會出麻煩的因素。

按這裡檢視網頁
SF2025T wrote:
就算把突擊兵集合起來組一隊,那些打飯、打掃、出公差的鳥事不用這位班長去做,難道要士官長做嗎..
部隊的日常生活運作本來就是大家分攤去完成的,就算真的打仗也是要有人打飯吧,小弟還看過突擊兵排長壓採買車的。
突擊兵幹部回部隊也不是完全沒作用,像接戰備、專精、基地訓、演習到日常操課,都有很多機會能把所學教給其他弟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