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射擊八大要領是托、抵、握、貼、瞄、停、扣、報當兵時除了站哨外其他時間都是拿M249.我是在馬祖當兵,我的夜巡是9:30出發,12點前回到連上,吃個宵夜然後睡到中午.從沒聽過什麼是夜間射擊.部隊在二線時的夜間活動是清運,盜採砂石,構工之類.一線時是小火鍋和阿比.不過4管50機槍和一些防空武器到是有用照明彈當把練習.我對65k2的印象不是很好,特別是加上刺刀後...不是要練刺刀術就是要站衛兵.
唔~~終於找到一個跟我一樣曾在憲訓中心爬過的夥伴了!那時候還真的是有這種說法~~M16比較輕!至於槍為什麼要挑輕的呢?因為那裡的槍不是拿來打靶的囉!!是拿來練手力的!踢正步手擺得不夠用力或者整齊,變態的士官督導長就會丟一句"槍交左手!"大家心裡面就知道災細啊!隨便來個左手單手持槍前後五十次就已經快虛脫了!完成後還得繼續踢正步咧!所以看到樓主的文,小弟說實在並沒有很懷念的感覺說!有的只是左手微微感到肌肉酸痛囉!PS.沒想到槍托底板都做得那麼好!真想把裡面放兩個硬幣!因為以前我們都這樣!
porsche wrote:小弟我花了11張小朋...(恕刪) 大大可否告訴我購買資訊,有點小心動...但也有點傷小朋友...我以前當兵時只有新訓時拿過K2步槍,下部隊的單位拿K1真是有夠濫的濫...並不是我早當兵,而是單位濫...人家K2已經用到爛,我們還巴巴著盼望有K2移交給我們用
kuma0930 wrote:小弟以以前也是軍械士...(恕刪) 大大處境跟小弟我相同...我也是將所有 M16A2 一堆拉哩拉查東西全部申請...結果三及廠說..沒這麼多東西給你...反而撥一些不相干東西..變成沒有帳..苦也..還要退料...後來學聰明..請三級廠 給欠撥料清單..至此以後....裝檢都請督導長官直接對清單..通常對一半就算了..頓時那張清單變成 尚方寶書...傳承給學弟了..K2 連上也有..不過比上M16那數量可是小巫見大巫...不過連上K2 都很新..捨不得用..除幾支打靶用..其他都是用M16////算是替國軍減少消耗囉
palmman wrote:原槍的標誌是205廠...(恕刪) 金陵兵工廠沿革http://museum.mnd.gov.tw/wwwroot/specific_94_3_2.htmhttp://www.chinesefirearms.com/30206/history/jinglin.htm引用自國防部網站金陵兵工廠前身最早可追溯至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李鴻章於上海購置機器,仿造槍砲彈藥,後設松江砲局,同治2年遷蘇州,改稱蘇州洋砲局,同治4年再遷至南京雨花臺更名金陵機器局。民國元年改稱金陵製造局,民國17年隸屬上海兵工廠為金陵分廠,民國18年改隸兵工署稱金陵兵工廠,抗戰時西遷至重慶,並於27年4月改為第21兵工廠,嗣後接收漢陽等各兵工廠之相關設備,大幅提升產能;抗戰勝利奉令改為番號「兵工署第60兵工廠」,39年7月復改稱為「聯勤第60兵工廠」隸屬兵工署,並設計廠徽以為傳承。民國65年元月更名為「聯勤第205廠」,91年3月1日配合國防二法實施,更名為「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5廠」。--------------------------------------------------------------------------------------60/205兵工廠廠徽早先是類似納粹Nazi 的萬字符號很多西方人士初拿當年中國戰場的中正式步槍還以為是Nazi所產製的後期改用槍膛的陰陽膛線圖在火器堂網站中有詳細的圖說如國造41式機槍/57步槍/T65/T86/T91等等都刻印了205廠陰陽槍膛線廠徽
諸位不錯啦 , 我只有入伍訓拿65K2 結訓打靶也是下了部隊到CCK基地 哈哈~~全都是五七式步槍~~~每半年的消耗彈藥才有打靶, 事實上是排隊射子彈......(估計每人有40~70發7.62mm)這是自衛隊編組用槍, 穿著大藍色空軍工作服掛S腰帶背水壺戴M1鋼盔(真的是M1...) , 手拿五七式步槍真是有多難看, 有夠沒戰力....每週分隊都要派工拆去擦槍通槍管, 倒是沒發生生鏽還把五七的姊妹槍M14也放一起, 一起擦一起通槍之前還把黃油封存的M14好幾相通通拆開分解後丟到軍用柴油裡面去煮把黃油煮掉然後連續一週都重複清槍通槍管出這種公差害我頭痛超過一週, 沒辦法沒學弟 公差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