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iline1999 wrote:
+1
77蘆溝橋事變前日本人不也說大話"3月亡華",8年下來反倒投降,
清朝割讓台灣,日本人來台接收台灣人反抗可死了幾十萬.
日本人目光短淺只看表面,自以為是的發言不足取.
後藤新平??
後藤新平和後來的盧溝橋事變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他早在1929年(民國18年)就已經去世了。
他曾在台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擔任民政長官,所以對台灣當時的政治有很大的影響。而且他還曾經協助孫中山革命,可惜日本政府並不同意,導致惠州革命的失敗。
napoly wrote:你可以去搜尋1下當初日軍接收台灣帶日軍進台北城的是姓甚麼那你就知道是那個家族人家的後人可是全台第一個有勞斯萊斯的人
嗯!那麼我對您道歉,...(恕刪)

962132001 wrote:
回到主題,,2戰時期的德軍在戰術戰略的運用都很靈活,88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是反觀國軍在實戰的表現,(我指對日抗戰和內戰時期)士兵都很盡責但是死的太沒價值,傳統會延續的,由古可觀今,,
拉高到戰術層級,的確不是船堅砲利就有優勢,日本當年大敗俄國艦隊就是一例證。